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研究

2021-04-07 10:39王川
学周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渗透传统文化语文教学

王川

摘 要:传统文化象征着上下五千年人民的智慧,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生活和学习中,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推广弘扬,是现阶段的重要任务。高中生可以通过语文科目的教学得到最基础的熏陶和启迪。因此学校和教师更应重视高中语文教育,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播给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文化的魅力。故对传统文化渗透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意义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学中对文化渗透的问题所在,提出一些基本策略,旨在通过高中语文教育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探知和兴趣,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12-002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2.012

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经历千年的洗礼。语文作为语言和文字的载体,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文化的灵魂所在,也是我们感受文化魅力的基本途径。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快餐文化也随之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文化造成了冲击,使得青少年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语文教学作为青少年接触传统文化的基础途径,在弘扬传统文化的道路上有着不可泯灭的功效。因此如何在高中语文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使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是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首要关注点。

一、传统文化渗透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意义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拥有深厚的传统文化、丰富的知识底蕴。语文是我们学习文化的最初表现形式,也是最基础的理解渠道。因此语文教学决定了文化的传承模式,是传播传统知识,发扬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如果可以合理渗透传统文化,便可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语言魅力,使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参悟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还可以使学生在运用的过程中拓宽精神境界的视野。所以,在高中阶段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势在必行,对学生而言,不仅可熏陶他们的人格品性,更可引领他们的精神道路,都具有不可磨灭的重要意义。

(一)培养传统文化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新鲜的事物的冲击,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大量的刺激,年青一代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度比较高,过多地将精力放在新鲜事物上,也就造成了对传统事物,尤其是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不够。而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接触和认识传统文化,逐渐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接受传统文化,弘扬民族传统。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囊括人文地理、风土人情、品质培养各个方面的知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用各种形式带给学生丰富多彩的认知,从而全方面地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塑造优良行为品格,利于学生的正面成长

传统文化的丰富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品格。传统文化中不仅包含很多言行举止的经典实例,通过对传统文化中礼仪道德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明事知礼;而且传统文化中还有很多历史典故以及朝代更新的历史变换,通过对传统文化中历史知识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身負历史使命和责任感;再者通过传统文化中名人事迹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树立榜样,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有利于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

传统文化当中涉及许多古人智慧的结晶,其中蕴含的是中华民族的思想精华,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当中,能够对自身价值观的建立和品格的塑造带来诸多益处。将传统文化渗透进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产生前所未有的感受。高中生正处于心理成熟的关键期,摄取传统文化当中的养分对其身心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二、传统文化渗透在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一)自身素养不足,教师缺乏情感教育

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推进,教学的重点已经转变为以学生为本,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高中语文教师也需要转变思想和教学理念,开始有目的性地将与课程相关的,且对学生有益的知识引入教学当中。传统文化作为历史传承的一部分,不可能通过填鸭式教育让学生进行记忆,而是需要教师进行引导,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情感的共鸣,才能够使传统文化真正地渗透进语文教学中。

在当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讲授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还是容易停留在知识层面的传输,而忽视了传统文化当中所富含的精神内核。比如一些诗词、古文当中寄托着作者丰富的情感、思想,这对于学生而言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学生在探寻传统文化背后故事的过程中,可以领会其更深层次的魅力。但是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往往侧重于让学生背诵经典段落,练习翻译技巧,这样就会使学生感到学习内容枯燥乏味,不能够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工具书的依赖,学生缺乏自主思考

工具书作为辅助教学或学习的工具,能够对课程内容的一些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梳理,帮助教师或学生将知识进行提炼和系统化,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学和学习的难度。但是如果在渗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过度依赖工具书,则会导致学生只关注于知识点的学习,而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鉴赏。而且在工具书的帮助下,学生能够避免琢磨一些较为晦涩的古文字词,这就降低了学生自主思考的可能性,对古文的学习自然也就停留在表面。学生在学习之后所能记忆的也仅仅是这些知识点,而对于古文当中蕴含的思想和精神不会有太多的了解,这与传统文化渗透进高中语文的初衷是相违背的。

在学习走路的过程中过度依赖拐杖,会使个人无法摆放它进行独立行走。那工具书就如同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道路上的一根拐杖,在学习初期它可以帮助学生更高效地进行学习,但是如果过度依赖它,则在日后的学习当中会使学生滋生惰性,不愿意去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究式学习,仅仅从工具书当中汲取相应的知识并不能够满足学生精神层面成长的需求。如果教师没有及时制止这种行为,并加以正确的引导,则会使学生不仅仅在学习语文学科的过程中依赖工具书,在学习其他课程过程中也会尝试寻找辅助工具,长此以往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甚至会影响到其学习能力的提升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研究

(一)教师要喜爱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教师在教授传统文化过程中,需要将其富含的精神内涵和思想内核传递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具备对传统文化的热情,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教师自身是在不断对传统文化进行思考和发扬的,这样才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作为备受学生尊重的人,其言行甚至可以影响学生一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需要提升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断思索传统文化当中的人文精神,并将其提炼成为一个较为系统的认知体系,这样在教学过程当中才能够融会贯通,真正实现传统文化渗透进语文教学中来,而且通过个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感悟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扬。

(二)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启发学生领悟内涵

教材作为教学的内容基础是需要给予足够重视的,教材中每一篇文章都是专家经过反复探讨后选用的,自然是具有其独特的精神内涵及丰富的文化知识。教师在教学之前需要对文章进行深入研读,挖掘其中深层次的内容,这样在授课过程中才能做到既有基础知识的讲授,也有精神层次的升华,为学生构建立体的学习内容,启发学生去领悟传统文化的内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师要创新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合,教师在授课过程当中需要注重授课方式的创新,营造浓厚的课堂学习氛围,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由于传统文化中有一部分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具有一定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丰富授课形式让学生参与其中,并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比如可以组织诗词朗诵会、传统文化知识比赛、组织学生参观名人故居等等活动,让学生通过这种喜闻乐见的方式参与到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来,既能够提升其学习的效率和兴趣,还能够扩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探索。

(四)教师要结合课堂内外,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传统文化并非只能通过课堂进行学习,也并非只有教师可以进行传授。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是需要课堂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的,家庭对于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也有着重要的帮助。如果教师没有联合家庭对孩子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则可能会使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所以教师一方面需要提升自身的传统文化教学水平,另一方面需要主动寻求家庭的积极配合,将传统文化的教育渗透入学生学习与生活当中,这样对于学生的成长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此外,学生在经历多重场合的传统文化熏陶的过程中,也会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愿意主动进行思考,探寻传统文化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对于学生开阔眼界、发散思维有着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学生的使命感,提高整个民族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这个过程任重而道远。这个任务离不开高中语文教师的谆谆教导,也离不开学生的努力学习。在新兴文化和产业的影响下,高中语文教师更应该从自我做起,不断提高自己传统文化素养,在潜移默化中调动学生學习传统文化的热情和兴趣。在平常的教学中,采用互动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充分感悟到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需要学校的努力,社会以及家庭也都有责任和义务,只有结合多方面的力量为一体,齐心协力,共同为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贡献力量,才可以让优秀的传统文化继续流传,绽放中华民族的精神之花。

参考文献:

[1]李元香.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分析[J].科技风,2020(8).

[2]黄钰敏.谈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C].2020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会议论文集(卷一),2020.

[3]张怀宇.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与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5.

猜你喜欢
渗透传统文化语文教学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