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超声监测肛提肌裂孔形态改变动态评估女性产后盆底器官脱垂的研究

2021-04-07 09:47何素连李仲莉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4期
关键词:肛提裂孔静息

陈 梅,何素连,李仲莉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第五人民医院超声科 广东 广州 511495)

盆底组织是女性的独有器官组织,其自身相互支撑相互协调,保证女性盆腔器官的功能正常以及形态稳定。盆底结构在女性身体中可以垂直方向分为3 个腔室,分别为前、中、后,其中主要包括的器官组织为:直肠、子宫以及膀胱等[1]。直肠、子宫以及膀胱的位置以及自身的运动情况可以直接体现盆底支持结构的功能状态[2]。女性身体的盆底功能障碍往往与肛提肌群的情况存在直接联系,绝大部分女性的妊娠和分娩过程会对盆底支持结构带来负面影响。对女性患者行三维超声监测可以明显观察到患者肛提肌裂孔面积变化以及盆腔脏器位置,进一步判断实际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是否存在病情[3]。现列举80 例肛提肌裂孔形态改变研究对象进行分组讨论。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选取2019 年6 月—2020 年10 月在我院诊治的40 例肛提肌裂孔形态改变研究对象作为此次研究组研究对象,收集40 例同一时期的未孕女性为参照组。同时给予两组研究对象三维超声监测。参照组年龄21 ~36 岁,平均年龄(29.91±1.62)岁。研究组年龄21 ~39 岁,平均年龄(28.93±1.61)岁。研究人员研究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两组女性研究对象组间差距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行三维超声使用的仪器设备为GE Voluson E8/S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同时配置RAB4 8-D 型凸阵探头。检查人员调整其探头的使用参数,控制在探头二维扫查角度为70°,探头频率4 ~8 MHz,容积扫查角度85°。被检查者需要在检查之前保证膀胱以及直肠的排空,需要在诊断前如厕排出残留物。取截石位,检查人员将仪器探头放置在女性的两侧大阴唇之间位置,通过探头的信息收集,将女性盆腔脏器位置直接反馈在显示屏上。检查人员可以观察得到的影像资料,在正中矢状切面由前至后依次显示耻骨联合、尿道、膀胱、阴道、子宫颈、直肠以及肛管。检查患者在静息状态下以及屏气并向下用力至最大腹压的状态下分别进行二维图像采集并储存,实时得到患者的前、中、后三腔室器官的具体变化动态以及存在位置。在此基础上启动三维图像采集系统,将ROI 选择框置于耻骨联合内下缘及直肠肛管角区域,调节三维重建图像,在最大瓦氏动作下取得清晰图像,沿肛提肌内侧缘勾画肛提肌裂孔轮廓,获得其面积。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肛提肌裂孔形态改变研究对象的提肌裂孔形态面积

对比两组肛提肌裂孔形态改变研究对象的提肌裂孔形态面积,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肛提肌裂孔形态改变研究对象的提肌裂孔形态面积( ± s,cm2)

组别 例数 静息下 瓦氏动作下研究组 40 18.35±2.78 24.00±5.88参照组 40 11.95±1.86 13.99±1.90 t-11.952 9.665 P-0.000 0.000

2.2 对比两组肛提肌裂孔形态改变研究对象的产后盆底器官具体位置比较

对比两组肛提肌裂孔形态改变研究对象的产后盆底器官具体位置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肛提肌裂孔形态改变研究对象的产后盆底器官具体位置比较( ± s,cm)

表2 两组肛提肌裂孔形态改变研究对象的产后盆底器官具体位置比较( ± s,cm)

组别 例数 静息下直肠壶腹部 静息下子宫颈 静息下膀胱参照组 40 3.32±0.45 4.35±0.65 2.98±0.43研究组 40 3.21±0.40 4.05±0.64 2.63±0.28 t -- 0.456 2.759 2.511 P -- 0.351 0.019 0.020组别 瓦氏动作下直肠壶腹部 瓦氏动作下子宫颈 瓦氏动作下膀胱参照组 2.21±0.40 2.25±0.45 2.32±0.23研究组 -0.89±0.85 0.65±0.90 -0.44±0.98 t 14.952 11.861 15.819 P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女性盆腔脏器在日常生活中支持系统始终对其有协同配合作用,保证其处于正确的位置。在绝大部分女性的妊娠和分娩过程中,人体重力轴线前移逐渐压迫子宫,由于盆底器官的重力以及腹压叠加在盆底肌肉上,导致了子宫重量不断增加。盆底肌肉受到了长时间且超过正常范围值的压力,逐渐出现了肌肉松弛的情况,长此以往导致了女性产后盆底器官脱垂[4]。不仅如此,女性产后盆底器官脱垂还与女性孕激素以及孕期雌升高有直接原因,其激素含量水平提升,导致了盆底肌肉胶原纤维流失,其自身的扩张伸展逐渐出现障碍,导致了肌肉的张力性松弛[5]。女性的妊娠和分娩会不同程度的改变盆底支持结构,甚至出现了肛提肌损伤,其自身断裂以及张力减低。随着女性产后盆底器官脱垂发生率不断上升,越来越重视女性的盆底健康,寻找精准、合理、高效、使用的疾病诊断方式是当前女性产后盆底器官脱垂疾病发展的重要方向[6]。部分研究人员提出了三维超声的应用,得到了女性产后盆底器官脱垂在三维超声诊断后的精准结果,不仅仅可以观察肛提肌裂孔的大小以及面积,甚至可以重复对患者身体情况进行信息收集[7-10]。

对比两组肛提肌裂孔形态改变研究对象的提肌裂孔形态面积,可以知道在研究对象不同瓦氏动作情况下,有着不一样的大小面积。通常情况下,女性研究对象的瓦氏动作下提肌裂孔形态面积大于静息下的提肌裂孔形态面积。对比两组肛提肌裂孔形态改变患者的产后盆底器官具体位置比较,可以知道在静息下以及瓦氏动作下患者的不同盆底器官的具体位置不一样,具体分析可以得到研究组与参照组研究对象的静息下直肠壶腹部组间没有明显差异,其自身不存在统计学意义,除此之外的静息下子宫颈、静息下膀胱、瓦氏动作下直肠壶腹部、瓦氏动作下子宫颈以及瓦氏动作下膀胱的两组研究对象的位置存在很大的差异,经过统计学软件分析可以得到其自身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三维超声可以有效诊断得到肛提肌裂孔形态改变,明确被检查者的肛提肌裂孔面积以及产后盆底器官具体位置,为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肛提裂孔静息
超声评价女性肛提肌功能的研究进展
CCTA联合静息心肌灌注对PCI术后的评估价值
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患者静息态脑电功率谱熵的对照研究
裂孔在黄斑
超声评价肛提肌及其裂孔在女性盆腔器官脱垂中的进展
经会阴三维超声评价女性雌激素水平与肛提肌功能的相关性
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后复发嵌顿再手术一例报告
腹腔镜联合胃镜引导下治疗食管裂孔疝合并胃间质瘤的临床应用
经会阴三维断层超声成像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肛提肌缺陷的观察
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胃底折叠术治疗食管裂孔疝三例术中测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