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步控制性减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的临床效果

2021-04-06 05:47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6期
关键词:控制性迟发性脑外伤

李 强

(河北省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河北 衡水 053000)

重型脑外伤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头部遭受暴力打击所致。重型脑外伤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昏迷[1]。重型脑外伤患者的颅内压长时间处在较高的水平,可发生多种并发症。以往,临床上对重型脑外伤患者常进行开颅术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但接受手术后的患者易出现急性脑膨出、迟发性颅内血肿等并发症。对重型脑外伤患者进行分步控制性减压术时可逐渐降低其颅内压,进而可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本次研究中,笔者主要探究用分步控制性减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是2018 年10 月至2020 年10 月期间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80 例重型脑外伤患者。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为:1)其病情经检查被确诊为重症脑外伤。2)符合对其进行手术的指征。3)其本人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其排除标准为:1)合并有重度躯体症状。2)合并有脑部的其他器质性疾病。3)合并有硬膜外血肿。4)合并有凝血功能失调。5)合并有精神异常。6)合并有肾、肝等器官的功能异常。7)对药物或酒精有依赖性。8)处于妊娠期[2]。将这些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在参照组患者中,有男26 例,女14 例;其年龄为18 ~66岁,平均年龄为(43.5±2.4)岁;其受伤至入院的时间为0.5 ~4 h,受伤至入院的平均时间为(1.6±0.7)h ;其中发病的原因为遭遇交通事故的患者有22 例,为头部遭受重击的患者有9 例,为被高空坠物砸伤的患者有7 例,为其他原因的患者有2 例。在观察组患者中,有男25 例,女15例;其年龄为19 ~64 岁,平均年龄为(42.8±2.8)岁;其受伤至入院的时间为0.7 ~3.8 h,受伤至入院的平均时间为(1.4±0.5)h ;其中发病的原因为遭遇交通事故的患者有23 例,为头部遭受重击的患者有7 例,为被高空坠物砸伤的患者有7 例,为其他原因的患者有3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对参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开颅术联合去骨瓣减压术。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引导患者躺在手术台上,指导其取合适的体位,对其进行全身麻醉。在患者的头皮上做一个切口,逐层切开其皮下组织。去除患者的骨瓣,放射状切开其硬脑膜,清除其颅内血肿及丧失活性的脑组织。必要时,可切除患者额叶非功能区的脑组织。对患者进行硬膜修复。为患者留置引流管,缝合其手术切口。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分步控制性减压术。具体的操作方法为:引导患者躺在手术台上,指导其取合适的体位,对其进行全身麻醉。在患者的额颞部做一个切口,迅速剥离其骨膜,在其颅内血肿处对其颅骨进行穿孔,切开其硬膜,分步清除其颅内的血肿及血性脑脊液。去除患者的骨瓣,咬除其蝶骨嵴。用250 mL浓度为20% 的甘露醇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并适当调高其吸氧的浓度[3]。然后,在患者硬膜下侧的发蓝处做几个小切口,抽出其颅内血肿。在患者脑外侧裂区的硬膜上做一个弧形切口,把其外侧裂区的脑脊液及血肿抽出。待患者的颅内压降低至20 mmHg 时,放射状切开其硬脑膜,清除其颅内血肿及丧失活性的组织。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可适当切除其颞肌。完成以上步骤后,若控制患者颅内压的效果仍不理想,可适当切除其额叶或颞叶非功能区的脑组织。待患者的颅内压下降到<20 mmHg 时,对其进行硬膜修复,为其放置引流管,逐层缝合其手术切口[4]。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预后及术后并发症(脑梗死、急性脑膨出及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生率。将两组患者的预后分为无残疾、轻度残疾、中度残疾及脑死亡四个等级[5]。预后良好率=(无残疾例数+ 轻度残疾例数)/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 检验。以P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的情况

观察组患者术后的预后良好率为77.5%,参照组患者术后的预后良好率为50%,观察组患者术后的预后良好率高于参照组患者,P <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在观察组患者中,有2 例发生脑梗死的患者,有2 例发生急性脑膨出的患者,有2 例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患者,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 ;在参照组患者中,有6 例发生脑梗死的患者,有5 例发生急性脑膨出的患者,有4 例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患者,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7.5%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患者,P <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的情况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3 讨论

重型脑外伤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此病患者的发病原因有遭遇车祸、被高空坠物砸伤等。重型脑外伤患者的常见症状有脑挫裂伤及颅内血肿[6]。此病患者的病情发展较快,若未得到及时的治疗,可出现生命危险。此病患者的死亡率高达45%。颅内压升高是导致重型脑外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临床上对重型脑外伤患者常进行开颅术及大骨瓣减压术,以降低其颅内压。但该疗法较难控制患者颅内压下降的速度。重型脑外伤患者颅内压下降的速度过快,可导致其发生急性脑膨出、弥漫性脑肿胀及进展性颅内血肿等并发症。重型脑外伤患者的颅内压处于较高的水平,导致其脑灌注压下降,使其脑血管丧失调控能力,快速降低其颅内压后,其脑血管可出现扩张,使其脑组织处于高灌注状态,造成其脑组织的出血量增加,进而可导致其发生迟发型颅内血肿。重型脑外伤患者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是导致其发生术后脑梗死的主要原因之一[7]。对重型脑外伤患者进行分步控制性减压术,可防止其颅内压降低的速度过快,进而可防止其发生急性脑膨出、迟发型颅内血肿等并发症。对重型脑外伤患者进行分步控制性减压术,具有保护其脑血管及脑神经的作用,可促进其意识的恢复,进而可改善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预后。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的预后良好率为77.5%,参照组患者术后的预后良好率为50%,观察组患者术后的预后良好率高于参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参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7.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患者,P <0.05。分析产生本次研究结果的原因为,对重型脑外伤患者进行分步控制性减压术的过程中,可实时监测其颅内压,更好地将其颅内压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防止其因颅内压下降过快而发生脑血管损伤,进而可降低其脑梗死、急性脑膨出、迟发性颅内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用分步控制性减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的临床效果很好,可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控制性迟发性脑外伤
脑外伤病人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塌陷的2种手术方式的比较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迟发性出血的诊治体会
损伤控制性手术在创伤治疗中的应用综述
分析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
损害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肝破裂的临床效果
生姜泻心汤治疗伊立替康导致的结直肠癌小鼠迟发性腹泻
脑外伤诊断中磁敏感加权成像和颅脑CT的应用效果对比
新兵注射破伤风类毒素致迟发性变态反应1例
早期介入认知训练改善脑外伤后抑郁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