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移植材料在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种植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1-04-02 04:57王宏宇董世涛冯建坤
粘接 2021年3期
关键词:窦内窦底骨粉

王宏宇,董世涛,冯建坤,胥 阳,张 华

(承德市口腔医院,承德 067000)

老年种植牙患者人数不断上升,传统的治疗方式成功率较低,为了解决该问题,有学者提出了一种上颌窦提升术,该方式能够有效提高种植成功率,而且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1]。上颌窦提升术包含两种,分别为上颌窦内提升术和上颌窦外提升术,每种提升术的使用范围不一样[2]。本文选择上颌窦内提升术进行同期种植。在种植中选择的骨移植材料不同将会对临床效果造成不一样的影响。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的性能优异、制备方式简单、费用较低等优势能够在同期种植中具有不错的效果,骨粉具有很好的骨引导性[3-4]。为了分析不同骨移植材料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文章将无移植组作为对照组,然后分析骨粉和PRF的临床效果。希望能够对临床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实验过程

1.1 实验对象

将医院中近三年来完成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种植并且符合要求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需要使用上颌窦内提升术,需要满足以下几点要求:首先是上颌后牙区缺牙区牙槽嵴高度不足;然后是口腔卫生良好;无牙周炎或已经受到良好控制;上颌窦底粘膜冲顶提升的幅度需要满足在2~4mm 范围内;上颌后牙剩余牙槽骨高度大于5mm 或者小于8mm。当患者存在以下几点时,则不能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存在全身系统性疾病;患有无良好控制的牙周炎;邻牙患有急性根尖炎;抽烟严重者;上颌窦底出现非常严重的病理改变。经过这些标准筛选之后,一共选择了符合要求的30例患者,这些患者一共植入了39颗植体。

1.2 实验分组

对30 位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A 组、B 组和C组,其中A组为无植入组,属于实验的对照组,B组为使用PRF作为骨移植材料,C组为使用骨粉作为骨移植材料。这三组中的病例数和植体颗数如表1所示。

表1 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种植的患者情况Tab.1 Patients with maxillary sinus elevation and simultaneous implantation

1.3 手术方式

由于文章在临床试样中使用的是上颌窦内提升术,为了保证手术的一致性,选择同一位医生利用传统骨凿法进行操作。该手术方式基本过程如下:

1)做好手术前的消毒和准备工作。

2)将缺失牙的牙槽嵴顶正中切口,然后在近远中邻牙行沟内切口,将黏骨膜瓣翻开,暴露牙槽嵴顶。

3)球状或先锋钻定位之后,进行扩孔逐级备洞操作,保留上颌窦底1mm 骨板,行传统骨凿法,提升剩余骨板及上颌窦底粘膜,达到所需植入种植体长度。

4)对窦底黏膜的完整性进行验证,使用方式为鼓气实验,如果窦底黏膜不完整,将无法进行下述操作,反之,继续下述操作。

5)将骨移植材料利用提升器械小心植入种植窝,再植入种植体,并将植体携带体卸下。

6)最后安装愈合基台或覆盖螺丝,对黏骨膜瓣进行严密缝合。

1.4 术后复诊

对骨移植材料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当手术完成在之后还需要进行相应的复诊,通过复诊可以了解到材料的临床效果。患者在完成手术之后,医生会给予医嘱,每位患者需要严格按照要求完成,才能够得准确率更高的结论。医嘱有:手术完成之后半个月不能剧烈运动;做好术后口腔护理工作,避免感染;当天不能用患侧进食;24h 内可以使用进行冰敷;7~10d拆线复查等。

关于术后复查一共涉及到3个复查时间,首先是拆线时的检查,在检查过程中主要对软组织愈合情况和患者术后反应进行记录;然后就是在手术3个月时进行复查,内容包含进行影像学检测,通过该检测对种植体骨结合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再对种植体上部进行相应的修复工作;最后就是术后一年进行复诊,主要目的在于对种植体的使用情况和稳定性进行了解,并且了解患者是否对治疗效果满意,该结果有利于了解不同骨移植材料的使用效果。

1.5 临床效果分析指标

为了分析不同骨移植材料在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种植中临床效果,需要选择相应的参数指标作为评比,通过综合考虑之后选择并发症情况、术后患者感受及反应、影像学评估这3个指标作为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评估标准。下面将对这3 种分析指标进行了解:

1)并发症。在颌窦内提升术同期种植中使用骨移植材料会出现不同的并发症,一般情况下会有窦底穿孔或撕裂、手术区域感染、骨结合失败、邻牙损伤等情况,在临床中这几个方面的出现能够反映出不同骨移植材料的使用效果,所以在实验之后,会对这几个方面的并发症情况进行记录。

2)术后患者感受及反应。手术完成之后,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应和感受,这些反应和感受的好坏是衡量骨移植材料在种植过程中的临床效果。为了简化实验,本文主要针对疼痛和肿胀两个方面进行判别。患者疼痛使用VAS量来进行判别,其中疼痛程度使用0~10进行表示,具体表示如表2所示。然后肿胀程度使用罗马数字Ⅰ-Ⅳ进行表示,具体表示如表3所示。

表2 疼痛程度评判标准Tab.2 Evaluation criteria of pain degree

表3 肿胀程度评判标准Tab.3 Evaluation criteria of swelling degree

3)影像学评估。为了分析手术前后和复查之后的效果,对这30名患者均于术后拍摄CBCT,然后对临床效果成骨数据等进行测量,并进行记录和评价。

1.6 统计学分析

实验过程中得到的各种数据使用SPSS 软件进行分析,其中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每组数据之间的差异,使用平均值±标准差的方式对数据进行描述。

2 实验结果

2.1 术后并发症结果

首先对患者进行鼓气实验,在所有患者中一共发现了3例出现了黏膜穿孔现象,其中无植入组就占据2例,另外一例出现在PRF 组中;然后对邻牙损伤和手术区域感染情况进行检查,发现3组中都没有出现这两种情况;但是在种植体成骨期间出现了骨结合失败2例,在无植入组和PRF组中各出现了一例,骨结合失败之后对其进行取出并重新提升种植,没有出现并发症。对并发症进行列表反应,如表4所示,从表中就可以明显观察到使用骨粉作为骨移植材料,没有一例出现任何的并发症,并发症出现最多的为A 组,可以反映出使用骨粉更有利于临床效果,其次为PRF。

表4 3组中并发症结果Tab.4 Results of complications in three groups

2.2 术后患者感受及反应结果

根据表2 和表3 中的评判方式对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肿胀程度进行评定,最后患者的感受和反应结果如表5 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不管是无植入组还是PRF组和骨粉组,患者的疼痛感受都处于1~3中,即疼痛不明显,患者可以忍受,所以在这一点上,三组中没有显著差别。然后在肿胀程度上,骨粉组出现了轻度肿胀,而另外两组患者没有感受到肿胀,从而可以说明在肿胀程度上A组和B组优于C组。

表5 术后患者感受及反应结果Tab.5 Patient feelings and response results after surgery

2.3 影像学分析结果

通过对术后效果拍摄CBCT之后,然后对其进行分析对比,得出新骨获得量、剩余骨高度和提升骨高度的数据,统计数据结果如表6所示,并且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3组之间的关系,发现A组和B组、A组和C组之间的P<0.05,即这两组之间的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而B组和C组之间的P>0.05,即两组之间结果无统计学差异。通关观察表6中的结果,发现无植入组中的新骨获得量J较小,而另外两组中都有明显新骨获得量,其中骨粉组获得量最大,其次为PRF组。

表6 影像分析结果(单位:mm)Tab.6 Image analysis results(unit:mm)

3 讨论

上颌窦提升术有两种方式,分别为上颌窦外提升术和上颌窦内提升术,本文选择的是上颌窦内提升术。其中上颌窦外提升使用的时间更早,但是经过多次的临床之后,发现其缺点相对较多,比如费用高、术后反应较重、创伤较大等,所以后来提出了上颌窦内提升术,这种方式的优势更多,比如具有费用低、创伤小等优势,当然该方式还是存在一定缺点,就是该手术为盲视下手术,窦底黏膜发生破损不易发现,所以使用这种方式进行种植时,其中最容易出现的并发症就是窦底黏膜破损,引起该并发症的原因就与骨移植材料有关,比如不规则的骨移植材料在植入过程中会使得黏膜破坏,然后还有使用骨粉作为移植材料时,在操作过程中的用力不当,也会造成黏膜受损,所以文章在对不同骨移植材料进行比较分析时,其中就包含窦底黏膜破损这一项。

后来,研究者们对在上颌窦内提升术中是否使用骨移植材料进行分析,发现没有使用骨移植材料一样会有新骨再生[5]。也有学者发现不使用骨移植材料所产生的新骨有限,会影响到种植体的成功率。于是文章研究的三组实验中,就包含无植入组,影像学分析之后发现新骨再生量非常小,只有0.02±0.28mm,出现这种现象可能是因为血凝块吸收比较快,于是不能实现支架的作用。所以本临床试验中发现不使用骨移植材料临床效果不理想。

在上颌窦内提升术中使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作为骨移植材料具有很多优势,该材料价格便宜、可操作性强,而且还能够保护窦底黏膜、促进骨愈合,所以很多学者将这种骨移植材料进行临床应用。另外,获取PRF的方式也比较简单,在患者手臂上抽取静脉血,然后使用离心机进行离心处理,血液就会被分解提取出PRF[6]。因其具有很多生长因子,所以使用该材料进行同期种植能够刺激组织再生,而且PRF中还存在白细胞,能够增强手术区域的抗感染力[7-8]。本文通过将其作为骨移植材料应用到手术中,其新骨再生量相比于A 组具有明显的增长,该值为1.32±0.85mm,所以能够得出结论为PRF 能够促进新骨再生,而且还能够起到缓冲作用。

骨粉是脱蛋白的小牛骨,由于该材料的结构呈现蜂窝状,所以具有比较好的骨引导性。而且也有相关学者对该材料进行研究,发现与没有充填骨粉材料相比,充填骨粉之后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还有学者发现将骨粉作为骨移植材料,能够有效促进新骨形成。本文对该材料进行研究之后,同样发现该骨移植材料使用之后,其新骨获得量达到1.68±0.73mm,比另外两组的新骨获得量多,该结果正好和其他研究者的结果相似。所以本文能够得出结论为骨粉在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种植中能够有效提高成骨量。

通过分析患者手术之后的疼痛感发现三种骨移植材料的疼痛感一致,于是可以说明在该项指标中,三种骨移植材料没有任何区别,但是使用骨粉作为骨移植材料的肿胀程度比另外两种材料的重,可能是因为骨粉为异物,刺激机体产生应急反应,从而使得肿胀程度变得更加明显。

至于并发症分析,上述也已经分析过上颌窦内提升术中容易发生窦底黏膜破损,所以为了降低破损发生情况,对三种不同材料进行临床分析之后发现没有使用移植材料的A组存在3例上颌窦底膜剖破损,并且还出现了1 例种植失败,可见其临床效果并不理想。然后是使用PRF作为骨移植材料的B组,其中存在1 例上颌窦底膜剖破损和1 例种植失败,而使用骨粉的C组中没有出现并发症,可见在并发症上,这三种材料中使用骨粉作为骨质移植材料更加合适,因为其并发症最少。

通过上述分析之后发现,比不使用骨移植材料相比,使用骨移植材料在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种植中具有更好的骨增长量,增长最多的为骨粉。由于PRF组和骨粉组之间无统计学分析,所以通过综合分析之后,PRF材料具有更好的使用性能,所以选择该材料作为骨移植材料的优势更大,不仅能够增加新骨的成形,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还能够对容易发生损伤的窦底进行缓冲,从而降低窦底破损的风险,所以选择PRF作为骨移植材料更加合适。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种植中分析了三种不同情况的骨移植材料,发现无移植组在新骨增长量上提高非常小,而且该组中的并发症出现概率更大,所以选择该组进行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种植的临床效果比较差,与另外两组进行数学统计分析之后发现具有统计学差异。而PRF组和骨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单独对这两组进行分析之后,由于PRF能够明显增加新骨量,而且性价比较低,还能够对窦底起到缓冲作用,所以综合看来,在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种植中选择PRF作为骨移植材料更加合适。

猜你喜欢
窦内窦底骨粉
关于上颌窦底提升术骨增量策略的研究进展
上颌窦底黏膜在上颌窦底提升术后窦底空间成骨中的作用
穿牙槽嵴顶四周剥离上颌窦底提升术1例报道
内窥镜辅助疑难上颌窦底提升术病例1 例
骨粉加工技术
CAS-KIT在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牙种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上颌窦内提升术发展与研究现状
微粉碎骨粉对火腿肠食用品质的影响
PRF联合珊瑚骨粉在前牙美学区拔牙位点保存的临床研究
一例颅内静脉窦内接触性溶栓治疗患者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