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分制备过程中对脂肪血浆把控的设想

2021-04-04 10:15夏晓王如意李燕红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2期
关键词:乳糜血站献血者

夏晓,王如意,李燕红

焦作市中心血站,河南焦作 454000

经大量临床研究发现[1],在成分制备的过程中,脂肪血浆的报废率始终占据较高的比例,究其报废的标准可以发现,在实际的成分制备过程中,判断结果是由工作人员根据个人的工作经验用肉眼进行观察鉴定,无任何参照物及工具,所以受工作人员的主观影响判断的结果也往往不一致。如果工作人员对脂肪血浆的标准把控过于宽松,那么不合格的血浆用于临床将会给病人增加产生过敏反应的机会,造成不必要的生理、心理上的痛苦及经济负担[2]。 而在原卫生部颁布的《血站基本标准》中规定[3]:用于临床全血及血液成分的外观无重度乳糜,该规定缺乏具体的标准和详尽的数字来界定,继而导致在实际的过程中如果工作人员对脂肪血浆的标准把控过于严格又会造成血浆不必要的浪费,毕竟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血液成分还无法人工合成。所以在实际的成分制备过程中,需要有一种简便易携、易于掌握、方便操作的仪器投入使用到成分制备的一线工作中。 基于此点,该研究对脂肪血浆报废的常见原因进行叙述,对改善此类现象提出相应的设想与建议。

1 输血的概念及意义

输血也被称为静脉输血,是指通过静脉将全血或成分血输入至人体的方式,是临床一种常见的治疗和急救措施。 其主要的作用体现在五个方面:①补充患者血容量,增加人体内有效循环血量,维持患者基本的血液循环;②补充血红蛋白,纠正患者贫血、提高人体血液携氧能力;③补充抗体、补体,适用于严重感染或烧伤的患者,用于提高其机体的免疫力;④补充血浆蛋白,维持机体的胶体渗透压,用于减轻组织渗出和水肿;⑤补充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发挥临床止血的效果[4-5]。 而在临床的血液制品中主要分为全血和成分血两类,其中成分血需通过血液制备而得,具有一血多用、针对性强,疗效显著的特点[6]。血浆是指全血经分离后所得的液体部分,主要成分为血浆蛋白,临床多用于补充蛋白质、血容量和凝血因子,也是近年来血制品报废常见种类之一,而其报废的主要因素也是因脂肪血浆的存在。

2 脂肪血浆的概念及危害

经调查发现[7],脂肪血的产生多见于献血者在献血前服用了油腻性的食物,导致所献出的血液中含有大量不同程度的乳糜微粒,继而引发一系列输血后的不良反应。 除此以外,因高血脂症引发的脂肪血极易诱发人体出现急性胰腺炎,患者多表现为发热、腹痛、恶心和呕吐等症状,对患者的身体构成严重损伤。并且,若患者的血液中含有大量的脂肪,会严重阻碍患者的血流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的血液黏稠度,不仅会损伤患者的血管壁,更会造成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继而诱发冠心病、心肌梗死或脑梗死等并发症,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8]。由此可见,血液中若存在大量的脂肪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损害。 因此在给予患者血浆输注时,需严密排查输注的血浆中是否存在乳糜微粒,若存在乳糜微粒则需及时进行报废。

3 脂肪血浆把控的设想

经调查显示[9],造成乳糜血浆的原因与献血者自身密切相关,若献血者不注意饮食,在献血前进食高蛋白和高脂肪类的食物则会导致其血液中脂肪含量的检测存在异常。 另外,经研究表明[10],存在轻中度乳糜现象的血浆是可以用于临床的;但若乳糜程度较重的血浆是不可用于临床,需进行报废处理。 但如何判断血浆中的乳糜程度则一直缺乏统一的测量工具或数字标准来进行衡量,单纯依靠工作人员的肉眼观察极易导致血液制品的浪费,对此该文提出如下3 个设想用于脂肪血浆的把控:

3.1 测试试纸

此款试纸根据街头无偿献血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快速检测试纸条设计理念而来,此试纸分为反应区和对照区两部分,反应区内含有与脂肪血浆内的乳糜微粒相互作用的物质,检测时滴取少量需要进行检测的血浆于反应区内,如果待测血浆为正常合格血浆在对照区会出现绿色指示线,如果待测血浆为脂肪血浆在对照区则会出现红色指示线,总体检测时间不超过30 s。

3.2 测试液

此款测试液的外观与血型定型试剂相似,测试液内含有与脂肪血浆内的乳糜微粒相互作用的物质,在检测过程中滴取少量需要进行检测的血浆于测试板上,然后加入一定量的测试液,使测试液与被测血浆发生反应,如果待测血浆为合格血浆,在测试液的作用下会变为绿色,如果待测血浆为脂肪血浆,在测试液的作用下血浆会变为红色,总体测试时间在30 s 内。

3.3 测试仪

测试仪的外观与无线扫码仪外观相近,安装有红外线感应窗口,扫描开关,红绿两色指示灯,内置芯片,芯片内根据正常血浆以及各个不同程度的脂肪血浆的透光度储存了大量的数据。使用时,打开开关,将红外线感应窗口对准待测血浆,感应到的信息被收集并传回芯片内并与储存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比对,如果为合格血浆绿色指示灯亮,并发出“滴”声提示音,如果待测血浆为脂肪血浆,则红色指示灯亮,并发出连续的“滴滴滴”提示音。

4 减少血浆报废的具体干预措施

目前国内各血站都因脂肪血报废而出现血液资源不同程度的浪费现象,也间接造成临床用血紧张的现象,而造成脂肪血浆存在的常见因素中除献血者饮食问题外,与献血者缺乏献血知识,个别咨询工作人员工作态度不端正、责任心不强,目前,国内仍缺乏在采血前快速检测脂肪血浆的方法和仪器等因素有关[12]。 对此,提出如下解决策略。

①加强输血相关宣教工作, 通过制作宣传单页、播放公益广告等方式向群众介绍献血的注意事项,同时普及脂肪血浆存在的危害,继而向群众传达献血前在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并且各大血站内张贴醒目的警示语,设置献血咨询台,用于解答献血者在献血前的困惑之处[13]。

②加强献血前的相关检查,体检医师在采集献血者信息是需详细了解献血者近期的饮食情况,尤其是在献血前一天晚上和当天早晨是否进食高脂肪或高热量的食物,若了解到献血者近期服用过相关食物则建议献血者延期献血,同时叮嘱献血者献血前不宜使用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

③在血液采集完毕后需对脂肪血浆按轻、中、重度类进行分类判定,对于轻度和中度的脂肪血,可将其按照合格品登记入库;若乳糜程度为重度的脂肪血则对其进行报废处理;若采血地点位于街头,则可在采血的过程中准备一些简单的工具,如小型离心机或比浊图片,借助此类工具进行初步的鉴别,以此降低脂肪血的报废率[14-15]。

5 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在实际的成分制备过程中,对于脂肪血浆的判定标准是工作人员根据个人的工作经验用肉眼进行主观判断,并无统一的测量工具或数字标准来进行衡量,这给成分制备工作的实际操作带来极大的不便。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加强对脂肪血浆判定结果的标准化、统一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今社会信息化、自动化过程的发展惠及到各行各业,血站成分制备过程中所使用到的先进化、智能化的仪器也越来越多。 笔者所设想的三种小工具受客观实验条件及所学专业知识的限制只是粗略的设想,还有许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望有条件的同仁和实验室多加实验及研究,早日实现血站成分制备工作的现代化、自动化。

猜你喜欢
乳糜血站献血者
甲状腺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乳糜漏的比较研究
[聚焦6·14]世界献血者日来临前,了解一下无偿献血流程吧
影响单采献血者保留的相关因素分析
低温倒置静置法降低乳糜血浆报废率的研究应用
血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当前血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信息技术在血站工作中的应用
分析重复献血者与初次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比较
乳糜胸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诊治进展
血站院感知识系统化培训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