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思想的路径浅探

2021-04-07 10:17赵福东逄淑慧
学周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小學数学融合路径数学思想

赵福东 逄淑慧

摘 要: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与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数学思想的培养对于学生数学知识学习尤为重要。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数学思想已经逐渐渗透在数学教学中,对于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此,文章进一步探究数学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融入路径与方法。

关键词:数学思想;小學数学﹔融合路径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12-014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2.070

一、数学思想的本质与作用

顾名思义,数学思想就是在数学学习中需要掌握的解题思路与方法。其本质是人们在现实世界中通过意识反映出来的,经过大脑思维思考而产生的结果,是对数学理论本质的一种意识与反应。

在数学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的知识能力有限,所以对一些概念化的数学知识难以有效掌握,运用数学思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领悟,不仅能够丰富教材内容,而且对于数学教学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所以,想在短时间内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如何将数学思想应用到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过程中。由于数学问题的复杂性与多样化特点,学生难以准确理解概念性的知识,所以在解决数学问题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数学思想融入解题过程中,发挥出数学思想在实际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效果与作用。数学思想是现代数学教学中解决数学问题最实际的方法,教师需要不断地引导学生有效地运用数学思想来提高数学能力。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在知识讲解的过程中融入数学思想能够让数学问题由繁化简,使教学内容更加地直观,易于理解。

由于小学生处于数学学习的初级阶段,数学知识积淀较少,知识水平与接受能力有限,在教学中不能深入理解数学知识,所以在数学学习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因此,数学思想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教师对数学思想的运用不能局限于课堂中,还可以体现在课后给学生安排的学习任务中,在作业设置上要求更加精细化。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思想的路径

(一)数学教材内容中融入数学思想

数学教材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依据,只有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数学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融入数学思想就变得比较容易了。作为数学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观念,找到适合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教师要注重教材中的知识内容,从中找到每一个知识点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然后将数学思想进行概括与总结,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地体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理论知识与方法。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要对教材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整合,设计出科学化的教学方案。在重要知识点的总结中需要渗透数学思想,帮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与学习相关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水平进行递进式的教学设计,否则学生学习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产生畏难心理。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要运用一些启发式教学方式,让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所要学习与把握的知识点更加清晰。

由于数学课本中的许多理论知识比较枯燥乏味,对于小学生而言,难以把握,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尽可能地用数学思想去思考问题。教师在解题的过程中要经常性地让学生带着数学思想去思考探究,如此才能在学习中去开拓思维、促进思考,有目的地去理解与运用数学知识,从而养成运用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的好习惯。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室的两侧墙上或者黑板报的空白处张贴一些具有数学思想的案例与谜语,激励学生能够自主地了解并把握数学思想。

(二)明确教学目标,展现思想方法

为了更好地明确与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在教学目标的设置方面,需要注意的是如何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所以,教师应提前出示一个资料搜集范围,利用预习提纲等方式引导学生搜集与课堂教学相关的材料。其次,在教具的准备阶段,教师应明确提出所需要的教具名称、规格,并指导如何将教具应用到数学解题中。在教学中,有的教具不符合学习要求,不但不能帮助学生学习,而且会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例如,在“比的基本性质”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提前对类比思想方法进行备课,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更好地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教师要对分数的基本性质展开讲解,让学生能够通过这两个知识点的类比,了解数学中比的性质,而且明了其与分数是能够互相转化的。

(三)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思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更加关注备课的内容。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充分的准备,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发挥数学思想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数学思想不仅能帮助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把控,而且能帮助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对教学内容进行学习、理解、反思、整理、内化等。可以说,掌握这一思想对于数学学习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对数学思想进行反思与总结,针对数学教学内容的总结与反思,能够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系统性的把握。许多小学生解题思路不清晰,究其原因,是因为没有根据所学的内容对数学思想进行总结与反思,这样的话,在解题过程中就不会灵活运用数学思想进行思考。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明确运用数学思想进行反思的真正作用。在具体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并熟练运用数学思想解决问题,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加高效。教师要根据新课程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数学思想,并在具体运用过程中不断反思,使其能够合理化运用,从而大大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四)在解决数学问题中,总结数学思想

小学阶段学习数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解答问题,更多的是学习数学思想,对数学思想有一个明确的认知,从而开发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这就需要教师在解题的过程中能够将数学思想恰到好处地融入其中。在教学中以解题为出发点,将数学思想融入解题思路中,对学生进行引导与启发。教师不能单纯地以解题作为教学目的,要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能够灵活地运用数学思想,明确数学思想的重要作用,从而能够活学活用。所以,在数学解题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数学思想的培养,鼓励学生对数学思想进行学习与总结,从而使自己在解决各类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得心应手。解决数学运算题与抽象问题的时候,学生需要灵活运用数学思想,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简单化,让学生能够意识到学习数学思想的重要性。

1.在解决抽象问题时融入数学思想方法。由于小学数学中概念知识较多,而且很多的概念都没有对应的案例,这就增加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难度。因为小学生对数字不太敏感,数字过多会让小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时难以提高。所以,在数学教学当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将数形结合的方法引入进来,利用图形对文字信息进行直观的表示,从而让小学生能够更加清楚明了地理解概念知识。如在解决概念性较强的数学题目的时候,由于概念知识较多,要想让小学生能够读懂题目的意思,就需要引导小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进行解题。

比如:“小明的家和学校以及公园都处于同一条道路上,学校和小明家之间的距离是300米,學校和公园之间的距离是500米,问公园和小明家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在解决这道题目的过程中,许多学生会通过多次读题去理解题目的意思,在读题的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利的。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用线段的形式将这道题的意思表示出来,再通过数位关系确定这三个位置的关系,让学生简单直观地得到这道题的正确答案。同时,这种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的运用能够让抽象的问题变得更加简单。

2.在解决运算题中融入数学思想方法。对于许多小学生而言,运算学习是比较枯燥无味的。而且,由于运算量太大,对于小学生来说容易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所以,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从教学内容与教学实际出发,重点抓学生的运算能力培养。其前提是让学生能够理解运算题目的意思,而不是让学生一味地去计算。

就当前的数学教学来说,教学方法还需要不断创新,让每一个小学生都能够对数学学习充满信心。这就需要数学教师通过引入数学思想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教学内容,通过将复杂的运算转化为文字与图形的简单结合,从而提高数学运算的效率。

比如,在“分数乘分数”的相关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数形结合方法。首先,创设一个数形结合的情境,让学生通过一些现实中的问题作为例子,如,可以让学生对教师粉刷墙面的情况进行观察,然后提出相关的问题。在问题提出后,教师可以将数形结合的方法逐渐引入这道题中,帮助学生分析理解问题。其次,教师让学生对已学知识中分数的概念进行回顾,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画图,从而加深对分数概念的理解。再次,通过小组交流讨论,让所有学生都能够理解四分之一的概念。如此,在解决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时,学生就能够轻松解答了。

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不同内容,教师可以从多方面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真正将这种思想落实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数学问题的复杂化与抽象化特点,使得学生难以清晰直观地理解概念知识,所以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数学思想与解题思路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数学思想在实际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当然,将数学思想融入数学教学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创造高效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施华玲.论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之渗透[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6).

[2]王林.小学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践与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0(9).

猜你喜欢
小學数学融合路径数学思想
开放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生本模式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分析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差异性与相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