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2021-04-07 10:39陈伟稼
学周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小学语文

陈伟稼

摘 要:现阶段进入网络时代,“互联网+”逐渐成为教育的主旋律,在各个学科中都得到了广泛性的应用。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互联网+”发挥的优势是非常巨大的,也是教师应该注重的一个方面。因此,在语文教学的持续推进中,小学教师就应该巧妙地借助“互联网+”来促使动态课堂的生成,使教学各个方面得到完善和优化,达到最佳的教育教学成效。基于此,特以此为课题,对“互联网+”在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运用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展开发挥出借鉴价值。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12-016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2.081

众所周知,“互联网+”具有一定的优势,往往集图片、文字、视频、动画为一体,可以在课堂中引入更多的元素,使教学的趣味性和新颖性得到不断的增强,与小学生现阶段的学习特点是相符合的。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不断地深化在此方面的认知,巧妙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来推动语文教学的有效开展,使教学的方方面面得到不断的提升,使预期中的教学成效得到真正的达成。

一、“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势

(一)辅助情境创设

以生为本是新课改所大力倡导的,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的实际开展中,学生才是教学中的小主人[1]。在现阶段的教学模式下,情景的创设已经受到教师们的关注和青睐,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对语文知识进行理解,使学生在课堂中更好地参与其中。而在情境创设中,“互联网+”的优势很明显,可以为情境的创设提供非常多的支持,为教师的情境创设提供诸多的便利,从听觉、视觉等多感官来进行形象创建,使情境创建的真实性和生动性得到增强,使教学的高效性得到真正的提升。

(二)深化知识理解

语文知识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一些实践内容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需要根据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来实現对知识的迁移运用、活学活用[2]。但在传统模式教学中,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是非常难的。但在出现“互联网+”之后,就可以使原本的一些问题得到真正的突破,使知识的讲解变得更加直观和生动,使学生在获取时更加轻松和便利,不断提升学生的理解效率,使得教学效率得到全方位地提升。

(三)集中专注程度

在当前社会中,互联网已经和人们的实际生活紧密相关。而对于互联网来说,小学生的兴趣也是非常浓厚的。在实践教学中,“互联网+”这一概念的有效引入,和学生现阶段的探究心理相符合。通过一些Flash动画、音频、动态图、视频等资源和形式,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集中专注力,促使学生的体验感得到深化,对教学中的方方面面都起到一个有效的促进、推动作用。

二、“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路径

(一)基于“互联网+”拓展教学资源

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开展中,“互联网+”的有效运用,可以增强教学的开放性,突破传统教学的不足和限制,使教学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3]。在“互联网+”的引导下,语文教学的开展可以变得更加生动和形象,使教学的方方面面充满着一定的现代感,增强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对于一些较为难懂、抽象的知识,学生也会降低难度,与学生现阶段的思维特点更加符合。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利用“互联网+”海量资源的优势,不断地丰富教学资源,促进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达到最佳的教育成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现代技术的发展加强重视和关注。比如,可以在课程中引入视频资源、音乐资源、图片资源等,使得内容在呈现的过程中更加生动和鲜活。在资源呈现载体方面,教师也应该使载体变得更加多元。如电子白板、慕课等,使课程教学在开展的过程中变得更加耳目一新。

(二)基于“互联网+”生成动态课堂

小学生受到年龄的限制,虽然在思维方面略有不足,但是本身的可塑性却是非常强的[4]。在这一阶段,教师的教育和引导显得非常重要,对于学生各项能力的形成、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学生更加喜爱一些动态、愉悦的事物,教师就可以充分借助“互联网+”在这一方面的优势来为学生构建一个动态课堂,集中学生在课堂中的专注力,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更多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使学生在知识的探究中提升多方面的能力,实现资源的运用,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在活跃的状态。假如教师在教学中只是通过文字阐述、语言讲解,就会使课堂变得比较枯燥和乏味,学生很难集中专注力,要想达到预期中的教学效果是非常难的。因此,结合这一特点,为了帮助学生突破学习困境,教师就可以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来为学生播放视频。通过这样的方式,使教学的开展更加具有动态性、学生的体验感也会变得更强,与预期中的教学目标相符合。

(三)基于“互联网+”培养自学习惯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教学中常常喜欢用一些强硬式、满堂灌的方法来进行知识的讲解,教师在课堂中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使学生在知识的接受中始终被动,使得其逐渐丧失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学生本身自学能力、自学习惯的生成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的引入,促使这一现状得到转变,始终秉持着以生为本的思想理念,来借助互联网的优势,使学生的自学习惯得到较好的培养,使学生在摆脱教师的依赖下也能保证学习的有效性。

(四)基于“互联网+”助力情境创设

情境创设是教学中非常常见的一个手段,就是指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为学生创设一个模拟的真实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知识的理解、认知和探索,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得到提升、学习难度得到降低。而“互联网+”在语文教学中的引入,在情境创设方面有着非常大的辅助力,可以真正为学生创造出动态情境,使得学生入情入景,是教师在教学中非常得力的工具。在这样的模式下,可以将原本一些枯燥的内容转变成有趣、生动的景象,使学生的学习体验得到提升,达到最佳的教学成效。

例如,在講解《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教师就可先为学生播放水墨画的相关视频,让学生了解整个故事;而在学习了故事之后,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原本的故事内容转变成课本剧,在后续的教学中进行分角色表演,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使学生实现对情节的体验和掌握。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更加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趣味,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是教学中的一个有效的选择。

(五)基于“互联网+”拓展学习思维

新课改倡导教师应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不断地实现学生思维的拓展,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具有创新性、灵活性、发散性,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不断提升。而新课标也在此方面做出强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方法和手段应该尽量变得丰富和新颖,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做到创新,使得学生的学习体验也能得到深化。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也应发挥好“互联网+”在此方面的优势,不断地进行思维引导,使学生在局限的课堂中收获到更多。

例如,在讲解《曹冲称象》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就可借助多媒体在黑板上展现出曹冲称象的一个图片,为后续的思维引导起到一个铺垫的作用;而在这之后,教师就可向学生设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一情景是哪个故事吗?”“你知道这个故事讲的内容是什么吗?”“如果你是曹冲,你会用怎样的方法来对大象的重量进行称量呢?”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在后续的探究中不断地进行分析,在探究中自然地过渡到文本的学习中,使得学生的思维更加具有灵活性和主动性,达到最佳的思维引导效果。

(六)基于“互联网+”推动合作学习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新课改所倡导的一个内容。因此,在素质教育的推进中,教师也可以巧妙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促使学生能力的生成,使学生在知识海洋中尽情地畅游,使得学习中的平台更加丰富,不断地增强教学的互动性、便捷性和快速性。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来制作一个相应的网络专题网页,在网页中划分成“古诗苑”“我来写写”“诗词知识我知道”……教师也可以设定相应的BBS论坛,让学生进行自由的探讨和拓展,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对这些内容进行深刻的了解,使学生的学习环境变得更加开放,满足小学生学习的探究性,将“互联网+”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逐步展现出来。

(七)基于“互联网+”优化课前预习

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课前预习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的优势,使得学生的课前预习得到助力,为学生的预习提供正确导向。在传统教育模式下,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影响,部分教师在预习方面比较忽视。导致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只有小部分学生预习。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目的和方向,比较迷茫,对教学的开展产生非常不好的影响,导致教学开展的质量和效率低下。在“互联网+”的导向下,教师可以先针对教学内容录制微课,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导向;在课堂中,教师可以紧密地结合微课内容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回答,对学生的预习成果起到检查的作用,并可让学生联系起预习知识,实现知识的进一步深化探究。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通过“互联网+”的有效引入,能为教学的开展带来非常多的优势和便利,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在其中深受其益。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互联网+”的运用可以为教学的开展带来非常大的价值和优势,但是一些问题还是依旧存在的,发展空间非常大,还需要教师不断地深化和努力,力求将“互联网+”在教育中的作用最大化地展现出来,对教学的方方面面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劼娟.“互联网+”时代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益[J].基础教育论坛,2019(17):10.

[2]王腾.“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创新探究[J].新课程研究,2019(12):112.

[3]牛聪.巧用“互联网+”助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9(20):93.

[4]李兴龙.“互联网+”时代乡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J].文教资料,2019(12):42.

猜你喜欢
互联网+互联网小学语文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