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音乐表演的美学原则角度浅析贝多芬的《悲怆》

2021-04-08 01:17李知妍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表演性时代性贝多芬

李知妍

(延边大学,吉林 延边 136500)

一、前言

贝多芬是众所周知的世界音乐巨匠之一。他一生创作了许多非常优秀的作品。其中奏鸣曲《悲怆》是他早期奏鸣曲中的一个代表性作品,这部作品充分发扬了贝多芬独特的个性特点,与此同时还加入了他大胆的创新思想,使得曲目突破了传统的曲式特点,但又不失古典奏鸣曲的内在统一性,种种因素成就了这部作品的重要地位。

本文通过对贝多芬奏鸣曲《悲怆》相关文献的整理与分析后发现,国内外音乐学者对这部作品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研究的内容基本上只是止于对作品的曲式研究、音乐风格研究、演奏技巧研究等等。研究层面比较单调,并不是很全面。因此,本文在此基础上还加入了音乐表演创造中的三个美学原则来进一步深入分析贝多芬《悲怆》。

二、音乐表演创造中的美学原则

(一)真实性与创造性的统一原则

真实性与创造性的统一原则中,真实性就是表演者对原作的忠实性,关于“忠实性”,它是音乐表演美学原则中出现频率最多的一个词,可见人们对这个词的重视以及它的重要性。创造性,顾名思义就是表演者对作品的二度创作,这也是音乐表演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也是一个人表演中的一大亮点。由此可以看出,真实性与创造性二者都非常重要。实现真实性与创造性的统一,就是在音乐表演创造过程中,演奏者既要表达原作曲家赋予作品的真实情感,也就是要读懂作曲家的思想,同时在这基础上投入自己全部的才能、智慧以及热情去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使得自己的演奏区别于他人并且具有独特的个性色彩,只有这样,自己的表演才能在众多的表演中脱颖而出。

关于真实性与创造性的统一问题,在古典主义时期与浪漫主义时期呈现两种不同的现象。古典主义时期,演奏家们更注重表现原作的真实性,而到了浪漫主义时期,以李斯特为代表的演奏家们就比较重视自己个性的展现,也就是更看重对作品的创造性。由此可以看出,怎样去协调与统一真实性与创造性的关系问题,就是我们每一个表演者始终面临的一个难题。但此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没有一个人或一本书准确的提到在一部作品中忠实于原作的成分占多少,表演者自己创新的比例又占多少。因此,关于这一问题,演奏者只能自我去体会、去感受从而找到一个适合的组合比例进而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

(二)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原则

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原则中,历史性指的就是音乐作品所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的特定音乐风格。时代性是指表演者所处的时代所具有的时代精神以及受当代因素影响的审美情趣。换句话来说,如果我们站在观众或听众的角度,那么时代性就是我们想要在音乐作品中听到的符合当代因素的音乐处理方式;同理,历史性就是我们想要听到的符合作品创作背景的传统的音乐处理方式。这个就是我们在音乐表演阶段,包括演奏前阶段、登台瞬间、演奏后阶段种要做到的三个尊重中的尊重听众心理。那么,作品中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就是演奏者在演奏音乐作品时,不能偏离作品创作时期的特定历史风格,同时还要夹杂着一些当代的时代背景下所具有的独特的色彩风格。其实,对此,我们可以理解为这并不是自发的、刻意的音乐处理方式,而是一种无形之中必然会形成的结果。因为作曲家在创作作品时,他的创作风格等会受到当时历史背景等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只要演奏者正确理解了作品,那么他的演奏必然带有历史性;同理,演奏者一定会受到他所处时代的社会风尚、审美情趣等因素的影响,那么他的演奏也必然带着时代性特点。所以,笔者认为事实上二者的统一是自然融合的结果。

(三)技巧性与表演性的统一原则

技巧性与表演性的统一原则中,技巧性,很好理解,就是表演技巧。表演性,又称之为艺术表现,它包括表情、肢体语言等等。关于技巧性与表演性的统一问题,人们都一致的认为技巧只是基础,它不是表演通往成功的唯一条件。而表演性也就是艺术表现是表演的命脉,是表演的灵魂。在音乐表演的美学原则中,不论是真实性与创造性,还是历史性与时代性,人们都不能准确的说出它们的侧重点,所以合理的去组合、去协调与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是需要智慧的。但唯独在技巧性与表演性的统一原则中,绝大部分人都认为表演性更重要,只有一小部分人坚持认为表演技巧更重要,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也只有张建华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说法强调了技巧在音乐表演中的重要性。

除此之外,都是侧重于表演性,他们认为,表演技巧是基础,是一个优秀的演奏家必备的条件。也就是说,每一个优秀的表演者一定是具有高超的表演技巧的,但并不是所有具有高超表演技巧的表演者都能成为杰出的表演者。

三、贝多芬《悲怆》中的音乐表演美学原则

(一)《悲怆》中的真实性与创造性

贝多芬《悲怆》共有三个乐章,大致概括起来,第一乐章渲染出悲壮沉重的氛围伴随着痛苦的叹息、哀求与呻吟。而在后面的乐句中也突出了对自由的向往憧憬以及决心要战胜黑暗势力的气势。第二乐章整体情绪都平静暗淡,是接受了黑暗的现实。第三乐章前半部分似乎还在徘徊,没有坚定的立场,但最后结尾还是表明了不屈不挠、抗争到底的决心。这些描述以及谱面上的所有符号语言我们可以初步认为是这部作品的真实性,就是贝多芬想要表达的内容。但实际上我们毕竟离贝多芬的时代也比较遥远,如今使用的谱子也可能是改编过许多次的版本,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知道的关于《悲怆》这部作品的内容也不一定是贝多芬当时最真实的想法。所以这之间的差别,不得已而进行的变化,就可以理解为是创造性,这种创造性不是自发的,是受到外界因素干扰而得到的结果。那么,关于自发性的创造,就是怎样去解读谱面的内容,是要放大强调哪一部分的情感,要含蓄收敛哪一部分内容等等就是创造行为。所以,一首曲子可以看到许多不同的诠释,甚至同一位演奏家在不同时间地点演奏同一首曲子都可能不尽相同。这点其实也可以联系到音乐表演的不可重复性,也就是说演奏者的每一次表演都应该不一样,都应该较之于上一次有所突破,即使上一次的表演已经十分成功,但仍然要有新的进步的成分在下一次的表演中,实现自我超越。

(二)《悲怆》中的历史性与时代性

贝多芬《悲怆》这首曲子写于法国大革命时期,此时社会动荡,是一个暴风骤雨般的革命年代。这就是这部作品的历史背景。同时对于贝多芬个人而言,此时也正是他生活非常艰苦的时期。父母接连去世、听力下降、爱情失意等一系列事情的接连发生给了贝多芬重重的打击,而在这种背景下,贝多芬坚持的迎难而上,与命运抗争到底的英雄主义精神在21世纪现代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这也正是这部作品一直受欢迎的原因,每个年代都会面临着每个年代的困难,而不论在哪种情形面临哪些问题,贝多芬式的不屈不挠抗争精神始终是我们要学习的榜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攻克难关,迎来我们所憧憬和向往的生活。

(三)《悲怆》中的技巧性与表演性

《悲怆》是一首极具演奏技巧的曲子,尤其是左手大量的八度震音、左右手的交替演奏等等都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关于表演性,在这部作品中最重要的就是演奏者在演奏时的“表情”。我们从曲目名称就可以看出这首曲子的主题及烘托出的大致氛围就是“悲”。因此,在演奏时,表情也要到位。那种悲惨的叹息、凄凉的哀求以及痛苦的呻吟等等,都要表现出来。

四、音乐表演美学原则在《悲怆》中的启示

从音乐表演的美学原则角度去分析贝多芬《悲怆》,可以知道关于真实性与创造性的统一,需要演奏者投入全部的才能、智慧、想象去将谱面上的各个音乐符号、我们所能了解到关于这部作品和贝多芬的信息诠释出来,并且在此一过程中加入演奏者自己的个性色彩,使得演奏具有特色但不失传统;关于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就是作品中所表达的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同命运作斗争的英雄主义气概都值得当代青年的传承与发扬。这正好呼应了历史风格与时代精神的结合;那么关于技巧性与表演性的统一,我们知道一定是通过平时的勤奋刻苦练习中提高自己的演奏技巧,在此基础上,重视表演性,就是要求演奏者做到“心里专注”,将音乐演“活”,赋予它生命,使之直击灵魂、触动心弦,带领听众与观众感受更深刻的音乐内涵。

五、结语

在音乐表演的创造中,美学原则的合理应用可以不断美化音乐作品,不断增强音乐表演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将音乐作品的内涵充分彰显出来,使观众产生心理共鸣,拉近音乐表演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从而获取观众较高的满意度。最后,作为一名音乐表演者或演奏者,具有高超的演奏和演唱技巧只是基础,还要不断的提升自己,尤其是要注重美学修养的提高,通过合理运用音乐美学知识,充分发挥其作用,向听众和观众传达出音乐作品的内涵,从而使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猜你喜欢
表演性时代性贝多芬
时代性来源于现实的生活
强化诗词用词的时代性
亦远亦近贝多芬
诗词的时代性
交响乐之王——贝多芬
贝多芬
贝多芬·丁
捕捉时代性、典型性、示范性——以纯净的心写纯净的人
小学语文课堂表演性朗读的运用策略
小学语文课堂表演性朗读的运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