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螺旋沉降离心机故障分析及对策

2021-04-03 11:49李霞
中国设备工程 2021年17期
关键词:工作液卧式液力

李霞

(大庆石化公司腈纶厂回收车间,黑龙江 大庆 163714)

卧式螺旋沉降离心机使用原理基本如下,通过其精料管、螺旋出料口,泥水混合物则可进入转鼓,主机高速旋转下会产生较大离心力,将体积比重较大固相颗粒沉积下来,并被螺旋叶片刮下、排出,经分离后清液流出堰板开口。技术发展下,卧式螺旋沉降离心机的适应性好,具备较强的生产能力,人工成本低,且其自动化程度不断提升,可以实现节能、平稳运行。但也需注意操作不当等问题引发的故障,并采取合理措施进行预防控制。

1 卧式螺旋沉降离心机常见故障分析及对策

1.1 主轴承温度过高

在卧式螺旋沉降离心机运行中,其固液两端轴承温度快速升高甚至达到85℃左右,将轴承的润滑油流量加大后,其温度未有效降低并持续上升。此情况下,需统计进行全面检查。引发轴承温度过高的原因,主要就是设备设计中,对润滑油流量设计较小,无法满足离心机高速重载运行下润滑要求。此情况下需要对喷油孔适当扩孔处理,合理加大轴承喷油孔的直径,并更换流量较大的油泵加大打油量和流量表量程。经过改造后,可以提升轴承润滑油流量,将离心机启动,其轴承温度提高速度变缓,并最终稳定在合适温度范围。满负荷情况下,离心机轴承温度通常在65 ~70℃范围内,此情况下离心机运行正常。

1.2 离心机堵料

离心机出现堵料问题,在其分离料浆后分离不彻底。在离心机和干燥机之间连接的辅机为下料斗和喂料器,分离浆料经过离心机下料斗进入螺旋喂料器,并需在干燥机中经过干燥处理,如果使用中下料斗频繁出现堵塞,达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将液力耦合器熔化,以及出现皮带断裂、过载跳车等情况。此问题产生原因主要就是螺旋喂料器叶片尺寸不合理,导致其实际送料能力较差,在满负荷状态下无法及时推走物料,下料斗不断积料,累积到转鼓附近时就会导致其塞料,进而引发事故。对此需根据实际要求,适当加大喂料器螺旋叶片尺寸、下料斗宽度,以满足120%负荷要求。喂料器末端还可增设一定长度的反向螺旋叶片,在改造后解决生产中的堵料问题,保证生产效率。

1.3 液力耦合器问题

在卧式螺旋沉降离心机中,液力耦合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发挥电机轻载启动作用,以改进电机启动能力,确保在沉重负载下电机可以轻快启动,降低启动电流,同时软加速下减少对电网造成的冲击。(2)发挥过载保护功能,避免启动和超载状态下,电机和离心机出现损坏,有效减少机械故障,保证离心机整体和相关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对此,一方面,可以根据实际生产条件和生产需求选择合适的耦合器,比如,一些液力耦合器有延充油腔,即在静止时充满工作液的辅助室腔。启动过程中,液流回路中工作液较少,启动电机后延充油腔中的工作液被排送到液流回路中,使得启动更加平缓,也有助于日常工作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要注意添加的工作液量大小。一般情况下,充油度92% 左右离心机的启动状态较好,可以快速、平稳启动,工作效率高。液力耦合器在缺乏足够的工作液情况下,液力耦合器滑差会变大,减少传递的功率或扭矩,此时输入转速在输出转速时,会提高耦合器温度上升。因此,需在实践中注意总结和研究分析,以掌握所使用液力耦合器最佳充油量。此外,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工艺,使用的工作液密度越高的情况下,其传递能力越强。而其黏度越高,则不利于传递特性。

液力耦合器中会安装易熔塞,其中心有软焊,一定温度下会将其熔化。离心机过载状态下,液力耦合器中工作液温度提高,会熔化易熔塞而喷出工作液,中断功率的传递。一些工作液在喷出后会造成污染、引发火灾,对此可设置电子式温度监测系统,一旦耦合器温度超过限定值,离心机即连锁跳车,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1.4 内螺旋轴承问题

转鼓与内螺旋实际运行中会产生转速差,需要定期更换内螺旋轴承润滑。出现一侧加入润滑脂,另一侧无法置换出新脂的情况下,需解体检查离心机。常见问题就是内螺旋轴承进水、机封被损坏,导致润滑脂从机封泄漏,需及时检修,防止烧坏轴承。

1.5 离心机异常振动

离心机出现异常振动现象:(1)运行中转动部件附着质量不均塑化物,平衡状态转动件上存在参与不平衡质量,导致离心力始终在转动部件作用,主轴旋转中轴承某点上会产生振动响应。(2)离心机运行中,螺旋输送器叶片刮下转鼓内部沉积的固体物料。此过程中,螺旋输送器会受到固体物料推力作用,主要是通过推力轴承平衡此轴力。长期运行中,尤其是变负荷公开后,会加剧轴承磨损,达到一定程度则会引发轴向串动,进而引发异常振动。(3)支撑刚度不足、主轴承装配不良引发异常振动。转轴在轴承上旋转,如果轴承结构不良、刚度不足,则会引发转轴不平衡、产生振动。其支撑刚度不足的原因,主要就是轴承座结构单薄、主轴承安装位置偏差等。

需严格按照制造商提供维护手册进行操作和维护,做好开停车过程中的清洗工作,避免内部转动部件塑化,同时要注意避免频繁的负荷波动,定期做好润滑工作,及时更换润滑油等。

2 优化离心机分离效果的操作要点和工艺措施

以大庆石化分公司腈纶厂回收车间配备离心机为例,该离心机为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主要在硫氰酸钠回收装置的物料循环中应用,以在结晶过程中分离出硫酸钠与硫氰酸钠,硫酸钠即可达到平衡状态,在其腈纶装置整体生产过程中,离心机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具体生产中,可以采取以下工艺措施来保证实际分离效果。

2.1 转速控制

通常情况下,分离机转鼓转速高则其实际脱水效果也越好,在转鼓与螺旋高速下旋转,可以将悬浮液中的液体完全分离出来。在离心场所中,被分离后会受到一定离心惯性力,该惯性力其重力之比值被称为分离因数,是用以判断、表示离心机分离能力的主要指标,因此物料在受到较大沉降力情况下会取得更好的分离效果。可选择分离因数比较大的离心机用于分离固体颗粒小、液体黏度大的分离难度大的悬浮液或乳浊液,以实现有效分离。要保证分离效果,提高转速是比较有效的方法,由于实际分离因数的提高有限,实际分离操作中提高转速的措施操作起来更加简单。但是,提高转速的方式也存在不合理之处,即过高转速下会使得导致固相出料过于坚硬,而此时螺旋易被堵塞,离心机运转也会受到影响。需要调整转速的情况下,需要通过调节皮带轮的大小对离心机转鼓的速度进行调节,具体要根据生产料液的特性、转鼓直径和材质等参数,对转鼓的转速及皮带轮尺寸进行精确计算,从而对转速做出合理调整。

2.2 转速差控制

离心机运行中,螺旋与转鼓是同心同向旋转的,但两者转速存在一定偏差。回收装置结晶分离过程中,固相的干燥度是重要生产指标,需要控制好负转差率,以确保沉渣得以顺利输送,同时减速器传送的功率也得以降低。具体对负转差率的控制室通过改变转鼓与螺旋的转速差实现的,也就是调节转子上皮带轮的尺寸。同时,调节过程中还需注意皮带是否存在老化、松紧不均的问题,这些线下也会对固相出料产生不利影响。

2.3 工艺条件控制

离心机的分离能力除了与上述因素相关外,还会受到固相与液相之间密度差、沉降区长度的影响。固相与液相两相之间的密度差越小,进料的浆液黏度就越大,越不利于将其沉降分离。在实际生产中,进料温度、进料影速率和一些异常工艺条件也关系着离心机的分离效果。其具体影响表现在,首先,是进料温度会对母液的黏度产生影响,温度高的情况下其黏度越低,固相上的液膜此时比较簿,容易沉降细小粒子,减少毛细孔中所含液体,如果是对固相干燥度要求较高的离心机,则此情况下其离效果也比较好。其次,是进料速率,待分离浆液进入转鼓后需要有足够的停留时间,时间充足才能保证固相离子沉降效果。对于同样的物料,把控好进料量才能保证实际分离效果。最后,是异常工艺条件,此类型问题主要是料浆液中晶体含量不足、晶体不结晶呈现絮状等,如果物料分离难度较大,在日常生产中需重视离心机清洗工作,粘稠母液则需替换。

3 结语

对于卧式螺旋沉降离心机运行中的常见故障,需掌握其故障类型和原因,日常做好维护工作,总结经验,优化工艺操作各项细节,比如,进料量、转速差控制等,以保证离心机具备良好分离效果。

猜你喜欢
工作液卧式液力
卧式37kW-2极异步电机槽特性分析
液力回收透平性能改善的研究
PS卧式转炉送风系统优化与实践
液力扭转冲击器配合液力加压器的钻井提速技术研究与现场试验
某中大型SUV摆臂卧式连接支撑优化设计
HSWEDM加工中工作液性能变化及其对电极丝损耗影响的研究
CM6132型卧式车床控制系统的PLC改造
传动系液力缓速器系统介绍
裂缝性致密储层工作液损害机理及防治方法
应用项目中的液力变矩器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