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课堂注意力的策略

2021-04-08 13:02黄锦坤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1年9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

黄锦坤

摘 要:注意是人在清醒意识状态下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当人对某一事物高度注意时,就会对这一事物的变化反应得更迅速、更清楚、更深刻、更持久。但由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其注意力集中的时长有限。如果学生学习时注意力分散,就很难集中在学习上,导致視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学生也就不能很好地感知和认识教材,掌握所学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必须采取多种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关键词:课堂注意力;课堂训练;教学策略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经过它才能进来。”只有那些进入注意状态的信息,才能被认知,并通过进一步加工而成为个体的经验,其目标、范围和持续时间取决于外部刺激的特点和人的主观因素。一节课40分钟,让低年级学生时时保持注意力的集中,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作为教师,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尽量保持学生注意力集中,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笔者在工作中总结了以下几点策略。

一、规范管理,统一注意力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以无意注意为主,一切新奇多变的事物都能吸引他们,都会改变他们注意的对象。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发现,周围同学交头接耳说些与讲课内容无关的话;来自教室外的噪音;学习用品以及桌面上的学具、小玩具,都会吸引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因此,笔者在上课之前会减少外界对学生的干扰,课前准备要求尽量简单,上课用不到的东西不要拿出来。桌面左上角摆放数学书、堂上练习本、尺子、圆珠笔,统一规范,其他的东西全部放在书包里,抽屉不准放零散的学习用品,以防不必要的干扰。

二、课前一练,唤起注意力

为了将低年级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活动之中,使他们的思维尽快达到最佳水平,笔者结合数学学科的学习特点,在课前两分钟进行一些有利于集中注意力和课堂学习的活动。在每节课前会出竖式计算题,让学生快速独立完成,同学进行点评,大大提升学生参与度与上课时的专注度。

三、做好复习铺垫,吸引注意力

小学生的心理状态是不稳定的,要想让他们安静地坐40分钟是困难的,更难让他们能够一直专注地跟着教师上课的思路。那么,从开始上课的第一分钟开始,教师就要抓住学生的思绪,让他们把注意力立刻集中在教师的身上。在教授新课时,有时需要复习旧知,如果教师只是枯燥地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那么有些学生就不愿意去开动脑筋或是举手发言。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有趣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讲故事、知识回顾小比赛等。在这样宽松有趣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到比较积极的学习状态中,有利于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

四、课堂及时评价,提升注意力

在良好的导入课前提下,学生极容易投入到学习中。但是,低年级学生是好动的,他们的注意力大多坚持10—15分钟,不能长久保持在同一个地方。所以,每当笔者要讲到重点内容时,很多学生已经开始注意分散。这时候,笔者会适当提醒一下学生,例如要求他们坐端正、腰挺直,或是夸奖他们“这节课大家的表现真棒,之前这么难的内容你们都学会了,那接下来这么简单的知识肯定难不倒你们,你们有信心吗?”通过这样的行动和语言暗示,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回到学习上,同时,也激发了他们“不怕挑战”的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的思维出现了疲劳时,笔者会随机提出问题,制定随机决定学生回答问题的规则,例如抽签可以让全班同学都保持高度注意力。需要强调的是,营造的课堂氛围越是具有相互的支持性,那么,学生就越有回答问题的胆量,而不必过于担心受挫或被嘲笑。如:在学生思维出现了疲劳时,笔者会在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哪位小朋友可以帮助教师来一起解决呢?”在学生的眼里,教师是无所不能的,而笔者这样的“示弱”,学生会觉得很好奇,到底是怎样的难题竟然把教师也难倒了呢?他们的注意力马上就集中到了笔者所说的难题上,结果发现,他们竟然能解答这些“难题”,这样他们的自信心十足。笔者还会利用多媒体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时,学生注意力回到所学内容上,就会继续有效地学习下去。当学生很认真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时,笔者会积极关注学生情况,及时寻找他们的优点,夸一夸他们的坐姿、他们的眼神、他们的参与度等,让学生更加专注地参与课堂中。

教师需根据具体的情况做出不同形式的激励评价,真诚而热情地给予学生肯定与赞赏。激励性语言表现出的是教师对学生言行的关注,在这种欣赏、激励、赞美的评价形式之下,学生会更仔细倾听。当然,笔者在课堂教学中也会适量地进行定量评价。定量评价在具体操作上要快,不会过于频繁;在呈现方式上也不能太注重形式、太烦琐,不能让量化的分数出现在黑板上等醒目的地方,否则容易干扰学生的注意力,冲淡教学过程,导致学生有很强的功利心,偏离了课程的学习目的,导致徒有表面的热闹,而缺乏理性的思考。所以,定量评价要具有隐蔽性。笔者的经验是,将量化的分数随时记在卡片上,自己保管,课后让科代表及时填写在考评表上即可。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会用不同的方法来帮助学生保持注意力,但归根结底,都是要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让学生的思绪自然地朝着教师所预设的方向思考。而这样的引导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个连贯性,不会因为思维疲劳而疏忽任何一个知识点。同时,在这样持续的暗示下,学生的注意力会保持得越来越久,听课效率也越来越高。

五、点评收获,持续注意力

要上好一节数学课,开头、中间固然重要,但是结尾是整节课的“点睛之笔”。很多时候笔者发现一节课下来,不管授课教师的课上得多么精彩,学生的表现多么出色,在进行全课小结时,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要么答非所问,要么完全说不出来这节课学了什么,要么把整节课的内容全都复述一遍。往往到了这个时候,学生的思维已经开始不受控制了,他们的注意力已经难以跟上教师的节奏,而有些教师在发现时间不够时,会进行自我总结,或是提出一些类似于“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这样的问题结束课堂。但是这样结束课堂,并不能使学生很好地掌握课堂内容,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持续关注课堂内容,进行有效的收获总结,如生生小组合作交流完成总结,教师用适当的语言引导学生共同完成课堂总结等,能让学生在互动中思考、总结和分享自身收获。

六、小结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从课前到课中再到课后,用不同的方法或语言,让学生时刻集中注意力,让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吸收新的知识,并学会用新知来解决问题。这样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课堂效率,同时也让学生学习快乐,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邓飞.课堂上如何调节学生的注意力[J].广西教育,2005(16).

[2]周友枝.要重视小学生注意力的培养[J].湖南教育,2005(14).

[3]刘欣欣.对学生注意力的分析与思考[J].才智,2011(07).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浅析高中数学圆锥曲线微专题教学策略
浅谈递归算法的教学策略
基于任务为导向的长文教学策略
关于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的相关探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