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绘本为载体 开展本土特色社会教学的行动研究

2021-04-08 15:35张娴
学周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绘本幼儿园

张娴

摘 要: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幼儿教师需要结合幼儿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性品质,满足幼儿的交往和活动需求,营造轻松童趣的环境。而绘本辅助幼儿园社会教学是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可以通過简单、直观的方式向幼儿教授各种本土特色的社会行为和道德素养,培养幼儿的健全人格。因此,积极研究幼儿园的社会教学,可以使幼儿教育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绘本;本土特色;社会教学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健康、科学、艺术、语言、社会等五大领域构成完整的幼儿园教育体系。社会领域的教育作为其中之一,有利于扩大幼儿的交往范围,让幼儿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交流,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社会,认识世界。利用绘本进行幼儿社会教学具有一定的优势,绘本是幼儿阅读的主要来源,从儿童本位的视角出发,寓教于乐,简单易懂,对于幼儿的社会教育具有多重价值和功能。因此,幼儿教师要注重挖掘和创造本土原创绘本,带给幼儿自由广阔的社会空间,促进幼儿社会教育的人性化、科学化和系统化。

一、精选绘本,寻找社会性因素

幼儿的生活空间比较狭窄,基本上由幼儿园和家庭两部分构成,而幼儿与社会的接触却是少之又少,因此对幼儿进行社会教育是势在必行的,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幼儿不至于与社会脱节,在潜移默化中发展自信和自尊。幼儿教师要精心挑选符合幼儿生长规律、贴近幼儿社会教育的绘本,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四个社会主题教育,让幼儿经过努力获得成就感。从小班开始,幼儿教师就要让幼儿学习绘本,如可以给幼儿挑选一些色彩鲜明、生动形象、内容短小、单页单幅的绘本,并可多选择一些生活类的绘本,给幼儿展示生活小技巧,帮助幼儿快速成长,让幼儿知道如何参加集体活动,如何将玩具放回指定区域,如何排队等待。对于中班的幼儿,已经对幼儿园生活有了一定的认知,幼儿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带有情节变化、语言有趣、适合幼儿模仿的阅读材料,锻炼幼儿的实践能力和表达能力,告诉幼儿要尊敬教师,孝顺父母,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交往中更加主动,保持活泼开朗的性格。而大班的幼儿更适合选择一些带有悬念和猜想的绘本,让幼儿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从中学到当代的社会风气和文明礼仪,使幼儿充满创造力,为进入小学做好铺垫。幼儿教师还要指导家长给幼儿选择正确的绘本,如要根据年龄段来确定绘本,突出社会性和实用性。

二、角色扮演,参与社会性体验

角色扮演是幼儿日常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协作能力,还有利于开发幼儿的语言天赋,在角色扮演中获得社会性的体验,带给幼儿更宽阔的发展空间。幼儿具有较强的模仿力,幼儿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来再现一个小社会,让幼儿扮演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物,体验成年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特点,找到与人交往的乐趣,使幼儿走出孤僻、自私的怪圈。如在学完一个绘本以后,幼儿教师就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表演,模仿绘本中的角色,对幼儿做出正面的教育。幼儿通过表演能够更好地理解绘本内容,增强对社会生活的理解和感知。幼儿可以自己选择喜欢的角色,自己去穿戴教师准备的头饰和服装等,较好地体现了幼儿的自主性。当幼儿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帮助,消除幼儿的畏难情绪,以使幼儿全身心投入表演中。教师还可以带领幼儿动手制作一些表演需要的道具,充分利用废旧的材料,使幼儿增强环保意识,增加表演的动力。幼儿教师选择的绘本应该是多方面的,既要包括自我意识和人际交往,还要涉及社会环境和社会认知,这样幼儿在表演的时候才能够受到启发,成为一个懂礼貌、爱生活的好孩子。此外,幼儿教师要对幼儿的角色扮演进行评价,让幼儿懂得其中蕴含的社会性道理,让幼儿可以满心欢喜地享受活动的乐趣。

三、游戏迁移,增长社会性知识

游戏是幼儿交往的纽带,是增长幼儿社会性知识点的重要渠道。幼儿教师要根据绘本的内容,设计一些具有可操作性和教育性的游戏,让幼儿可以放松身心,陶冶情操,深化思维。不同的绘本中会带有不同的游戏,为了吸引幼儿的参与,教师可以放手让幼儿去挑选,自己则做好引导者和参与者,使游戏发挥出最大的效果。教师还可以邀请幼儿家长参与到游戏中,与幼儿进行亲子互动,在游戏中向幼儿渗透热爱家人、努力拼搏的美好情感。在当今社会,利用本土社会资源开展幼儿教育的思想日益成熟,越来越多的幼儿园积极引入本土的游戏,加深幼儿对家乡历史和文化的了解。幼儿教师可以结合本地的风俗习惯,如带领幼儿制作美食或者剪纸等,不仅可以让幼儿在游戏中增长见识,还可以发展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幼儿按照绘本中的步骤进行操作,整个过程都充满了欢声笑语,幼儿在回家后还可以向家长展示自己的作品,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幼儿教师还可以根据民间游戏来开展教学活动,这些民间游戏富含家乡气息,是对幼儿进行思想教育和爱国教育的最佳手段,还会用到本地区的语言或者习惯等,便于文化传承。为了开发幼儿的社会能力,教师要对本土游戏进行改编和创新,制作与之相匹配的绘本教材,带领幼儿共同制作本土的玩具,让幼儿乐在其中。

四、绘画表达,锻炼社会性技能

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每一天都会有新的变化,为了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使课程内容能够促进幼儿更好适应社会,幼儿教师可以指导幼儿进行绘画创作,以形象思维的方式展示幼儿的内心,通过教育使幼儿懂得珍惜当下。在一些关于文化和历史的绘本中描述了祖国的变化,幼儿教师可以让幼儿先进行模仿,将绘本中的插图画出来,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绘画技能,增强审美能力,还能够在绘画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加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绘本中会带有秩序教育、规则教育、生命教育的知识,幼儿教师在幼儿绘画时要进行渗透,使幼儿掌握正确的行为规则和道德判断水平,提高基本的社会能力。然后,幼儿教师可给幼儿提供一些素材,让幼儿在仿照绘本绘画的基础上进行创作,这不仅需要幼儿自己选择色彩,还要加入自己的想法。与此同时,教师可在多媒体大屏幕上随机展示一些生活场景和人们的行为,尊重幼儿的现有水平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让幼儿学会用艺术的方法表达需求。此外,幼儿教师还可以带领幼儿到户外去体验,感受本土的风俗和社交,让幼儿了解周围的世界,用画笔记录美好的时刻,培养思维特长,使有组织的社会教育活动与随机教育活动相互补充,通过真实的生活事件和生活情境,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

五、抛接追问,完善社会性品质

近年来,抛接追问式的互动教学方式成为幼儿社会性教育的主要方法,可以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自觉性,引导幼儿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完善社会性品质。幼儿的思维非常活跃,而且他们的好奇心较重,幼儿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对绘本内容进行环环相扣的提问,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和探究力,培养幼儿一定的“接话”艺术,主动习得社会技能。幼儿为了回答出教师提出的问题,都要进行思考和讨论,也使幼儿较系统地理解了社会教育的内容。幼儿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具有层次性,满足不同水平幼儿的求知欲。不让任何一个幼儿掉队,这样才符合幼儿教育的规律,促进全体幼儿的共同进步。经常会看到有幼儿不愿意回答问题,别的幼儿举手的时候,他们会默默地低下头。针对这样的情况,幼儿教师应做好心理疏導工作,多为这些幼儿提供发言的机会,久而久之,就会消除他们的内心障碍,成为班级中的活跃者。幼儿教师还要做好幼儿的榜样,无论是言谈举止还是道德品质,让幼儿进行模仿,使幼儿加强自己的知识储备,饶有兴趣地进行班级活动。幼儿教师还要指导幼儿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如在一起阅读绘本后可以组织两个幼儿一组进行复述,就有助于幼儿正确认识自我,从而融入同伴群体。

六、移情训练,积累社会性经验

有些幼儿教师对移情训练存在着误区,没有对绘本的内容和情感进行深入挖掘,幼儿也没有与绘本中的人物和情节产生共鸣,从而无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因此,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幼儿教师需要提高对移情训练的重视,努力增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教学水平,引导幼儿之间分享阅读体验,以后再遇到相似的情绪会做出良性反应。幼儿必须要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能够理解他人的情感需要,并在这个过程中学到良好的社会行为。幼儿教师还要多引导幼儿思考,让他们畅所欲言,以使课堂上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幼儿教师还可以启发幼儿去创编绘本故事,如绘本中的人物还会发生什么事情?他的命运是怎样的?幼儿教师还可以结合本土的特点,给幼儿带来一些实际生活的案例,让幼儿分析和思考,并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以便教师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措施,确保幼儿的社会性向积极、正面的方向发展。幼儿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幼儿的社会性训练中,更好地理解幼儿的心理感受,不能成为旁观者,否则会对幼儿的心灵造成伤害。幼儿教师还可以通过家园合作的方式深化社会性教育,并使家长充分发挥作用,与幼儿教师互相配合,加强对幼儿的关爱,尊重幼儿的个性,多带幼儿体验社会活动,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的社会性品质。

总而言之,幼儿园社会教育任重而道远,需要通过开发新颖的课程、配置完备的资源、组织趣味的活动来为幼儿提供社会教育的良好环境。绘本在幼儿社会教育中有着广泛的运用方式,幼儿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作出选择,深入挖掘绘本中的社会性因素,让绘本成为幼儿社会性成长的伴侣,使幼儿获得经验的增长和能力的提升。

[1]蒋虹.开发本土特色幼儿园课程资源探究[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2015(Z1).

[2]刘秀琴.幼儿园本土主题活动挖掘与开展的探索研究[J].学周刊,2016(10).

[3]包瑞黎.在本土资源下设计幼儿园教学活动的依据和方法[J].都市家教月刊,2016(4).

[4]温朱梅.本土资源融入幼儿绘本阅读的策略探究[J].华夏教师,2016(8).

猜你喜欢
绘本幼儿园
幼儿园里欢乐多
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爱“上”幼儿园
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