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提高高中生数学错题反思能力

2021-04-08 02:28陈俭
学周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高中数学互联网+

陈俭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培养学生错题反思的能力已逐渐渗透到高中数学课堂活动之中,这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实践证明: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同时,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加快,以“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模式已悄然展开。运用“互联网+”教育模式,有助于提高高中生数学错题反思的能力,夯实学生的学科基础。因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此展开研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错题反思;“互联网+”;素质教育

错题反思能力是指学生在数学思维活动中,通过对错误问题或结果的自我观察、分析、评价、探究等途径,总结并生成相应的反纠意识,进而避免或再次发生错误的一种行为能力。数学是一门具有逻辑思维特点的基础学科。就当前高中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基础来看,只有通过不断地探索、观察、分析和总结,培养其错题反思的能力,才能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思维架构得到提升。因此,本文从当前高中生数学错题反思能力的发展现状、实际意义、提高措施三个方面出发,对“互联网+”教育下提高高中生数学错题反思能力进行探究。

一、当前高中生数学错题反思能力的发展现状

(一)缺乏能动意识

在日常学习和练习中,大多数学生缺乏对错误问题主动探究的能动意识,常常抱有“有错就改”“没错不看”的心态,导致学生的运算能力和准确率始终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同时,部分学生在错题分析、反思的过程中,存在“得过且过”的思想,认为“找到错题的原因就行”“不用深究”的主观想法,导致错题反思的活动逐渐沦为形式,不仅不能起到反思巩基的效果,还使学生的学习心态和认知行为产生偏差,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学科发展。

(二)教育引导不足

在错题反思的培养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发挥教育引导的作用,把握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向。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培养中,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过于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的传授,对待错误试题只是单一地进行分析和讲解,并未对其深化理解,导致学生的思维探究仅仅停留在问题的答案和方法步骤上,对内在关联的知识点无法产生直接性的联系,进而降低错题反思的意识,阻碍其反思能力的发展。

(三)错题分析欠缺

针对错题分析,大多数学生只是对计算的正确性、过程方法的使用等方面分析,缺乏对错误的深层次原因进行有效了解,导致学生陷入错题、纠正的思维“怪圈”,无法得到问题的重点。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的反思方法不对。反思讲究的是有迹可寻、有题就纠的原则,学生只是简单地对问题答案进行排查和运算,无法实现其解决、再提升的思维效果。由此可见,其分析方法的合理运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反思效果。

(四)反思环境不佳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环境的有效构建与营造,有助于提升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那么,在错题反思的培养中也需要课堂环境的支持。但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只是对错题进行讲解,忽视其反思环境的构建和学生自我探究的氛围,导致学生在活动的参与和体验上“落了下乘”。同时,部分教师缺乏对学生个体的学情把握,没有充分考虑各个层次学生的学情需求,从而造成学生整体存在两极分化的课堂现象。

二、培养高中生数学错题反思能力的实际意义

在现代教育教学活动中,其能力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习者主体的发展状态,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已不仅仅是对学生知识层次的需求,还要对学生内在素养的发展“树标准”。因此,培养高中生数学错题反思能力,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度理解力,还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模式得到良性转变,促进学生内化能力的有效发展。同时,培养学生数学错题反思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从而实现其自我发展的目标。此外,培养学生数学错题反思能力,还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推理能力、问题分析能力等方面得到实质性的提升,这对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在“互联网+”教育下提高错题反思能力的措施

(一)事前预防

学生作为错题反思活动的主体,其学生能否主动、积极、正确地进行错题反思活动,关键在于问题发生前的预防。预防,是事前反思的一种行为表现。在日常的课堂练习中,应培养学生认真检查、主动检验的良好习惯,以此来降低错题出现的风险和概率,保证其问题计算的正确率和高效性。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教育平台的信息共享优势,主动查阅和学习他人的错题反思记录,从中丰富自身的错题经验,强化自身的反思能力,从而实现其教育共享、能力发展的目标。

(二)营造氛围

俗话说:环境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第二个老师”。良好的反思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对错题反思的能动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错题反思活动之中,有助于学生主观意识的渗透与培养,进而提高其错题反思的能力。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构建适合学生学习和探究的课堂环境,营造其解决错题的讨论氛围,使学生的反思意識得到有效引导和增强。同时,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从“错题库”里挑选出具有典型代表的错题,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讲授,讨论其错误的原因,优化解题思路,营造其自主探究的反思氛围,这对学生的内在发展起到促进效果。

(三)转变形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通常以教师的牵引教授为方向,忽视其学生主体反思的作用,导致学生的错题反思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而在“互联网+”教育模式下,教师与学生的课堂地位发生转换,其“互联网+”教育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发展性和主体性。学生不再是被动探究的学习状态,而是保持自主、独立的反思意识。因此,在教学引导上,教师应及时转变教育思路,改变其培养策略和课堂形式,让学生学会观察和总结,并采取“小先生”的组织形式,引导学生对错题内容展开深度剖析,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记忆和掌握,从而提高学生错题反思的能力。

(四)分析方法

面對学生在错题反思活动中的低效和无效现象,其分析方法的掌握尤为关键。但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借助于书本教材和试题问题进行语言讲授,其方法单一且内容枯燥,无法实现其有效传授、深刻反思的要求。在“互联网+”教育模式下,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教育平台中相同类型、不同题型的内容依次向学生进行呈现,并传授其反思的方法和分析要点,如反思题目要求、反思解题过程、反思生活实际、反思书写笔误等环节,从而提高学生错题反思的能力,增强其反思意识。如“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为[0,1],求函数f(x+1)的定义域。”学生错解:由于函数f(x)的定义域为[0,1],即0≤x≤1,∴1≤x+1≤2∴f(x+1)的定义域是[1,2]。例题正解:由于函数f(x)的定义域为[0,1],即0≤x≤1,∴f(x+1)满足,∴0≤x+1≤1∴-1≤x≤0∴f(x+1)的定义域是[-1,0]。该错题的关键点是学生对已知原函数求符合函数定义域的方法掌握不牢所造成的,对此,引导学生把握其问题重点和分析方法,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错题反思能力。

(五)建立档案

在对错误问题的反思过程中,学生仅仅依靠“错题集”“错题本”等基础性学习资源,终究是无法实现其有效反思的最佳效果。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互联网+”教育可以给学生和教师提供更多、更大的数据信息,以此来服务于教师的工作和学生的学习。那么,如何借助“互联网+”教育平台提高学生错题反思的能力呢?这就需要教师借助于互联网信息平台中的大数据,收集和整理学生日常的错误题型和错误问题,建立其错题档案库。这不仅使教师在教学培养中做到胸有成竹,还使学生在错题反思中得到更多的矫正机会和反思活动。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错题档案的例题资源,组织学生对其展开辨析训练,以此来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行为意识。

(六)多样反思

在错题反思的过程中,因家庭因素、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影响,学生个体难免产生差异化的反思现象,这就需要教师采取多样化的反思方法和层次化的反思要求进行引导。首先,针对学习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其反思要求应从会审题入手,引导和培养学生对错误问题的情境和题干进行分析,掌握问题的考查知识点;其次,面对学习中等的学生,其反思要求为会建模、会转化,加强学生对错题的建模能力和思维转化意识,进而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第三,面对学习较好的学生,其反思要求为会归类、会反思、会编题,培养学生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的思维模式,渗透其创新发展的意识。

(七)多元结合

错题反思的活动是一项长期坚持、多元结合的发展过程,其反思能力的培养也是学生学习、反思、总结、提高的一种成长过程。在“互联网+”教育模式中,教师除了对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外,还应注重学生内化反思的能力,坚持及时与长效相结合、典型与变式相结合、个别与集中相结合、独立与共享相结合的原则,正确引导学生对错题的认知与理解,渗透其独立反思、长效反思、合作反思的精神,采取多元化的反思形式和培养策略,并借助于信息互联的教育优势,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从而达到有效反思的课堂效果。

综上所述,运用“互联网+”教育模式,采取多样化的引导手段,建立和完善学生的错题档案,构建适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反思环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错题反思能力,打牢学生的数学运算基础,帮助学生实现其自我发展的目标。此外,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状态,采取相互监督、相互学习的方式,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错题反思习惯,这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1]刘子晗.高中数学学习中错题反思策略的研究[J].新课程(中学版),2018(10).

[2]柏亦坚.试论高中数学学习中错题总结的好处[J].好家长,2017(7).

[3]程慧.错题本在高中数学解题反思性学习策略中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5(7).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高中数学互联网+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