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生专业承诺现状及对策探讨

2021-04-04 08:33任宁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3期
关键词:护士思政职业

任宁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护理系,河南安阳 455000

大学生的专业承诺是指大学生认同所学专业并愿意在学习过程中付出相应努力的积极态度和行为[1]。 护理专业承诺[2]是指在获得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通过形成向护理服务对象提供良好护理服务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价值观,承认护理专业固有的自主性、自律性和义务,从而产生一种对该职业的归属感。 目前由于世界护士短缺,护理人才流失以及工作压力大、焦虑、缺乏自主性和工作量过大等因素引起的离职等后果,护理专业承诺研究日益重要[2]。 各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是未来护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高职护生的专业承诺水平对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建设稳定忠诚的护理专业队伍意义深远[3]。 目前国内外关于护理专业承诺研究集中于现状分析、影响因素研究,干预研究较少,因此该研究拟对高职护生专业承诺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以了解高职护生专业承诺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针对性干预措施,为进一步提高护生乃至未来护士的专业承诺水平提供参考。

1 高职护生专业承诺现状

1.1 国外护生专业承诺现状

专业承诺的特征包括接受职业目标和价值观、倾向于为职业做出重大努力、忠诚、加入专业组织和学会、自豪和渴望从事专业工作[4]。护理专业承诺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过程,最初是在大学护理专业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形成的。专业承诺越高的护士,离职意愿越低,工作满意度越高[2]。

英国由于护理工作量增加,预算减少和卫生专业人员的专业承诺等问题,导致许多卫生专业人员都难以接受继续教育,许多高等教育机构在招募和留住符合资格课程的学生时遇到了困难。因此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参与度,确保学习体验积极,可以提高护生的专业承诺水平。 护士和助产士短缺是严重的国际问题。 由于政策引导,具有非传统入学资格的护理专业学生学习情况欠佳,因此专业承诺和良好的社会支持对学生继续攻读护理和助产学士课程至关重要。但目前未能清楚地识别学生何时最易受伤害,以及哪种干预措施在不同情况下最适合支持学生留在护理教学计划中。 相关学者Nesje[5]对挪威护理专业学生和其他专业学生的专业承诺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在所有这些学生群体中,拥有肯定的人格特质、致力于职业二者与专业承诺有着同等紧密的联系。并提出肯定人格特质与专业承诺之间的关系对护理学生而言并不更强,该研究者调查分析护理专业学生在毕业时的亲社会动机、毕业后3 年的职业承诺和工作投入三者之间的关系发现,在上一学年测得的亲社会动机与毕业3 年后的职业承诺有关,而与工作投入无关。 亲社会动机对于认同职业很重要,但不一定对个人参与工作有帮助。 临床护理工作需求量大,时间压力大,人员配备少,使护士无法尽其所能地进行护理工作,助长护理人员的情绪疲惫,Nesje 通过深入研究发现专业承诺可以缓解护理人员的负性情绪,以及其如何充当量化工作影响的缓冲。 这一发现对护理行业而言很重要[6]。Clements[7]提出临床实习经验可能会影响专业身份和学生对所选专业的承诺。实习经验对于形成强大的护理专业形象特别有影响力,这种专业形象可能会增强承诺,进而可能会影响留任率。Safari 等[8]提出护理学生通过专业社交获得必要的专业承诺,研究发现护生的专业社会化与专业承诺之间的关系较弱,会降低护理质量效率。 因此呼吁政府和医院管理必须采取必要措施,加快护士的社会化进程和专业地位。Ayaz-Alkaya 等[9]的研究发现在护理实习之后,学生的倦怠和职业承诺水平有所提高,强调了临床实习的积极意义。

以上文献表明近5 年国外护理专业学生专业承诺研究较多,但护生专业承诺水平不高,这和护士高离职率有相关性,学者们纷纷从多角度、多维度提出干预设想,提倡开展更具针对性的干预研究,以期为全球护士短缺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支撑,而高职护生的专业承诺研究较少,干预性措施有待进一步探索。

1.2 我国护理专业学生专业承诺现状

1.2.1 国内尚缺乏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承诺干预研究国内护理专业承诺研究集中于现状分析和影响因素探讨[10-11]。 2016 年国内学者探索护理学生的专业承诺,提出归因风格对专业承诺的职业承诺这一维度有重大影响[12]。 2018 年研究人员[13]通过调查国内护理研究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和专业承诺,建议护理教育或职业咨询服务应根据其职业决策自我效的影响因素提高护理学生的专业承诺水平。研究表明护生的专业承诺研究中,高职护生相关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较少,纵向分析发现并证实护生专业承诺水平影响因素颇多,但仍不够全面。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承诺主要的影响因素尚需探索[11],建议展开相关质性研究或量性、质性相结合的多角度研究对护生专业承诺研究进行有力的补充,并推进护生专业承诺干预研究。

1.2.2 高职护生专业承诺研究尚需深入探讨 文献回顾分析我国高职护生专业承诺研究少,多为调查分析[11],而质性研究和干预研究尚缺乏相关文献报道。 2019 年曹虹等[14]通过调查发现,皖南地区某高职院校护生专业承诺呈中等偏上水平,高于本科护生。同年李宏生[3]对实习护士展开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发现实习护士专业承诺水平中等偏上,不同学历对实习护士的整体专业承诺水平有预测作用。

2 对策

2.1 提升护理专业政策支持,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

提升护理专业政策支持,为未来的护士主力军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加拿大一项研究建议护理经理确保为护士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例如高薪、享有声望的职位和职业发展机会。这些因素增加高职护生对成为一名护士感到自豪,促进职业承诺。此外,政府或相关管理部门应为护士提供患者护理资源,以会激发护士的专业素养。尽量挖掘出医院人力资源系统所固有的更多资源,促进专业承诺和降低离职率[15]。

2.2 优化课程改进教学

护理教学应遵循不断讨论教学建议和实施课程变更,这样才能基于学生的学习特点,来影响学护生学习和实践中的价值观和态度,以提高护生的专业承诺,进而培养称职的护理专业人员以应对21 世纪挑战的资源。笔者建议可通过以下3 个方面展开干预:①设定相关特定的学科,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增强学生的专业承诺[16];②添加培养学生专业精神为学习目标优化课程教学目标,教师教学时将职业社会化视为一项重要成果;建议将专业承诺得分作为护生的学习成绩,尽力满足护理学生的专业社交需求,并改进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参与度,确保学习体验积极,以提高护生的专业承诺;③实习方面,在护理教育中重视实习计划的宣传,并根据实习护生的职业倦怠程度及时重新修订和组织护理实习计划[9]。亦可基于护生的专业承诺,对护生进行合理的临床岗位安置干预,以优化临床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2.3 加强社会支持

积极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学生发展专业的自我概念,而消极的经历可能会加剧从业者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这很可能对专业承诺产生影响,干预措施应侧重于帮助护理专业教师明确地建立和维护学生的专业身份,或侧重于朋友、家人给予的非专业支持,从而增强护生对专业的承诺[7]。面临高强度、快节奏的临床护理工作以及层出不穷的护患矛盾,护生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反应,对高职护生的专业承诺的影响如何,这尚待深入研究。实习护生更易遭受暴力伤医的威胁,医务场所暴力会对实习护生的择业产生影响[17],暴力伤医能否纳入专业承诺的影响因素研究有待进一步验证。可进一步展开研究,如将暴力伤医纳入护理专业承诺影响因素研究,探讨其与高职护生专业承诺之间的关系,进而明确社会支持与专业承诺二者关系,以期对高职护生专业承诺研究进行有益补充。

2.4 融入课程思政元素,重视护理专业价值观培养

医学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是改善课堂学风,提升新时代高职医学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18]。 当前高校护理专业学生大都是“零零后+独生子”,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家庭教育造就了他们独特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较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高职院校学生专业承诺水平不高,学风现状不容乐观[19],具体表现为迟到、旷课现象严重,上课不认真听讲,厌学情绪较高,考试补考情况量大面广,各种职业资格证书过关率不高。 开展课程思政改革,将护理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有效融合,探索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思政元素,将育人理念融入课程,抓住技术与人文和思政的“触点”,让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思政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促进护生护理专业价值观的形成,提高护生专业承诺水平,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更好地提升高职医学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护士思政职业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职业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