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作文之本 举“学科作文”之旗

2021-04-08 13:02方观生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1年9期
关键词:学科作文语文

方观生

引 言: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一个民族的兴衰,关键看教育,而一个民族的教育兴衰,则关键看教师。教育强则国强,语文教育兴则国兴。钟传祎老师在教学中刻苦钻研,探索出学科作文教学之路,在交流分享中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写作能力,做学生的引路人的同时又做学生的知心人,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在教学工作中,钟老师矢志践行初心使命,发扬“三牛精神”,提升语文教学可行性。

钟传祎,深圳市小学语文名师,学科作文教学倡导者、积极推广者,中国小学写作卓越名师,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写作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深圳市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主持人,课题荣获2011年广东省中小学教育创新成果一等奖,第八届广东省普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14年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出版专著《学科作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写中学——让学习更有效的学科写作教学》《小学生学科作文》等,发表系列研究学科作文的理论文章。人教网开设学科作文网络实践共同体,深圳大学文学院设立学科作文研究中心,吸引全国名校加盟实验。《中国教师报》《教师博览》《语文教学通讯》《小学语文教师》等报刊专题介绍学科作文。

一、萌芽:于各学科交流之中,提出教学新概念

钟传祎老师是深圳市首批中青年骨干教师,深圳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回首过往成长路,感慨万千,憧憬未来教育路,任重道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教学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特别是语文教学,从拼音认读到看图写作,再到培养语文素养,都需要长期积累。

以一次大型科技节活动为契机,钟老师接触到科技小论文,这也为他日后教育研究指明了方向。时至今日,钟老师已探索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学科作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之路,而这条探索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接到任务之初,可让自然学科老师犯了难:不会写科技小论文,该如何指导好学生呢?自然老师求助语文老师,虽然语文老师每学期都会对学生进行七、八次的作文训练指导,但科技小论文也触及到了语文教学的盲区。

作为语文老师,钟老师头回听说科技小论文,可指导学生写作,应当属于分内之事,因此钟老师承接了科技论文指导任务。钟老师开始查找资料,寻找有关科技小论文的写作方法,结果发现作文指导用书中并没有相关内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下该怎么办?钟老师打破惯性思维,不再单纯以“作文”为角度寻找思路,而立足于“科学”寻找突破口。钟老师认真研读学生的科学课本,从中豁然开朗:观察动物、观察植物、动手制作,这不正是很好的作文素材吗?

钟老师进而想到之前的一堂活动作文指导课,带领学生在操场上开展老鹰捉小鸡游戏,他拍下当时的情景,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其实体育课上学生的游戏活动非常多,可以以此指导学生写作。再看美术课,学生写生、临摹,认识图形、色彩,提高描绘物体形态、色彩的能力,不仅提供了写作素材,而且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音乐课用旋律、节奏、音色、和声等语言创造了一个神奇的世界,音乐教学训练学生耳朵的灵敏度,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认识到各学科与写作教学之间的交叉影响,钟老师申报了“作文與学科整合”课题,结题后,钟老师进一步认识到作文教改之路还很长,应深入下去。为进一步研究,钟老师提出了“学科作文”的概念。

二、奠基:悠悠二十载,深耕“学科作文”土壤

早在2012年,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潘新和就给予钟老师的“学科作文”教学法以极高评价:“该成果有一定的理论与大量的教学实绩的支撑,经过了10年教学实验的改进与丰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学形态,有较高的实践价值。可以预期,如果该成果得以大面积推广,这将使我国的语文教育水平产生质的飞跃。”

钟老师认为学科作文指导遵循作文教学的一般规律,只是课型有些区别,其基本课型有课堂实录型、内容整合型、学科主导型三类。课堂实录型是以语文老师为主导,学科教师配合,立足课堂教学丰富的情景和多样的活动,通过拍摄课堂画面,再现课堂情景,回顾教学流程,确定恰当的作文训练点,指导学生作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复习学习内容,整理学习思路,明确学习重点,分享学习的乐趣;内容整合型需要语文课兼任思品课、心理课、综合实践课的特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围绕作文内容通过游戏、表演、讨论、竞赛、动手实践等活动组织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表达充分、体验丰富、思维活跃,课堂学习和作文指导融为一体;学科主导型需要学科老师结合讲课内容,指导学生观察、体验,写出课堂实录、科学观察、音乐美术欣赏等类文章,以此作为教学训练的一种方式,评估学生学习的情况,了解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此课型完全由学科教师实施,需要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自觉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文字运用能力,指导学生完成作文,运用作文来促进学科学习。

作为全新的作文教学理念,学科作文让学生从学习生活中选取素材,通过描写学习生活,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实现作文和学科学习双丰收。钟老师从2001年开始进行学科作文教学研究,20年间,钟老师经历了作文与某一学科整合、作文与所有学科整合、学科作文教学研究等阶段,现在才提炼出学科作文的完整体系,师生在共学共享中体会学习的乐趣,走向学习的自在自觉。

三、发扬:践行“三牛精神”,持续深化作文教学

在全国政协2021新年茶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勇前进。可以说,语文教学是新征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是现代化建设的微观体现。

钟老师呵护着一棵棵幼苗发芽,为学子们撑起人生航帆。他是学生的贴心人,是育人深耕的孺子牛,是语文教育事业律动的钟摆。自工作以来,钟老师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他将一腔热血倾注于学生教育工作中,力争将写作教学做好做优。

潘新和教授曾认为“中小学作文教学问题严重,一直停留在‘辞章之文’上,玩弄文字,磨灭学生的言语想象力和创造力。”写作是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方式,写作教学不应成为束缚学生思想的牢笼,要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必须先有创新的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灵魂。

钟老师在语文教学的探索中,不再墨守成规,而是结合教学实践与思考,架起各学科与语文之间的桥梁,形成1+1>2的影响力,著书立说、推陈出新,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他撰写了专著《学科作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写中学——让学习更有效的学科写作教学》,构建了学科写作教学理论,推出全新的学科写作教学策略,指导学生把课堂笔记变成作文,把问题变成作文,把对话变成作文,把作业变成作文,学会听,学会看,学会记,学会想,学会整理,学会表达,让学生牢固树立“在学习中作文,让作文言之有物,在作文中学习,让作文言之有用”的观念,通过写作记录学习生活,借助写作提高学习效率。学科作文实验班的学生得益于这一训练,60%以上考入重点大学,其中北京大学1人、哥伦比亚大学2人。钟老师也凭此教学成果在2014年学科作文教学中荣获首届国家级基础教学成果二等奖。

民进中央副主席、博士生导师朱永新教授指出:钟老师的研究是让作文回归到它本来的意义和地位。“写作的确是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离开了写作,我们甚至无法生活。也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新教育实验把师生共写随笔,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共同编织有意义的人生,作为新教育的重要内容。所以,作文,不仅是语文老师的事情,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也应该在所有学科中进行。”

为了进一步深入探索学科作文教学,吸引学科老师参与,钟老师提出:表达式学习,倡导读进去,学实在,说清楚,写明白。在各科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表达力,用写作突破学科壁垒,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赓续百年初心,担当育人使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钟老师是无私奉献,关爱学生的“孺子牛”;是敢于创新,重于务实的“拓荒牛”;是勤勤恳恳,持续耕耘的“老黄牛”。教学之路漫漫,正是有着千千万万如钟老师一般的语文老师,在教学领域持续开拓创新,才使语文教学经久不衰,才能培养出更多全面发展并能推动民族发展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学科作文语文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超学科”来啦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