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课前预习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

2021-04-08 02:28林群
学周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课堂效率课前预习小学语文

林群

摘 要:课前预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能够大概了解新课的内容和重点,在听课中会有针对性。预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让学生在预习后做到心中有数,不断积累自学的方法,探索出适合自身学习的路径。

关键词:课前预习;小学语文;课堂效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体现了在做事情之前要有充分的准备,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学生通过预习能够了解自身在课堂中还需学习哪些内容,让学习变得具有目的性和主动性,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新课改中强调课堂教学要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能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变、灵活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听课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语文知识,让他们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以此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

一、课前预习在小学语文中的重要性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新课改下,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在上课之前做好预习,能够对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有着大概地了解,并对不理解的内容进行标记,这样学生在课堂中能够重点听讲自己不会的内容,还会向教师提出问题,这样能够有效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语文知识比较枯燥,一些学生在学习语文时会产生厌烦的心理,同时,教师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不高,这样也会使课堂的学习效率较低。而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工作,在求知欲的驱动下,他们会主动学习语文知识,发现自身没有理解的知识点,并用心钻研,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会得到有效提高。

二、课前预习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1.要求多,渠道少。教师为了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会对学生的预习提出很多的要求,如让他们概括文章的内容、朗读课文、搜集资料等,这样的预习要求会让学生产生畏难和厌烦的心理。同时,教师在拓展学生预习渠道方面还存在不足,主要是让学生背诵课文和写作文,这种单一的方式会让学生对预习失去兴趣。

2.应对多,创新少。当前教师会对全班同学布置一样的预习任务,但不同的学生在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教师布置这样的预习任务,会让学生产生匆匆应对的心理,他们不能认真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3.布置多,检查少。教师对布置预习作业会有着很高的热情,但在布置之后不能及时、有效地检查,即使检查也是浅层次的、表面的,这对于一些自制力不强的学生来说,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是可有可无的。

三、课前预习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對策

1.更新预习观念。小学语文教师要意识到预习对学生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中增加预习的实践环节,让预习引导学生学习,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文水平起到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进行预习教学时,不要搞形式主义,而要对新课改的要求进行充分理解,将这种精神融入到预习教学实践中,让学生重视预习[1]。对于一些学生存在不喜欢预习的想法,教师要引导这些学生进行反思,更新学习观念,提高自身的预习积极性。

2.教给学生正确的预习方法。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能够对新知识有初步的了解,自主学习字、词、语句,并对其记忆,大概了解文章的重点和目的,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2]。这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让学生在预习中能够积极思考,有所疑,也有所得,这对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自学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这也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在进行语文课的预习时,要从以下的方面出发。教师要做好指导的工作,要先培养学生通读教材的习惯,即当学生在拿到一篇阅读文章时,要先认真通读教材,读懂文章的基本内容,并通过字典查阅新字、新词的意义,因为这些内容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前提。学生查阅工具书也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开拓他们的视野。接着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细读,标出文章中的疑难问题和重难点知识。通过手脑并用的方式,会让学生更细致地预习文章,如划出层次,找到文章的重点,写下自身的体会,将不懂的知识和问题整理出来,并做好明显的标记。如此,学生在预习中会发现新知识,在课堂中能够对这些内容进行查缺补漏,让知识融会贯通。

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概括文章内容时,使用六要素串联法、段意合并法、课题扩充法、抓住重点句式等,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预习方式,这能够极大提高他们的预习效率[3]。教师也要让学生学会主动质疑,学生在预习中存在问题,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看到课文内容后,多提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将不明白的地方画出来,查阅与课文有关的资料,以此更好地完成预习。

以《观潮》为例,学生在预习中会思考“为什么钱塘江的潮水最奇?”通过查阅资料后会发现钱塘江大潮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这使得在农历八月十八号这天潮水声势浩大。学生在赏析佳言佳句时,一些句子比较优美,但学生理解不了,这时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收集相关的资料,如文章的背景、作者的介绍、体裁的内容,拓宽学生的阅读面,让学生对预习产生兴趣[4]。

3.明确预习的目标。一些语文成绩较差的学生,在学习时是无目的,他们的学习存在很大的随意性,而学习目标对学生的学习起到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想让学生在预习中收获更多的知识,就要对学生的预习目标进行明确,防止学生在预习时出现盲目性、随意性。在确定学习目标时,从以下的方面出发。第一,要对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要学习的内容有着充分的了解,让预习目标具有全面性。第二,要对教学内容、目标要求进行明确,让预习目标具有具体性。第三,要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理解学生在学习能力、认知水平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让预习目标具有层次性。

以部编版六年级上第24课《少年闰土》为例,教师在讲解这节课前,为了让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可以提出分层次的问题:“将生字、生词注音,阅读文章后说出作者和闰土的关系。”“你会用哪几种修饰词来描写少年闰土?”“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情感。”这样的预习简单又切中要点,能够激发大多数学生的预习积极性,会极大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4.让学生掌握常规预习和重点预习方法。常规预习指的是学生在上课前要对阅读的文章进行读、画、查。读是指学生要连贯、熟练地阅读课文,能够对课文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画主要是指学生要将不理解的词句画出来;查是指学生要通过相关资料和工具书,将画出的内容尝试解答,这些都是学生在预习中要完成的任务。

重点预习指的是教师要根据所学知识和课文的题材让学生进行重点预习,主要是让学生在课前去探究和解决一些问题。以部编版五年级上第4课《梅花魂》为例,教师在课前要为学生布置以下的预习题。“这篇文章描写了哪些人物,他们有着怎样的关系?”“梅花魂的‘魂在文中象征什么意义?”“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课文用哪些方法来描写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情感?”“这篇题目有着怎样的含义?”教师提出这些预习问题要遵循由易到难的程度,让学生能带着这些问题去预习课文,这样学生会对课文进行重点预习,他们的自学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5.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前预习方式。除了上述提到的预习方法外,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合作式预习、归类式预习、开放式预习。合作式预习指的是学生对预习中存在的困难、问题相互交流,同时也指学生能够对一些有难度和深度的课文进行分工合作,从不同方式、不同角度去理解课文,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来共同完成预习的任务。归类式预习指的是教师将篇幅结构相似,题材相同、有着一样写作手法的课文当作例文,指导学生如何完成预习,让学生举一反三,能够自主地预习其他的文章。归类式预习有着多样的形式,可以从文章的中心句、开头、结尾、重点段落来入手,教师设计疑问并解答,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得到提高,还能锻炼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开放式预习是让学生预习课文以外的知识,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会提高信息处理和搜索的能力。

6.遵循一定的指导原则。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由易到难指导学生预习,但这种方式并不是教师放手不管,而是教师对预习进行精心设计和安排,制定有效的评价措施,充分发挥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在预习中有所收获。另外,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差异,引导学生对预习的空间进行拓展,让学生在预习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教师要对学困生进行特别关爱,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不断鼓励他们预习,也要严格要求优秀生,防止他们出现骄傲、自满的现象,要让他们发挥带头示范的作用。

7.检查和评价学生的预习情况。学生在完成预习任务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检查和评价,并给予相应的肯定和鼓励,这能够让学生在心理上获得喜悦和满足,这对提高学生的预习兴趣和主动性起到重要的作用,会让学生很好地完成预习任务,以此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为此,教师可以检查在学生每次预习后书本上是否留下痕迹,有无生词注音、段落标注、词语解释,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另外,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也可让他们概括课文的内容,或者是根据课文提出自身的想法。此外,教师也可以检查学生是否运用工具书,是否对课文的背景资料进行收集来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对于在预习中表现不好的学生,教师要针对性地指导他们,让他们提高预习的实效性。

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是必要的,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律性,还能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学生通过预习,能够提前了解要学习的内容,在课堂中会更好地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这对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起到重要的作用。

[1]闵珏英.浅谈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策略[J].内蒙古教育,2019(29):70.

[2]谢桥香.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J].求知导刊,2019(39):78.

[3]米春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J].甘肃教育,2019(17):64.

[4]吴朝君.浅谈小学语文的课前预习[J].基础教育论坛,2019(22):4.

猜你喜欢
课堂效率课前预习小学语文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