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整本书阅读的课型设计

2021-04-08 13:02梁琦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1年9期
关键词:快乐读书吧

梁琦

摘 要:“整本书阅读”的概念越来越为教师所了解、重视、推崇。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升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落实语文要素,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笔者尝试利用导读课、推进课、展示课这三种课型,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启发学生思考。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课型设计;“快乐读书吧”

“读整本书”的概念早在1941年就被叶圣陶先生明确提出,但并未引起重视。近年来,随着部编版教材的使用,“整本书阅读”的概念越来越为教师所了解、重视、推崇。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升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在现今“快餐文化”环境下,如何防止学生一味地进行碎片化阅读,让其能安静地徜徉在一整本书中,体味书中思想观念的完整性、系统性,人物性格的多样和发展的内在逻辑,培养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成为现今语文教学难以回避的命题。

基于此,绝大部分教师都不会忽略整本书阅读,大都会根据“快乐读书吧”的内容提前布置学生阅读相应书目。但是,由于课程紧、阅读量大、课堂无法提供阅读时间等原因,學生的阅读量无法知晓、阅读水平无法监测,是细细品读还是囫囵吞枣,全取决于学生。家长也常常反映孩子经常埋头苦读,可是阅读和写作水平不高。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低效阅读。笔者认为,这是部编版教材增加“快乐读书吧”栏目的原因,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的提高。如何让学生喜欢上这本书?怎样指导学生安排阅读时间?如何调动家长和学生进行亲子共读?阅读后如何激发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对比和思考?解决这些问题,才是“快乐读书吧”栏目设计的应有之义。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推荐的必读书目是《中国古代寓言》,可结合《伊索寓言》和《克雷洛夫寓言》对比阅读。寓言最基本的特点是赋予故事某个道理,它总是能将深刻的道理蕴藏在浅显的故事之中,让人莞尔一笑的同时,发人深省。笔者在指导学生阅读此书时,尝试利用多种课型,落实语文要素,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导读课课型

导读课是整本书阅读的起点,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做好阅读规划。教学时可以先勾连单元课文,把握阅读方向。比如,可以请学生复述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池子与河流》,并说说其中蕴含的道理。这样不仅有利于回顾课文,还让学生理解了阅读主题——“小故事大道理”。接着可以带领学生以看封面、看插图、朗读故事片段等方式,了解寓言产生的背景年代,感知故事中的典型形象,激发其阅读兴趣,增强其阅读期待。

导读课要合理设计学生整本书的阅读规划。心理学家发现,如果将大任务分解成诸多小目标,每一个小目标的达成能够使人获得更多的成就感,促使其追逐更大的目标。基于此,笔者引导学生组建书友队,共同指定阅读计划,包括阅读时间、阅读进度等等,并在阅读不同页数时设置不同的答题关卡。长时间的积累形成每周、每月、每学期的阅读进度表,详细地记录了学生的阅读情况。教师对执行情况良好的小组给予表扬。还邀请家长参与学生的阅读活动,通过共读、分享等多种活动,维持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推进课课型

阅读推进课的初衷为指导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充分渗透语文要素和阅读要求。笔者认为,读寓言故事的“落脚点”,就在于读懂故事中的道理,能通过故事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对指导现实生活产生积极意义。推进课上,可尝试让学生将自己印象深刻的故事复述出来,这种复述,不是随意的想到哪说到哪,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脚手架”,以确保复述的完整性。可以是事情发展的顺序、时间线索、空间线索、关键词、人物心理变化等等,比如在复述《画蛇添足》时,可以设计以下问题:谁画蛇?为什么画蛇?画得怎么样?最后谁赢了?较长的故事可以分小组合作复述,方法不是固定的,方法的掌握也不是瞬时的,需要学生反复练习。

随着阅读的推进,有些学生慢慢出现了懈怠的情绪,这时笔者安排了多层次的比较阅读的指导课。比如可以对比目录,通过对比《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三本书的目录,体会三种不同的寓言,由于所处的时代、国家不同,而具有不同特色。可以同名寓言,在表达上却大相径庭,如《乌鸦喝水》;可以是不同时代、不同故事的寓言,却表达出一样的寓意,比如《画蛇添足》《杀龙妙计》和《疑病乱投医》。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比较阅读,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培养了学生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引导学生在阅读时尝试前后勾连一个个独立的小故事,为之后阅读篇幅较长的故事打下基础。

三、展示课课型

感受到阅读的快乐之后,学生也特别愿意分享自己的阅读所得。阅读的分享交流对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梳理文本信息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等能力具有促进作用。学生安排了创意丰富、形式多样的展示内容:有的小组搜集了寓言的寓意,让其他小组根据寓意猜寓言;有的小组精心准备了寓言的演绎,学生不禁捧腹大笑;有的小组展示了自己制作的精美书签、人物卡、读书笔记,妙趣横生;还有的小组写寓言续编,出人意料又合情合理。这样的交流分享,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阅读快乐、加深了对寓言的理解,还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展示课中,除了感受学生的无限创意外,教师也可就阅读内容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如:通过阅读小组竞赛,回顾阅读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动力。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书的完成情况,推选坚持做阅读记录的学生,代表小组进行全班交流,分享阅读心得、收获。在取长补短中,促进学生读书能力的提高。

整本书阅不可能在课内完成,更不可能以“作业”的形式来要求学生。要充分拓展学生的阅读时间和空间,构建小组激励、师生对话、亲子共读、生生分享的阅读模式,可以是闲暇时的自我阅读,课堂上的师生品读,家庭的亲子共读。落实“快乐读书吧”的要求,让学生带着思考去阅读,就要通过各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促进学生的“知行结合”,让阅读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融合,这样学生才能体会得更透彻。

总而言之,在整本书阅读中,教师不应该是一名掌舵人,而应该像一位导游。一方面,给学生讲关键、讲有趣之处,另一方面,让学生自看、自悟。教师应用好三种课型对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持续关注、适度指点,切忌过度干预。要让学生自由徜徉文学的宝库,感受文学之美。

参考文献:

[1]曹爱卫.“快乐读书吧”栏目解读及教学建议[J].语文教学通讯,2018(12).

[2]陈佳美.快乐读书吧:指引学生课外阅读之旅[J].语文教学通讯,2019(12).

[3]林永红.快乐读书吧——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探微[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7(02).

[4]唐春霞.从课堂出发,快乐读书吧!——关于二年级部编教材课外阅读课内指导教学的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06).

[5]滕衍平.“快乐读书吧”:编排特点、功能定位与实践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2019(27).

[6]林晓真.部编本小学语文低年段课外阅读板块教学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9.

[7]王沛.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8.

猜你喜欢
快乐读书吧
统编本四上第四单元《快乐读书吧》教学设计
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中“快乐读书吧”编排简析
小学低段学生“快乐读书吧”教学策略初探
立足教材方法指引趣味阅读
浅析如何设计“快乐读书吧”课型
部编本语文“快乐读书吧”教学现状分析
《快乐读书吧》的教学策略
“快乐读书吧”童话导读教学设计
《读读童话故事》教学设计
基于“快乐读书吧”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