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人员院前急救能力“知信行”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1-04-09 01:43
西南军医 2021年2期
关键词:知信行调查表条目

马 兰

院前急救是指对危、急、重伤患者在进入医院以前所进行的医疗救护,包括伤病现场的救护、运送及途中监护等环节[1,2]。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首要环节[3]。在急救护理实践中,护理人员的急救知识与技能关系到患者的抢救效果与生命安全[4]。因此,了解急诊护理人员院前急救能力现状,对提高急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知信行模式[5],急诊护理人员的急救知识是建立在积极、正确态度的基础上,而态度则是行为改变的动力。只有当急诊护理人员熟练掌握相关的急救知识,才能建立起积极、正确的态度,从而形成专业、精准地操作。目前尚未有关于“急诊护理人员急救能力知信行”的报道,基于此,本研究调查急诊护理人员院前急救能力知识、态度、行为的现状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希望为提高我区急救护理水平的相关培训与管理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9 年1 月至6 月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川南地区10所三级医院、10所二级医院,共20所医院,每所医院的急诊护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共526名。

1.2 研究工具 编制《急诊护理人员院前急救知信行调查表》,调查表分为一般资料、急诊护理人员院前急救知识调查、急诊护理人员院前急救态度调查、急诊护理人员院前急救行为调查四个部分。

1.2.1 一般资料调查表 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称、聘任形式等。

1.2.2 急诊护理人员院前急救知识调查表 该调查表由10 个部分组成:①现场环境判断(5 个条目);②伤病人判断(5个条目);③心肺复苏(5个条目);④窒息抢救(5个条目);⑤中毒抢救(5个条目);⑥溺水抢救(5个条目);⑦止血(5个条目);⑧包扎(5个条目);⑨转运(5 个条目);⑩体位摆放(5 个条目)。共50 个题目,均为单项选择题,答对1题记2分,答错1题记0分,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急救知识水平越高。

1.2.3 急诊护理人员院前急救态度调查表 根据急救知识的组成部分改编,共20个题目,采用态度量表法-Likert5 级评分法[6]进行测量,“非常同意”为5 分,“同意”为4分,“不确定”为3分,“不同意”为2分,“非常不同意”为1分。总分2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急救态度越积极。

1.2.4 急诊护理人员院前急救行为调查表 根据急救知识的组成部分改编,共20个题目,采用行为量表法-Likert 5 级评分法进行测量,“完全做到”为5 分,“大部分做到”为4 分,“约一半做到”为3 分,“偶尔做到”为2分,“完全做不到”为1分。总分2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急救行为越好。

1.3 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由接受培训的调查员到各个医院进行调查,调查员向调查对象解释本次调查目的、意义及问卷填写方式,在征得相关部门和科室同意后发放问卷,为保证数据收集的准确性,确保问卷由调查对象本人填写,问卷当天发放当天回收。共发放调查问卷526 份,回收有效问卷520份,有效回收率为98.8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软件分析数据,定性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描述,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急诊护理人员院前急救能力影响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急诊护理人员院前急救知识得分与态度和行为得分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 相关分析。以P<0.05 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一般资料 520 名急诊护理人员,年龄(37.45±6.13)岁,其中,男性194 名(37.31%),女性326 名(62.69%);文化程度:硕士及以上28名(5.38%),本科221 名(42.50%),专科271 名(52.12%);婚姻状况:已婚273名(52.50%),未婚219名(42.12%),离异或丧偶28 名(5.38%);职 称:初级 及以 下职 称213 名(40.96%),中级职称270 名(51.92%),高级职称37 名(7.12%);聘任形式以聘用制为主,483名(92.88%)。

2.2 急诊护理人员院前急救能力知识、态度、行为得分 急诊护理人员院前急救知识总分为48220 分,平均(92.73±4.52)分,各维度条目均分分别为:①现场环境判断(9.20±1.03)分;②伤病人判断(9.40±0.96)分;③心肺复苏(9.33±0.97)分;④窒息抢救(8.93±1.27)分;⑤中毒抢救(8.80±1.01)分;⑥溺水抢救(9.20±1.26)分;⑦止血(9.47±0.95)分;⑧包扎(9.20±0.97)分;⑨转运(9.60±0.91)分;⑩体位摆放(9.60±0.93)分。其中转运的得分率最高95%,中毒抢救的态度得分率最低68%。急诊护理人员院前急救态度总分为43238 分,平均(83.15±16.24)分。其中止血的得分率最高91%,中毒抢救的态度得分率最低63%。急诊护理人员院前急救行为总分为43483 分,平均(83.62±17.48)分。其中包扎的得分率最高92%,心肺复苏的得分率最低61%。

2.3 急诊护理人员院前急救能力“知信行”影响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婚姻状况、不同职称、不同级别医院急诊护理人员急救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救知识:31-40 岁年龄组最高;女性高于男性;本科得分最高;中级职称得分最高;医生高于护士;三级医院最高。急救态度、急救行为的得分情况与急救知识的得分情况一致,见表1;进一步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职称、医院等级均为急诊护理人员院前急救能力“知信行”的影响因素,见表2;回归方程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急诊护理人员院前急救能力“知信行”得分情况(±s)

表1 急诊护理人员院前急救能力“知信行”得分情况(±s)

变量例数院前急救知识得分院前急救态度得分院前急救行为得分得分统计量P 统计量P 统计量P年龄(岁)20-30 31-40 41-50>50 10.492<0.001 4.498<0.001 11.425<0.001性别男 女1.296 0.283 3.151 0.002 1.577 0.153文化程度25.638<0.001 10.833<0.001 14.763<0.001婚姻状况21.449<0.001 14.636<0.001 16.247<0.001职称27.187<0.001 17.137<0.001 19.244<0.001岗位1.887 0.087 2.017 0.076 1.977 0.082医院级别硕士及以上本科专科已婚未婚离异∕丧偶高级中级初级及以下医生护士三级二级105 261 125 29 194 360 28 221 271 273 219 28 37 270 213 197 323 306 214 92.62±7.48 95.84±4.06 93.76±4.18 88.41±7.51 92.43±5.48 93.16±5.62 92.62±5.75 95.28±4.61 88.06±7.84 90.46±7.49 96.84±5.11 89.10±7.38 92.43±6.85 96.83±4.37 88.19±6.48 92.87±7.30 90.71±7.18 96.52±4.67 86.63±6.44 31.788<0.001得分81.62±16.48 84.53±17.16 82.61±17.05 80.67±17.34 81.13±17.20 83.19±16.28 83.19±16.84 85.58±17.21 80.10±16.82 83.61±16.34 84.18±17.34 80.46±15.16 82.64±16.72 86.42±15.83 80.71±17.61 83.17±17.41 82.67±17.28 85.46±17.31 81.21±17.29 21.120<0.001得分80.46±15.17 86.37±15.24 85.18±16.21 80.72±15.42 83.13±17.11 83.19±16.43 85.34±16.58 86.57±16.72 80.87±17.56 83.54±16.84 86.68±16.32 81.57±17.54 85.28±15.67 86.67±15.48 80.34±17.59 82.18±17.24 83.91±17.35 86.46±13.25 81.17±17.62 25.243<0.001

表2 急诊护理人员院前急救能力“知信行”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表3 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方差分析

2.4 急诊护理人员院前急救能力“知信行”相关性分析 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急诊护理人员院前急救知识与态度(r=0.726,P<0.001)、知识与行为(r=0.782,P<0.001)、态度与行为(r=0.864,P<0.001)之间均存在正相关,急诊护理人员院前急救知识水平越高,其急救态度越积极,急救行为水平也越高。

3 讨 论

本次调查显示,川南地区20家医院急诊护理人员中有医生197 人,学历以本科为主,职称以中级为主;护士有323人,学历以专科为主,职称以初级为主。医护比例为1:1.64,低于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1:2[7]。有调查显示,目前川南地区的院前急救标准不统一、工作不规范、急救效率低,医护人才匮乏,护士短缺,服务质量较差[8-9],限制了西南地区院前急救水平及发展。除了上述原因,本文还分析了急诊护理人员急救能力知信行的影响因素。“知信行”理论是用来解释个人知识和信念如何影响健康行为改变的最常用的模式[10]。

3.1 急诊护理人员院前急救能力“知信行”得分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急诊护理人员院前急救知识平均分为(92.73±4.52)分。按理来说急诊护理人员院前急救知识应在满分水平,出现该分数可能原因是部分护理人员对某些不常用到的知识点产生遗忘。急诊护理人员需要正确、扎实的基础急救知识,才能做出正确的急救判断。急诊护理人员院前急救态度平均分为(83.15±16.24),说明部分护理人员态度不够积极。急诊护理人员院前急救行为平均分为(83.62±17.48),说明部分护理人员急救操作水平没有达到标准。根据对急诊护理人员的高要求标准[11],其急救知识、态度、行为还需进一步提高。

3.2 急诊护理人员院前急救能力“知信行”的影响因素 本文结果显示,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婚姻状况、不同职称、不同级别医院是急诊护理人员院前急救能力“知信行”的影响因素。①医院级别: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在本次调查中三级医院的护理人员知识、态度、行为总分最高,其原因与医院等级有很大关系,三级医院相比于二级医院医疗水平较高且护理人员的文化程度较高,相应的急救能力也较高[12]。②文化程度:在本次调查中学历为本科的护理人员知识、态度、行为总分最高,其次是硕士及以上,专科的护理人员总分最低。可能专科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不够全面[13],其知识、态度、行为低于本科。③年龄:30-40岁年龄组在本次调查中本科的护理人员知识、态度、行为总分最高,50 岁以上年龄组总分最低。由于20-30 岁年龄组的护理人员刚从业不久,经验不足,其护理操作能力不强[14];而50岁以上的护理人员对知识遗忘较多,因此这两组护理人员知信行水平不高。④职称:中级职称在本次调查中学历为本科的护理人员知识、态度、行为总分最高,初级职称的总分最低。低职称的护理人员可能工资较低,工作积极性不高,且急诊护理人员工作时间较长和工作强度较大,因此产生职业倦怠[15]。

3.3 急诊护理人员院前急救能力知识、态度、行为之间的关系 本文结果显示,急诊护理人员院前急救知识与态度、知识与行为、态度与行为之间均存在正相关,说明急诊护理人员院前急救知识水平越高,其急救态度越积极,急救行为水平也越高。根据知信行模式,“知识”是基础,“态度”是动力,“行为”是目标。急诊护理人员的急救知识是建立积极、正确态度的基础,而态度则是行为改变的动力。只有当急诊护理人员熟练掌握相关的急救知识,才能建立起积极、正确的态度,从而形成专业、精准的操作。

综上所述,川南地区部分急诊护理人员院前急救能力知识、态度、行为仍有待进一步提升。各级医院应运用综合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急诊护理人员院前急救知识与操作水平,并端正其态度,促进急诊护理人员院前急救行为,从而提高综合急救水平。

猜你喜欢
知信行调查表条目
精神病患者暴力降阶技术专家共识与形成方法探讨
城市老年人科学锻炼知信行及环境影响研究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基于JCI标准下哮喘患者个案管理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北京市朝阳区居民药食同源知信行及建议研究
读者调查表
读者调查表
体验式学习对脑卒中高危人群知信行的影响
读者调查表
不服不行的搜索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