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修复术治疗早期牙隐裂的效果分析

2021-04-06 05:47张彩云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6期
关键词:不适感牙痛例数

张彩云

(北京市中关村医院口腔科,北京 100080)

牙隐裂(又被称为牙微裂或不全牙裂)是指牙冠表面出现非生理性细小裂纹。这些裂纹常会深入到牙本质结构,不仅可导致患者出现咬合不适感、游走性牙痛等症状,还可导致其出现牙齿折断、牙髓炎等并发症,从而对其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临床上需尽早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对此病患者进行治疗,以改善其预后[1]。以往,临床上多采用调磨填充术对此病患者进行治疗,但疗效不够理想。在本次研究中,我院采用口腔修复术对42 例早期牙隐裂患者进行治疗,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9 年1 月至12 月收治的84 例早期牙隐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1)病情符合早期牙隐裂的诊断标准;2)自愿参与本研究,且对治疗的依从性良好。其排除标准是:1)合并有其他牙体组织疾病;2)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沟通障碍或精神疾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调磨填充术组和口腔修复术组,每组42 例患者。调磨填充术组患者中男、女患者的例数分别为23 例、19例;其年龄为23 ~70 岁,平均年龄(52.19±2.24) 岁;其病程为1 ~5 个月,平均病程(2.72±0.46) 个月。口腔修复术组患者中男、女患者的例数分别为22 例、20 例;其年龄为25 ~69 岁,平均年龄(52.23±2.22) 岁;其病程为1 ~5个月,平均病程(2.75±0.43) 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 >0.05。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为调磨填充术组患者采用调磨填充术进行治疗,方法是: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先对其尖锐牙齿的牙尖和牙嵴进行调磨处理,以减小其牙合力。对牙隐裂部位进行箱状洞形准备,然后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对隐裂处进行填充和修复。为口腔修复术组患者采用口腔修复术进行治疗,方法是: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对其上下颌的位置关系进行调整,以减小其患牙遭受的劈裂力。对患牙进行牙体预备,使用牙冠对其进行修复。

1.3 疗效评估标准

治愈:经治疗,患者的咬合不适感、游走性牙痛等症状消失,其患牙在遭受冷热刺激或咀嚼食物时无疼痛感;显效:经治疗,患者的咬合不适感、游走性牙痛等症状明显改善,其患牙在遭受冷热刺激或咀嚼食物时会出现轻微的疼痛感;有效:经治疗,患者的咬合不适感、游走性牙痛等症状有所改善,其患牙在遭受冷热刺激或咀嚼食物时会出现明显的疼痛感;无效:经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未改善。(总例数-无效例数)/ 总例数×100%=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 软件对本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² 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对比

治疗后,调磨填充术组患者中治疗效果为治愈的患者有6 例(占14.29%),为显效的患者有15 例(占35.71%),为有效的患者有10 例(占23.81%),为无效的患者有11例(占26.19%),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3.81% ;口腔修复术组患者中治疗效果为治愈的患者有29 例(占69.05%),为显效的患者有8 例(占19.05%),为有效的患者有3 例(占7.14%),为无效的患者有2 例(占4.76%),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24%。口腔修复术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调磨填充术组患者,P <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对比[n(%)]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

口腔修复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2.38%)低于调磨填充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4.29%),P <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n(%)]

3 讨论

牙隐裂是一种常见的牙体非龋性疾病。在牙隐裂发病初期,裂纹往往非常细微,且常与窝沟、发育沟互相重叠,不易被发现,从而易被误诊或漏诊。多数牙隐裂患者的患牙在冷热刺激下或咀嚼食物时,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感,部分患者可出现咬合不适感、游走性牙痛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可发生牙齿折断、牙髓炎等并发症。因此,出现上述症状的患者应尽早就诊,以免延误病情的治疗[2]。调磨填充术是临床上治疗早期牙隐裂的常用术式。用此手术治疗早期牙隐裂时需要合理控制调磨的力度,以免影响疗效。有研究指出,用口腔修复术对早期牙隐裂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地减小其患牙遭受的劈裂力,改善其临床症状[3]。翁四维[4]在临床研究中将80 例早期牙隐裂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0 例/ 组)。为对照组患者采用调磨填充术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采用口腔修复术进行治疗。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0%) 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75%),P <0.05。这与本研究的结果相符。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口腔修复术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5.24%) 高于调磨填充术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73.81%),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2.38%) 低于调磨填充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4.29%),P <0.05。

综上所述,用口腔修复术治疗早期牙隐裂的临床效果确切,且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不适感牙痛例数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多形式健康宣教及培训对乳腺癌术后肢体肿胀、不适感及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
消除“不适感”缩短“过渡期”
车改在基层:“不适感”如何调适
更正
偏方消牙痛
突发牙痛,按压穴位可缓解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大蒜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