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戏曲传播“可沟通性”的路径研究

2021-04-08 01:17李青巍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戏曲传统艺术

李青巍

(中国戏曲学院 戏曲文学系,北京 100073)

一、前言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逐渐迈入信息化的新时代,在注重文化生活,倡导文化自信的今天,戏曲艺术以其独特的形式向人们诉说着中华传统文明的故事,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出现,戏曲的传播途径得到了大大的扩宽,给戏曲艺术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传统的戏曲表演是通过简单的剧场舞台进行展示,这种传统的表现形式限制了观众的数量和质量。而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能够同时通过各种新型的视听媒介进行戏曲的传播,使得人民群众能够看到了解到戏曲的魅力。新媒体俨然成为一种现代传播技术手段,这种可沟通性的传播模式,促进了戏曲的发展,影响着新时代的戏曲艺术。

二、戏曲传播的现状

在新媒体为媒介的条件下,戏曲以各种方式进行传播,例如微信公众号、QQ热点、微博,短视频等等。以新媒体新生工具为载体进行戏曲的传播,能够使得观众以一种更加方便快捷的方式了解戏曲。虽然戏曲的观看渠道不断拓宽,但是我们也能够发现戏曲的传播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便是戏曲的内容质量与传播效果的参差不齐,戏曲内容更新速度较慢,不能满足现代戏曲爱好者的需求,引起这些情况发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戏曲欣赏出现“断层”

现代青年人的沟通模式逐渐发生转变,传统语言艺术魅力与现代年轻人的认知不相符,传统戏曲的表现形式语言已经逐渐的脱离了人们的生活,虽然这是中华民族留下来的文化瑰宝,但是对于当今时代的戏曲艺术发展来说,缺乏一定的创新性。现代年轻人个热衷于观看短视频等新兴的娱乐方式来达到娱乐的目的。作为中华传统艺术的戏曲文化已经渐渐地被人们忽视,这是我们需要着重关注的问题。

(二)戏曲传统性的限制

戏曲慢节奏的表演,陈旧的故事题材,古朴的道具等导致戏曲的传播范围有限。这成为了戏曲艺术和现代人之间的代沟。新媒体的出现,为戏曲的传播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其影响范围仅限于戏迷的鉴赏。我国传统戏曲艺术的表演以舞台的方式展现给观众,引起台下观众的热烈反应,形成一个良性的舞台效应。虽然新媒体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但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却影响了戏曲表演的良性循环,这也成为了人们对戏曲表演无法及时反馈的消极影响,极大地削弱了戏曲传播的魅力。

三、戏曲传播“可沟通性”的含义

在信息化极度发展的今天,传媒技术的广泛应用,新旧媒体相互融合,相互作用,逐渐的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彻底改变了传统媒体对于信息的传播模式。“可沟通性”这一个新生的名词来源于一个德国的学者,从上个世纪90年代提出“可沟通城市”中衍生而来,当时在信息技术逐渐发展的城市中得到应用,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的信息,让他们在不断发展的城市中生活的更加舒适便利。他们着重研究城市的可沟通性,认为城市应当规划设计新型开放信息交流,不断学习多元融合,公共参与的自主安全等方面,促进人们在日常的交往公共活动当中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

当下,我们以可沟通性的概念对照戏曲的传承与发展,既以一种新颖的方式重建人们对于戏曲的记忆,又使得我国传统文化从宝贵文化遗产中逐渐苏醒。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沟通与传播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心环节,而就戏曲而言,构建其文化空间是传承文化的必经之路。新时代的网络媒体是新兴的媒介,传统戏曲文化中蕴含的深厚历史需要借助其高度的传播性进行传播和传承。

四、新媒体背景下提升戏曲传播“可沟通性”的路径

面对当前戏曲网络传播中面临的问题和困境,怎样有效地借助新媒体使得传统戏曲文化获得新生,应用灵活高质量的传播方式获取生存之道是我们着重研究的内容。应用好新媒体,发掘戏曲的“可沟通性”,使传统戏曲文化重获新生。

(一)信息传播新思路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传承中,戏曲的出现增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感。戏曲的传承贯穿在历史的长河当中,这也是戏曲具有可沟通性的重要表现。在当今时代,年轻人无法理解老年人沉溺于戏曲,这二者之间出现了一定的断层现象,究其根本是人们生活娱乐方式逐渐趋于多样化,人们欣赏传统戏曲的能力逐渐减弱,在市场中,传统戏曲失去了竞争力。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传承过程中的信息连接的断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加强戏曲与当今时代的联系,主要采取的手段是通过对于传统的艺术作品进行改革和创新,以一种更受大众欢迎的娱乐行为和方式进行戏曲的传播。例如在国家京剧院上演的现代京剧《红军故事》,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时坚定了民族文化自信,通过这三个红军行进过程中的小故事,展现了共产党人高尚的革命精神和温暖的人格力量,正是这样一种与现代文化相接轨的方式,将京剧艺术魅力与新媒体手段结合,进行广泛传播。用传统的艺术手段表达了对党祖国和人民的美好祝愿。将京剧与现代艺术结合的方式还有很多,例如李玉刚的《新贵妃醉酒》,霍尊的《北京一夜》等,这些艺术作品的产生,逐渐揭开了现代人面前的戏曲面纱,戏曲文化只有逐渐跟上时代发展潮流,才能做到最大限度的推广。

(二)有效拓宽公共交往

戏曲的表演形式从舞台转到了网络平台,这一转变对戏曲表演者是一个巨大的冲击,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新媒体的背景下,戏曲以新兴的媒体方式传播,给不同阶层的戏曲爱好者提供了观赏戏曲的机会,通过新媒体的线上互动和反馈机制,有效地将传统戏曲艺术融入到了现代人的生活当中,为戏曲爱好者提供了全新的体验,也进一步的促进戏曲文化的繁荣发展。

新兴的大直播平台和自媒体平台逐渐引入戏曲文化,使得戏曲爱好者能够以更加便捷的方式进行戏曲欣赏和交流,合理化的利用直播平台实时进行转播,避免了因时空差距而造成的沟通不便。同时直播弹幕的形式缩短了戏曲演员和观众之间的距离,观众也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上传表演片段,使更多人关注戏曲的发展,通过新兴的传播方式,使得戏曲文化走进千家万户,促进公共交往,使得传播更加广泛。

(三)努力做到意义共享

戏曲文化本身具有非常浓厚的中华民族优秀的结晶,这不仅仅是一场舞台表演,更是人们的精神寄托,通过戏曲文化,我们可以了解古代人民的劳动生活,这对于历史研究和文化研究都产生积极的作用,因此积极的开发戏曲作品,努力做到意义共享,紧跟时代潮,才能够将我们留下来的优秀文化继承发扬。可以适当的将传统文化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例如可以举办戏曲大赛,组织部门同事进行戏曲竞赛以及开展戏迷见面会,为戏迷提供平台进行展示,节目拉近戏曲爱好者和戏曲加之间的距离。通过新媒体手段,广泛推广戏曲文化,在真正意义上做到共享,从而吸引更多的网络用户关注和推动戏曲的发展,扩大戏曲文化在青年人之间的影响力,扩宽兴趣传播的可沟通性,提升戏曲文化艺术感染力。

五、新媒体运营,将戏曲传入千家万户

在传统的中国戏曲历史上,其节目演出时间相对自由,短则30分钟,长则超过两个小时。当今社会,人们伴随着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对于戏曲文化的欣赏,没有办法给予时间和精力,传统戏曲的慢散优等特点成为了阻碍其发展的绊脚石。传统戏曲的优美体现在中国色彩的化妆与服饰,以及戏曲文化独具中国特色的演剧方式。这些都是现代人需要学习与传承的精髓,为了满足人们对于中国戏曲艺术的追求,能够充分适应人们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在新媒体背景下,传统戏曲行业也要进行创新和改革,使用碎片化的模式进行传播。以大众更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采用碎片化的模式进行经典桥段的传唱,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能够吸引到人们的眼球,扩宽了人们与中国戏曲的接触面积,有利于中国戏曲在新的市场更好的生存与发展。

六、结语

总而言之,在戏曲传播的道路中,新媒体的作用应当逐渐体现出来,才能够使戏曲传播的可沟通性能够实现。戏曲艺术是我国传统艺术的结晶,现代人应当注重保护传统文化,我们可以通过借助新媒体等手段,促进戏曲艺术突破传统模式,加强戏曲艺术与现代观众之间的联系。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不仅对戏曲艺术产生冲击,而且也给戏曲艺术的发展带来了生机。把握好新媒体对戏曲传播和推广的强有力作用,在此基础上,戏曲工作者也应当努力提高自身艺术水平,不断进行改革创新,更加适应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努力为戏曲的发展寻求更加快捷有力的传播方式,拓宽戏曲艺术的发展道路。要充分了解现代人的需求,创建立体化的传播网络,积极的生产优秀的短视频作品,有效地推动新时代下传统戏曲的良性传播。

猜你喜欢
戏曲传统艺术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纸的艺术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戏曲的发生学述见
因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