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安防产业链深度产教融合模式研究

2021-04-09 02:05
数字通信世界 2021年3期
关键词:产教校企实训

李 晨

(济南市技师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2020年,国家的“新基建”让人工智能再一次成为焦点,安防是人工智能落地较为理想的领域,“人工智能+安防”是构建智慧城市的必要一环。新经济背景下,跨界、融合是智能安防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趋势。本文就物联网专业群针对智能安防产业链如何在职业院校开展产教融合的实践展开研究,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解决在新经济条件下校企双方在人才供需、资源共享等方面产生的矛盾,增强校企深度产教融合,切实服务地方产业发展。

1 山东省职业教育与智慧安防产业链产教融合现状及问题

5G时代下,智能安防应用包含了安保、城市综合、港口、出行、环保、消防、物流、矿区等几乎全部的生活场景。通过走访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海康威视山东分公司等有代表性的10余家智能安防相关企业,调研山东省安防协会、济南市安防协会等产业协会,发现我省智能安防产业技能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安防系统安装调试员、安防工程施工管理员、安防工程项目经理助理、安防系统维护员等职业岗位,需要独立完成安防工程方案设计、安防系统安装调试、安防工程质量管理、智能安防系统运维等工作,具备安防产品选型、安防设备安装与调试、安防工程实施、系统运维等职业能力。

山东省内专门培养智能安防行业人才的学校较少。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开设安全防范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培养面向公安、监狱及合作企业。山东建筑大学信电学院与济南银捷实业有限公司签订了校外实习教学及就业创业实践基地。济南市技师学院是山东省惟一一所培养安防人才的技师学院。我省职业教育与智能安防产业链产教融合中尚有缺失,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实训条件薄弱。智能安防系统需要大量软硬件支持,且设备造价高,实训室建设投资大。随着安防人才培养规模扩大,实训条件不足、教学设备陈旧、教学场地与工程实际脱节等问题凸显。

(2)高水平师资匮乏。安防的大多数专业教师普遍缺乏工程经验、知识盲区较多,高水平的双师型一体化教师更是凤毛麟角。

(3)就业质量不高。由于师资水平、实训场地等条件限制,智能安防教学模式、教学体系都还不成熟。虽然安防产业人才缺口很大,但是多数毕业生以从事一线生产技术人员、工程施工安装人员等工作为主,学生和家长的对专业的认可度不高。应借助产教融合,最终实现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上述情况,济南市技师学院结合学院实际办学情况,提出了校企“双主体”产教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引企入教、引企驻校、引行入校实践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切实服务山东省智能安防产业链。

2 引企入教,构建安防产业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

2.1 遵循国家职业标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应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首要目标,结合本院校专业发展的特点形成产教融合长效机制。济南市技师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与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校企合作项目领导小组,邀请济南市安防协会专家共同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重新对安防产业链深入分析,进行物联网专业群整合。智能安防人才培养以国家《安全防范系统安装维护员职业资格标准》为职业岗位标准,以培养智能安防施工员、工程师及项目经理为培养目标。智能安防施工员及运维人员要充分了解各安防子系统的物理连接安装方式,掌握各类国家施工标准和施工流程,能够对整个安防系统提供运维服务,及时处理现场突发状况。智能安防项目经理能够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安防方案设计、图纸绘制、安防工程规划,熟练掌握各类安防产品的性能,掌握工程造价预算、工程量预算,掌握不同产品间、不同品牌之间安防产品的对接技术,了解项目实施包括招投标流程等必要的环节。

2.2 引企入教,优化物联网专业课程设置

安防人才培养的课程建设实行校内专业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双负责人制,充分发挥企业的技术优势,合作开发核心课程体系。课程开发以国家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和1+X证书为依据,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济南市技师学院建立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学习交替、订单培养、定标培养、顶岗培养”的安防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企业化培养过程促使学生个性化发展。宇视有面向项目管理、实施运维、unisee的认证工程师体系,是行业权威的培训认证品牌。我校将宇视科技的行业认证和“智慧安防系统实施与运维”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部分内容融入教学。工程师协助专业教师共同分析岗位工作标准、职业能力要求,拆分典型工作任务,校企合作开发《中小型视频监控》、《大规模视频监控》、《商业监控系统》、《安防监控系统故障排查》、《招投标实务》、《安防工程设计》等10余门专业一体化课程。

图1 职业岗位与核心能力、核心课程对应关系

2.3 建立校企双主体“阶梯式”人才培养班级体系

根据学生所处学习阶段不同,设置不同类型的教学班级。新生进校后组建冠名班,各专业选择深度产教融合的企业进行冠名。高年级阶段通过企业选拔组建订单班,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实现定标培养。形成“招生即招工、招工即入学、入校即入企”的新型学徒班,校企共同教学,加快青年技能人才的培养速度。组建面向企业在职员工的技能提升培训班。多种班级类型即服务于学校教学,也助力企业职工管理。

表1 “阶梯式”人才培养班级体系班级建制

2.4 引企入校,构建校企“双主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双方同为合作培养办学主体,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为导向,将课堂实训和校外实践工作过程相结合。按照能力培养递进的规律,设置在校学习、校企共管的工学结合、就业前的顶岗实习两个工学结合阶段。三年制中第一学年以案例教学、情景式体验学习为主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参观安防相关企业增加行业了解。第二学年进行项目教学,组织工学交替和短期社会实践,即在校上课与企业工作交替进行。最后一学期在企业岗位顶岗实习,企业师傅对学生进行技能指导,学校专业教师跟岗进行职业素养管理。

图2 企业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

3 引企驻校,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机制

3.1 构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实施路径

引企入校,建立以学校为主导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是校企“双主体”育人人才培养模式的落地方式。引进企方考核机制,建立独立的运行管理机制、教学评价机制,及相应的激励制度。学生按照企业规则开展生产性实践,了解企业文化,提高技能水平和核心职业素养。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考核,在保证生产性教学的基础上,平衡教学和生产之间的关系,形成校企可持续发展的长效合作机制。

引校入企,将学校办进企业,在企业建立教学点和教师培训基地,让教师、学生在企业进行学习、工作。教师在提高技能水平的同时,第一时间了解行业变化和企业人才需求,方便学校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为企业培养紧缺的技能人才。

3.2 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创新运行模式实践

济南市技师学院与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校企共建“可视 物联 智能”融合人才培养基地,基地建设充分突出浙江宇视“客户导向、简单公正、合作创新、持续改进”的企业文化,生产性实训基地整体设置依照工程需求建设,参照企业组织结构设置业务部和教学部。

业务部由宇视人员、教师和学生组成,负责对外服务,承接宇视山东的安防工程业务,将企业项目生产引入教学。宇视派驻工程师兼职教师,负责指导学生开展生产及教学项目化管理。专业教师深度参与实践教学,共同带领学生完成生产实践。学生在各项工程中完成基本操作工作,以学习与主、生产为辅,帮助学生的角色向企业员工转变。优秀学生直接留校作为基地的员工,实现人才孵化。教学部定期安排学生分批次开展安防行业的认知性实习、社会实践、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教学工作。

实训基地同时承接宇视生态圈伙伴的企业职工培训,同时承接“安防系统安装维护员”的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

学院在济南银捷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教学点。专业教师到教师培训基地顶岗实践,将实战过程中积累的工程的设计图纸、安防施工工艺要求、工程要求、质量标准等技术文档转化为教学资源,推动安防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

3.3 开展人员互聘互兼,打造校企混编师资队伍

构建校企混编的师资队伍,建立实质性教师与工程技术人员双向交流机制。工程师是学生的实训岗位师傅,同时也是校内兼职教师,承担实战教学任务,与教师共同制定实战教学内容。专业教师和工程师形成互助小组,在实际工作中形成优势互补的教学团队。专业教师为企业工程师提供教学过程方面的帮助,企业工程师帮助校内教师提高实战技能、补充专业知识、明确技能标准。通过人员互助实现资源共享,校企双方合作共赢。

4 产教融合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实践效果

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之后,我院培养的学生技能过硬、实践经验丰富、专业素质好,不仅能够达到安装运维岗位工作要求,还能快速、独立地进行工程项目,就业竞争力不断提高,毕业生对口就业率和薪资待遇高于之前。我院也成为我省安防企业生力军的摇篮,打开了一定的行业知名度。综合来看,产教融合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在安防人才培养过程中有效可行,值得在职业院校安防人才培养中推广。

猜你喜欢
产教校企实训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