卵巢子宫内膜异位患者行1.5T磁共振对诊断准确率的效果分析

2021-04-01 23:06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影像中心辽宁鞍山114012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6期
关键词:卵巢囊肿异位症符合率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影像中心 (辽宁 鞍山 114012)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卵巢子宫内膜异位患者行1.5T磁共振对诊断准确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62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患者,均接受CT和1.5T磁共振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分析两种检查结果的准确率。结果:通过对62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患者实施CT检查,诊断为卵巢内膜异位症患者35例,误诊患者27例;27例误诊患者中,14例误诊为卵巢卵泡囊肿,8例误诊为炎性包块,5例误诊为右侧输卵管妊娠流产型;CT诊断符合率为56.45%(35/62);通过对62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患者实施1.5T磁共振检查,诊断为卵巢内膜异位症患者59例,其中误诊为卵巢囊肿2例,误诊为卵巢囊肿扭转出血1例;1.5T磁共振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5.16%(59/62)。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患者接受1.5T磁共振检查,可以对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是临床上常见的妇科疾病,此病是指有活性的内膜细胞种植在子宫内膜以外的位置而形成的疾病,此病类似肿瘤的种植和侵袭特点,是一种良性病变[1]。卵巢子宫内膜异位患者在发病后会出现痛经、月经不调、性交疼痛、尿频、尿痛等症状,随着疾病的不断发展患者会出现血尿和不孕的症状,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目前临床上在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患者诊断时,主要采用影像学的方法进行检查,其中较为常见的检查方式为CT检查和1.5T磁共振检查[2]。本文主要对本院接受治疗的62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患者实施CT检查和1.5T磁共振检查,对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7年11月~2019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2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年龄20~57岁,平均(38.62±3.71)岁;囊肿直径1.2~8.3cm,平均(4.74±0.45)cm;病程4个月~4年,平均(2.11±0.19)年;其中伴痛经症状者22例,盆腔肿块者6例,月经紊乱者10例,腹痛、坠胀、腰酸等症状者15例,不孕症状者9例。

纳入标准:均经过病理确诊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均伴有痛经、不孕、月经紊乱等症状[3];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严重认知障碍和精神疾病者;恶性肿瘤疾病者;先天性卵巢发育异常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CT和1.5T磁共振检查,其中CT检查的方法可分为平扫检查和增强扫描检查,在对患者CT检查时选用美国GE 64层螺旋CT机,管电压120kV,管电流300mA,层厚1.25mm,增强扫描于患者肘前静脉注射3mL/kg碘帕醇对比剂(370mgI/L);对患者的子宫附件、肿块大小、肿块位置、肿块边界、肿块形态、肿块血供等情况进行观察。

1.5T磁共振检查的方法为:使用美国GE公司的1.5T磁共振扫描仪对患者进行检查,在对患者的盆腔进行检查时,将体外圈作为射频发射线圈,将腹部相控阵线圈作为接收线圈,对患者实施3D定位,确定扫描的范围,然后进行横轴面和矢状面的FRFSE T2W1压脂序列,其中矢状面的TE为85~95ms、TR为3800~4100ms、回波链长度为17、激励次数为4次、层厚为6mm、层距为1mm、矩阵为512×512;横轴面的TE为8~11ms、TR为500~600ms、回波链长度为3、激励次数为2次、层厚为6mm、层距为1mm、矩阵为512×512;根据检查的需要可以在平扫条件下,对横轴面、矢状面、冠状面的FSE T1W1加脂序列实施增强扫描。

1.3 观察指标

观察CT检查和1.5T磁共振检查的诊断符合率,并作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软件统计处理文中数据。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表述。P<0.05表明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CT检查结果

通过对62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患者实施CT检查,诊断为卵巢内膜异位症患者35例,误诊患者27例;27例误诊患者中,14例误诊为卵巢卵泡囊肿,8例误诊为炎性包块,5例误诊为右侧输卵管妊娠流产型;CT诊断符合率为56.45%(35/62)。

2.2 1.5T磁共振检查结果

通过对62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患者实施1.5T磁共振检查,诊断为卵巢内膜异位症患者59例,其中误诊为卵巢囊肿2例,患者囊内信号的T1W1为低信号,T2W1为高信号;另外1例误诊为卵巢囊肿扭转出血,囊内信号的一边是T1W1为低信号,T2W1为高信号;另一边是的T1W1为高信号,T2W1为低信号;1.5T磁共振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5.16%(59/62)。

3.讨论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工作压力不断加大,导致人们的身体状态不断下降,进而出现多种疾病[4]。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妇科疾病,此病多发生在育龄期的女性群体,此病多发生于卵巢,且以双侧为主。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卵巢功能受到损伤,患者多会出现月经紊乱、痛经等症状,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有较大影响。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患者在发病后需要及时地接受诊断和治疗,进而消除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在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患者进行诊断时,主要采用CT和1.5T磁共振的方法进行检查,其中CT检查能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观察,但是在检查时容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进而无法对病灶进行全面的显示,容易出现误诊和漏诊的情况[5]。1.5T磁共振检查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检查方式,能够对卵巢部位的病变进行多参数、多方位、大视野的检查,具有较高的图像对比度和空间分辨率,可以对把病情进行准确的检查。

研究得出,通过对62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患者实施CT检查,诊断为卵巢内膜异位症患者35例,误诊患者27例;27例误诊患者中,14例误诊为卵巢卵泡囊肿,8例误诊为炎性包块,5例误诊为右侧输卵管妊娠流产型;CT诊断符合率为56.45%(35/62);通过对62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患者实施1.5T磁共振检查,诊断为卵巢内膜异位症患者59例,其中误诊为卵巢囊肿2例,误诊为卵巢囊肿扭转出血1例;1.5T磁共振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5.16%(59/62)。

综上所述,卵巢子宫内膜异位患者接受1.5T磁共振检查,可以对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值得被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卵巢囊肿异位症符合率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卵巢囊肿:悄无声息的杀手
CT与MRI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卵巢囊肿:悄无声息的杀手
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研究
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4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的表达
维吾尔医治疗卵巢囊肿40例
肛周子宫内膜异位症60例治疗探讨
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从瘀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