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有服务精神”的现代儿童

2021-04-06 03:19申玉荣胡琳琳
教育家 2021年11期
关键词:目标儿童家长

申玉荣 胡琳琳

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了著名的“活教育”理论,其中目的论主要表现为 “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他认为,做现代中国人必须具备五个条件:要有健全的身体,要有创造的能力,要有服务的精神,要有合作的态度,要有世界的眼光。“活教育”要让儿童从小树立为人类服务,为社会造福,勇于奉献的人生观。

而今,创新教育与培养人的合作意识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提到创新与合作,就必然与培养“世界眼光”联系起来。但是,“有服务的精神”方面的培养却容易被我们忽视。

作为北京市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基地,北京市东城区光明幼儿园始终把“做人、做现代人、做现代中国人”作为教育的目标,秉承教育就是要把处于自我状态的人培养成“互助”的人。我们从“活教育”理论的“目的论”出发,转变思路、创新方法,从而提高幼儿的服务能力,使幼儿从小养成自理、自立、自主的良好品质;注重引导家庭的积极参与,提高家庭的育儿水平,使家长的育儿思想、育儿方式朝着更符合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方向迈进。

“有服务的精神”既是“做现代中国人”的发展要求之一,又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定要求。社会学意义上的“服务”,是指为别人、为集体的利益而工作或为某种事业而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服务”被不断赋予新意,如今已成为整个社会不可或缺的人际关系的基础。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成熟的和真正的公民意识,就是把为社会服务看作一个人最主要的美德。”陈鹤琴认为:“服务是为人类造福,为他人着想的勇于奉献的精神和态度,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显著标志。”我们在文中界定的“服务”包括为自己与为他人社会服务两层含义,指为自己、他人社会做事,使自己与他人从中受益的活动。

服务,已成为一种亲社会行为的理论。有研究表明,道德的发展在早期阶段就已经开始萌芽,儿童很早就表现出利他行为。利他行为、助人行为、亲社会行为都是对社会有利的行为,行为越是向利他方向靠拢,个人的目标越少,社会的目的越多。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国内有关研究表明:6岁前是人的行为习惯、情感、态度等基本形成的时期,是儿童养成友爱、帮助、分享、合作、责任感等良好社会性行为和人格品质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儿童的发展状况具有持续性影响,决定着儿童日后社会性人格的发展方向和水平。学龄前儿童所形成的素质具有基础性的特点,只有形成全面而优质的基础素质,才能为之后的高素质奠基。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国独生子女普遍具有六大不良习惯,这是由独生的环境和周围的教育造成的。也就是说,成人如果鼓励儿童去干力所能及的事,儿童便会获得自主感,发展主动性,养成友好、助人、合作等积极的社会性行为;反之,儿童会产生羞耻、怀疑与内疚感。

为此,我们总结出以下策略,让幼儿学会从服务自我到服务周围、服务社会,为幼儿将来的生存和社会和谐氛围的形成奠定基础。

第一,以“幼儿的活动”为前提,将服务与幼儿可持续发展结合。

我们通过对已有成果在活动中的应用,检验目标的适宜性和规范性,更加重视目标的定位与“幼儿服务”“可持续发展”有关、能够正确地阐述目标等。通过研究,我们增加二级目标一条:为植物服务的能力;在三级目标内容中增加了对长辈的关爱、对传统节日习俗的了解、对自己的保护、对环境的探究及对自己情绪的正确对待方式等。合并、修改、删除、增加了三级教育目标后,原来的170条目标精简为154条目标。

第二,以“幼儿的生活”为基础,将服务贯穿于一日活动中。

我们以幼儿的生活为基礎,将服务的目标贯穿于一日活动中,探索适合不同年龄幼儿的环境、区域、生活活动、家园共育的策略与方法。

家园合作策略:幼儿园与家庭、社区通力合作,使教育形成合力。其中包括:定期沟通法——通过每周幼儿在园活动介绍表,使家长更直观地了解幼儿在园活动情况以及幼儿园的教育理念;随时访谈法——通过有针对性的个别访谈,教师及时了解幼儿在家情况;照片展示法——通过照片真人秀,向家长介绍正确的指导方法,使家长能更直观地学习;表格反馈法——通过“家园反馈表”,做到家园及时沟通,教师及时了解幼儿在家进行服务性活动的情况;儿歌指导法——指导家长使用创编的儿歌,提升幼儿的服务能力;家长进课堂法——请有专长的家长走进幼儿园,为幼儿们讲授不同内容知识,帮助幼儿提升服务能力;问卷调查法——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及家长的教育理念;适时宣教法——学校向家长介绍先进的教育理念;情境体验法——通过家长日活动,与家长及时沟通,了解幼儿情况。

环境创设策略:创设适合幼儿自主学习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其中包括:行为暗示法——通过行为动作的暗示肯定幼儿的表现,使幼儿萌发下一次行为的愿望;互动墙饰法——通过创设可操作的墙饰,使幼儿在操作互动中获得有效经验和方法;关爱影响法——通过关心、抚慰、同情等行为使幼儿产生愉悦的情绪和积极的愿望;步骤引导法——通过展示“操作方法”的步骤,帮助幼儿掌握相应的服务能力;言语激励法——用语言肯定、鼓励幼儿的行为表现,使其产生愉悦、积极的情绪;图片提示法——通过具体、真实的图片使幼儿直观看到具体的行为表现,从而达到提示的目的。

日常渗透策略:教师将课题研究内容渗透在幼儿日常生活及游戏活动中,其中包括生活活动渗透、过渡环节渗透、区域游戏渗透、户外活动渗透、随机教育渗透。

第三,以“幼儿的发展”为目的,构建服务性园本课程。

幼儿园课程应更多关注幼儿的发展水平,以幼儿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我们提高幼儿的服务能力,从而促进幼儿的多方面发展,在同一主题下分年龄段形成特色课程,如“健康快乐我能行”主题活动,小班定为“我爱玩”、中班定为“我会做”、大班定为“我能行”;“成长下一站”主题活动,小班定为“我是一日小管家”、中班定为“我是一日小家长”、大班定为“我是一日小园长”,不仅将生活活动、区域游戏、集体活动融为一体,还注重环境创设及家园共育的良好作用,建构服务性园本课程,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基。

(作者单位:北京市东城区光明幼儿园)

责任编辑:王妍妍

猜你喜欢
目标儿童家长
家长错了
留守儿童
家长请吃药Ⅱ
六一儿童
犯错误找家长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