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2021-04-07 10:17李宏兵
学周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朗读能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李宏兵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学校和教师提高了对于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视,小学语文教學内容越来越丰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朗读能力的培养作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教师加强语文课堂中朗读教学的力度,转变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利用科学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深切感受作者的感情,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文章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朗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12-011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2.055

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朗读的过程是一个集语言的表达、吸收以及储备为一体的过程。反复朗读一篇文章可以很好地增强学生对于文章思想情感的把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如忽视朗读教学的重要性、朗读教学形式单一等,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一、激发朗读兴趣

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要想提高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质量,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浓厚的朗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朗读氛围,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了解学生的日常学习情况,利用自己的专业素养,指导学生把每一个音都读好,读准。教师要耐心地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将示范教学和指导教学相结合,通过生动的朗读示范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用富有感情的朗读唤起学生对朗读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教师需要注意,要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给每一个学生都创造朗读展示的机会。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诗歌、美文等朗读竞赛,并对表现突出者给予适当的精神和物质奖励,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朗读欲望,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技能,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营造朗读氛围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想要进一步提高朗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营造一个良好的朗读氛围是极为重要的,这也会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所以,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为朗读创设具体的氛围。比如,利用投影仪,为学生营造一个富有感染力的场景,在形象化的氛围中,让学生慢慢进入文章情境中,由旁观者变为主人公,随着朗读者情绪的变化和视频内容的变化,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再比如,利用音频为学生播放一段轻音乐,随着音乐舒缓节奏的响起,教师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进行朗读。这样的朗读情境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的朗读激情,绘声绘色地进行朗读;也可以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融入朗读活动中,尽情地感受朗读的魅力;还可以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之中,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思想情感。总之,营造具体的朗读情境,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从而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科学朗读指导

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年龄比较小,而且正处于学习字词的阶段,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和文章情感的把握能力都不强。除此之外,表达能力也不高,所以在朗读教学过程中需要正确的指导。如果没有正确专业的指导,学生就不能掌握扎实的基础,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在小学朗读教学过程中,最常用的方式就是教师进行示范朗读,这也是学生学习和感受朗读技巧的最直接的方式。教师的标准示范朗读,不仅会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朗读范本,还会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专业化的朗读指导,例如如何断句,什么样的句式使用什么样的语气等。教师要利用学生模仿能力强的特点,教给学生正确的朗读技巧和方法,引导学生揣摩文章的主旨,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另外,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认知特点,在朗读的过程中注重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譬如,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朗读节目片段;组织朗读兴趣小组,邀请电台主持对学生进行专业化指导等。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让学生自愿地、主动地进行朗读,并进行反复练习,掌握朗读技巧,提高朗读能力。

四、开展多种朗读活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学生从小接触的新鲜事物越来越多,这也导致一部分学生对事物难以保持长久的兴趣。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进行朗读教学的时候,如果使用单一的教学方式,久而久之学生对于朗读会提不起兴趣,朗读教学的效果也不会很好,从而直接影响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朗读教学的时候,需要不断地创新和优化朗读教学方式,除了传统的齐读、单读以及试读外,还可以增加新的朗读教学形式,如分角色朗读、配乐朗读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到课堂引导者和课堂活动组织者的作用,要及时对学生进行专业化的朗读技巧指导,在不断变换的朗读教学场景中提高学生的朗读技能,在不断变换的教学形式中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另外,教师还需要适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朗读活动,充分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为了增加学生的朗读练习机会,教师还可以在课下组织一系列的朗读活动,引导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参加比赛,自主选择合适的朗读内容,为学生提供展示朗读能力的平台和机会。

五、培养朗读情感

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能力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加顺利地开展语文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朗读应该是带有情感的。想要实现良好的朗读效果,机械式地朗读文章中的词句是毫无意义的,最重要的就是要深刻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深入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流露出来的真实情感,并通过语音语调的变化,以朗读的方式将这种情感表达出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讲解相应的朗读技巧和朗读知识之外,还需要加强对学生情感感受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传递更多的人文知识和主流价值观。

对于小学生来说,朗读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相应的朗读技巧,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对于学生日常的语言积累具有很大的帮助。而学生朗读能力的提升,也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教师在对朗读文本进行深入剖析之后,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当学生被作者的感情所感染,了解了文本中的感情基调后,教师再对学生的朗读技巧进行指导,朗读效果定然事半功倍。

六、强化朗读训练

在当今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大趋势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认准自己的角色,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为学生组织一系列的课堂朗读活动。但是教师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仅仅注重活动的开展,而忽视了对学生朗读技巧的训练。在朗读活动中,教师要在维持好活动秩序的同时,加强朗读技巧的训练,从训练学生的发音到训练学生的朗读表情,从口读到心想,从文字的表达到思维能力的提升。教师要认真负责,对生字生词进行音准的矫正,对长句进行科学的断句训练,让学生比较变换节奏和语调的不同表达效果,在对文章进行感情的理解和领悟之后,找到朗读的语音轻重之处,把握好朗读的语气和朗读速度,带入自己的感情,进行反复练习和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七、重视朗读评价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需要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进行有效的朗读。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可塑性最强的阶段,也是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关键时期。为了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教师要利用多种方式对学生的朗读效果进行评价。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朗读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兴趣。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通过鼓励的形式增强学生朗读的自信心。同时,要加强对学生朗读的观察,了解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运用科学有效的评价方式,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朗读态度。

教师可以采用的评价方式有很多,如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采用艺术性的语言或者激励性的语言进行评价,对于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多用激励性语言进行评价,如“这声音多么优美啊,你能再给我们朗读一段吗?注意声音要更加雄厚有力”,对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专业的指导,并提出可行性建议;对于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情不到位的情况,教师也应该耐心指导,最好以鼓励的方式点出学生朗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你讀得很好,在很多方面都很规范,如果加上自己的感情,效果会更好”,让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建议,并进行改善和优化,这样的评价从问题入手,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态度和认识,提升朗读能力。当然,教师在进行朗读评价时,也要让学生之间进行互评,让学生在明确自己优势的同时,了解他人的优点,在心得分享的同时对朗读技巧进行深入分析,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综上所述,朗读能力对于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下,教师除了传授语文知识之外,还需要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和技能的培养,朗读能力提升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小学阶段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这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以及小学语文知识的学习都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黄芙蓉.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2019(2).

[2]黄宏桂.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课程教育,2018(52).

[3]李培红.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科技资讯,2019(17).

猜你喜欢
朗读能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读”占鳌头,浓浓的语文味香溢课堂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标准发音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