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物资供应链智能运营指挥平台搭建与实现

2021-04-02 04:57马天舒吴海泉
粘接 2021年3期
关键词:物资供应链决策

马天舒,吴海泉,倪 隽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 510663)

为满足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经济体制改革需要与国民生产生活相适应。电力作为为应用范围最为广泛的清洁能源,在国民的生产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现代工业的能源应用过程中,电网物资供应已成为企业供应链竞争力提升的关键手段之一[1]。在电网企业的发展过程中,70%的电网企业在物联网建设和一体化管理的过程中仅考虑自身的实际发展需要,忽视了对供应链数据综合运作的高效决策方式[2]。在供应链的实际运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因企业内部信息共享断联导致“信息孤岛”问题。为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本文从企业以及客户的根本需求出发,对电网物资供应链上各组织间的物资一体化管理业务进行了针对性的供应链构建。

1 电网物资供应链一体作战指挥决策平台一体化要素分析

本文所搭建的电网物资供应链智能运营指挥平台旨在实现“五个一”,即——运营状态一览在握、业务办理一体协同、异常预警一追到底、责任主体一问尽知、决策指令一键可达(图1)。

图1 项目搭建目标Fig.1 Project construction objectives

电网物资供应链的一体化管理主要包括对电网物资集约管控、业务流程管理、外部供应链管理,整体提高组织一体化、业务一体化能力,从宏观视角为供应链局部的联动发展提供新的思路,进一步实现信息共享新格局的实现。

1.1 电网物资供应链一体协同监控模式

1.1.1 组织一体化

组织部门电网物资供应链中作为任务分配主体,在管理效能以及效率提升方面是起到关键作用的核心环节,组织部门之间的合作直接影响了电网物资供应链的实施效果。

1.1.2 监控一体化

电网物资供应链的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是在保证运行逻辑的基础上添加的控制成本模块,且在后期的决策阶段可实现电网的安全运行需要[3]。全寿命周期管理不仅针对某一环节进行优化,而是需要在电网内部供应链一体作战指挥决策平台建设过程中以全局的角度对整个系统进行宏观把控,合理延长物资使用寿命。

1.2 业务快速触达流程管理

1.2.1 业务一体化

业务一体化在电网的物资供应链中是加强各项工作协调运转的关键环节,提高了仓储以及配送环节的及时性以及高效性。在流程中的衔接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1.2.2 业务标准

业务标准是电网物资供应链中规范统一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前提,在整个电网物资管理框架中对业务的流程进行了综合评估设计,是保障管理工作能够按照流程高标准、严要求执行任务的前提以及标准[4]。在电网物资供应链中可以看出具体的业务标准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对工作结构进行的标准定制,直接通过编码反应体系的标准;②在各个管理标准间,有效的联动各个模块的具体要求以及运行形势,最终完成建立各个管理标准的映射规则。

1.3 外部供应链管理

1.3.1 供应商管理

在电网物资供应链收集大数据的过程中,应及时更新评价指标,加强供应商的关联度,以数据共享作为形成良好竞争关系的前提,使整个体系能够协调各方的利益,增加体系的高度适应性。

1.3.2 品质控制管理

在数据的收集过程中,电网企业以及供应商需要将物资采购等环节信息做到公开透明,以便于在整个信息交互的过程中,及时解决现存的问题。

2 电网物资供应链一体作战指挥决策平台构建

在电网物资供应链一体作战指挥决策平台的搭建过程中,为实现物资管理的一体化性以及高效性,应从资链的管控应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全局掌握、智能决策、重点跟踪和快速响应)。糅合物资管理现状以及电网企业和供应商需求是实现电网物资供应链精益化、集约化的根本性元素。从电网物资供应链外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模型,是一体化、规范全寿命周期成本的指导性手段[5]。本文依据上述电网物资供应链一体化关键要素的分析,进行了全面一体化模型的设计,详情如图2所示。

图2 电网物资供应链一体作战指挥决策平台模型Fig.2 Integrated battle command and decision platform model of power grid material supply chain

2.1 体系掌控全局化

在电网物资供应链智能运营智慧平台的建立过程中,主要依靠建立供应链内外部的一体化目标用以实现整体供应链的最优化。外部供应链的一体化目标主要有以下3点:①电网企业应与供应商应形成战略合作关系;②实现电网供应时效性的根本;③在管理过程中加强物资质量的管控,实现双赢的局面[6、7]。内部供应链内部主要一体化目标有以下3点:①依据系统内部物资的管理程度;②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精益化管理物资寿命安全周期;③提高物资链的整体供应效率,通过组织部的闭环业务流程管理达到价值管理、信息共享的融合。

2.2 分析决策智能化

梳理供应链业务中的典型场景如需求波动、智能调配及共享服务等,利用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算法等技术提炼数据分析成果,为供应链管理提供智能决策支撑,实现运营决策从依靠个人经验的主观分析转换为依靠数据综合分析的科学决策(图3)。

图3 分析决策智能化Fig.3 Intelligent analysis and decision

2.3 业务分析定制化

电网物资供应链的业务应分为内部和外部供应链的竞争关系。通过定义业务场景构建标准数据模型,实现受管控的定制化分析能力,赋能给业务人员,支撑业务人员自助完成多维度的数据探索和业务分析,分析人员能够以自助拖拉拽方式实现在线业务分析与探索(图4)。外部供应链主要对商品质量进行管控,为电网企业与供应商的良好合作关系形成奠定物质基础,实现交易的精准及时性。保证与一体化目标体系中内部供应链和外部供应链目标的一致性。对物资的前期采购、中期仓储、维护、后期的运输等环节重点把控,应用RFID、GPS、DEI等科学技术做到全局的统筹兼顾[8]。

图4 业务分析定制化Fig.4 Business analysis customization

2.4 业务场景可视化

综合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打通供应链与供应商、各业务部门的数据链路,构建供应链业务数据统一管理数据库,实现供应链全链条业务数据的寻源、需求、合同、订单、储运、交付、供应商、质量等环节的可视化管理,对业务关键数据实时更新,提升平台对业务数据的动态感知能力,实现供应链全链条业务环节状态的可视化监控管理(图5)。

图5 业务场景可视化界面Fig.5 Business scenario visualization interface

3 电网物资供应链一体作战指挥决策平台实际运用

3.1 企业与供应商业务管理

图6 WEB-EDI系统结构Fig.6 Structure of WEB-EDI system

在电网物资供应链智能运行智慧平台各模块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可具体应用WEB-EDI 等科学技术为电网物资备件商在WEB 网页直接进行备注。电网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可以在使用登录账号以及相应密码后在WEB 网页跟踪物资的状态以及通知单,详情如图6所示。WEB-EDI 在电网物资供应链运营指挥平台的应用中具体操作方式为:首先,供应企业需查看电网企业已发布的订单信息,并将订单信息添加到生产任务中;其次,需要将物资容量的数据在前期进行设置,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容量数据进行生产,并打印发货标签;再次,生产结束后,需要将生产任务中的数据上传至仓储库中,为后期的发货做好准备;最后,在发货通知页面,需要将发货的通知公布至已接单的企业。电子数据交换(EDI)在供应商传递大型零部件的订单时,在自动管理系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电网企业与供应商在系统中进行订单交易时,需要在供应企业接收到客户订单时自动通知相应的订单操作人员,跟据系统自动生成的生产线计划对已完成的物资进行入库扫描,即射频识别(RFID)。企业的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在自动接收物资信息后,可以获取物资的价格、质量信息等,同时对原材料的来源以及生产进度进行数据调控[9]。

3.2 品质控制管理

在电网物资监造管理控制过程中,主要使用频射识别(RFID)技术提升电网物资供应工作质量以及效率(见图7)。在原有的监造流程基础上,利用移动应用技术与RFID 技术对供应商已接单的电网物资质量进行管控,在确定具体详细的建造设计方案后,通过可视化的WEB 页面为生产线管理员呈现出关键数据的指标展示。在对生产物资进行数据采集的过程中,可应用REID 识别器或其他智能移动终端,依据电厂标识系统(KKS)码,并参照前期已制定出的建造设计方案中的指标对物资数据进行手动系统录入或自动录入,对无法录入的数据统一进行系统化保存。在后期大数据绘制完成后,需要与相应的电网企业物资管理系统的接入口进行远程连接,交换物资数据,便于后期修改工作流程以及检索物资信息。

图7 品质控制管理的监造流程Fig.7 Supervision process of quality control management

3.3 仓储管理

电网物资供应链一体作战指挥决策平台在中期的电网物资仓储管理过程中,可详细划分为2 个步骤:①在接收到企业的发货通知单后,可利用RFID技术将订单物资进行自动匹配,在得到终端的路径指引后,确认最终的物资入库量。当物资到达仓库时,再次应用RFID 识别器对物资进行卸货、扫描、物资信息核对匹配环节;②当最终录入信息与实际发货通知单信息一致时,则准备入库工作。当物资运送至指定货位后,需要将物资数据通过系统终端进行传送。出库的具体流程则与之相反,在相关的仓储管理部门接受到物资申请时,需通过RFID 扫描出货物资,并及时将出库物资信息在库存系统中进行更新。电网企业在物资管理过程中主要应用RFID技术对物资进行出入库盘点、货物查找、数量自动校验等。

3.4 运输与配送管理

在电网物资运行过程中,需要对自然气候以及运送周边环境进行数据收集。现阶段主要应用GPS系统实现对配送物资位置定位以及状态检测。GPS测得的物资配送数据可实现离线储存并同步至运输人员的车载系统以及企业内部监控GPRS 系统,在运输路线中可设置临界点以及预警点,确保运送过程中配送人员以及监控人员可及时获取物资配送信息。

3.4.1 重点物资在途状态数据的实时获取

便携式运输监控设备在应用过程中主要用以采集和分析运输过程中的信息,为配送人员提供状态信息、告警信息等精确信息。

3.4.2 保障重点物资的在途质量安全控制

GPRS 为运输过程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应急预案,在重点物质在途运输过程中有效定位物资具体位置和运输情况以及运输时间,防止运输过程中出现物资托管现象,有效预防物资在途中发生事故[10]。

4 结语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电网企业的物资供应系统应不断跟随时代潮流进行更迭。在电网企业物资供应链一体作战指挥决策平台协调管理中,应对相关的管理流程以及标准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改善,直接促进电网企业物资管理的发展,带动了南方电网供应链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物资供应链决策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被偷的救援物资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救援物资
PKPM物资管理系统应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