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血清学指数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间的关系*

2021-04-03 20:34候振波高海林于东泽李侠刘小芳王明久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31期
关键词:神经病糖化半胱氨酸

候振波 高海林 于东泽 李侠 刘小芳 王明久

内蒙古民族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内蒙古林业总医院),内蒙古 牙克石 022150

糖尿病至今仍是世界卫生较难解决的重大卫生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至203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会达到3亿人之多。其中2型糖尿病发病率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并且发病年龄也逐渐年轻化,根据我国2型糖尿病最新防治指南,中国约有10%的成人患有2型糖尿病,而我国也是世界上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对家庭以及国家造成严重的卫生与经济负担[1]。伴随着糖尿病的疾病进展,其并发症会逐渐增多,其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并发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多伦多专家共识中将高糖血症以及心血管危险因素共同造成的代谢与微循环改变所导致的一系列、长度以来的感觉运动多发神经病理改变,但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并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和检测方法,因此其患病率浮动在10%~50%之间,其致残率可高达46.6%,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病情况为22%[2]。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周围神经病变会造成多种血清学指标改变,而血清学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本文就不同血清学指数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间的关系进行综述,为临床诊治提供基础。

1 血清25-羟维生素D

作为一种脂溶性类固醇衍生物维生素D可以通过食物获取,并在肠道中吸收,另外还可以通过人体皮下储存的胆固醇生成7--脱氢胆固醇,并在紫外线照射后转变为维生素D3,并通过肝脏中的羟化作用形成活性形式,进而发挥出多种生物学作用。维生素D被认为主要参与细胞内外钙磷平衡并维持骨骼健康,但是最新的研究发现维生素对糖代谢同样存在影响,其机制主要包括改善胰岛素胞吐作用、刺激胰岛素受体并改善葡萄糖的利用能力、改善胰岛素抵抗控制血糖,另外维生素D还可以有多种作用,如细胞免疫抑制作用、刺激神经生长因子、减少蛋白尿等。相关研究证实,维生素D如果保持低水平其与糖尿病患病率存在关联性,并且可以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出胰岛素,调节血糖[3]。

2 同型半胱氨酸

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种甲硫氨酸循环产生的代谢物,也是蛋氨酸代谢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一项研究表明糖尿病相关血管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均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相关[4]。近年研究表明同型半胱氨酸与微血管、神经病变特别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产生存在密切联系,特别是在糖脂代谢失衡、微血管障碍。炎症反应以及干扰凝血平衡等方面,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

3 胱抑素C

胱抑素C属于半胱氨酸类,其主要作用是抑制半胱氨酸酶活性同时升高血浆内Hcy浓度,并与其相互作用。在胱抑素C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研究中发现,胱抑素C是可以作为一种内源性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可以对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的活性进行抑制,进而控制同型半胱氨酸分解代谢,还可以促进氧自由基的产生进而损伤微血管内皮细胞,使得一氧化氮合成减少,降低血液流速,追踪导致神经纤维缺血[5]。胱抑素C还可以刺激体内炎性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发生炎症反应,损伤血管内皮造成微血管病变,导致血管损伤,产生神经病变。

4 尿 酸

尿酸是人体嘌呤代谢的产物,现有证据已表明高尿酸血症与糖尿病、高血压以及高血脂密切相关,尿酸可以增殖血管平滑肌细胞,刺激血管收缩,抑制内皮细胞释放一氧化氮从而造成血管内组织缺血,并出现神经功能受损,尿酸还可以在此过程中通过加剧氧化应激反应造成周围神经损伤。而尿酸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发生关系除以上机制外,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进展中,尿酸还可能在一定范围内发挥其抗氧化作用,同时还会发挥氧化应激作用。

5 C反应蛋白

C-反应蛋白是人体内重要的炎性反应标志物,主要在肝脏上皮细胞中合成,外周淋巴细胞也可少量合成。C-反应蛋白通过与相关配体结合可以激活补体系统,刺激细胞发生吞噬作用并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发生,C-反应蛋白可以刺激内皮细胞增生,使得血管内膜增厚,神经血供因此受到影响,加速神经病变的发生。相关研究证实C-反应蛋白与糖尿病血管病变有直接关系,因此有学者推测C-反应蛋白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间同样存在相关性,甚至其可以做为预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一个重要因素[6]。

6 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因此是评价血糖控制的主要血清学指标。糖化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血红蛋白与葡萄糖结合的不可逆产物,可以在人体内持续存在120天,并与空腹血糖水平呈现相关性。但是单一的糖化血红蛋白由于个体差异在反应血糖控制中不能全面反映。因此有的学者也应用糖化血红蛋白变异指数概念作为衡量糖化血红蛋白变异的指标,从而应用于评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发病情况。多个研究报告显示变异指数与2型糖尿病的并发症具有相关性[6]。

7 展 望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发生是多种机制产生的结果,血清学标志物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间存在一定联系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这些血清学指标可以作为临床预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辅助指标,也可以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发生机制提供线索。而如何将这些血清学证据充分利用,并联合应用于2型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诊断中是今后研究的热点问题。

猜你喜欢
神经病糖化半胱氨酸
老年人防跌倒要当心周围神经病
《神经病学》课程教、学、评一体化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糖尿病人应重视神经病变
新型糖化醪过滤工艺
越测越开心
西安地区同型半胱氨酸参考区间的初步建立
甜酒曲发酵制备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义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
86例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