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机械制图课堂中的应用

2021-04-09 02:05叶建国
数字通信世界 2021年3期
关键词:教学法教学方式过程

叶建国

(广东省交通城建技师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0)

1 背景

通常我们会将机械制图课当一门理论课来上,“五段教学法”被广泛应用到制图课程中。“五段教学法”主要涵盖教学、复习、讲授知识、巩固知识、布置作业这五个环节。从这一教学方式角度来看,“教学”成为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语言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通过师生间的口耳相传或其他途径,完成知识的传递。有利于发挥教师的教育职能和传授系统化知识,但学生长时间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中,长此以往,学生在学习上很容易出现依赖心理,在学习上不求钻研。其次,学生之间都存在个体差异性,在理解能力、兴趣、习惯等方面都有所不同,传统教学方式很难兼顾到班级中的每一位哦那个学,这也是存在“落后生”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课堂上只有教师讲和学生听,学生的实践环节被忽略,不利于实践能力的培养。

2 行动导向的理论依据

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离不开每一次的培养,这也促使教师要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式,该种教学方式有两个基本原则。首先要在真实情境中推动学习。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推行,学生在教育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学生作为教学中的主体,需要在真实的情境中建立发展目标,以职业情境中的行动过程设立为发展途径,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也要根据自我的发展情况,及时调整行动内容。此外,教师以及学社工之间也要形成紧密的联系,注重学生在学习中提升学习能力、专业素养、社会能力、综合能力等,为后续的评价制定更加规范的标准。

其次教学目标作为课程执行的“大纲”,在实际教学环节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能力目标,学生在经过系统的学习之后,学生需要在各方面得到提升,需要将“学习性工作任务”作为提升学生能力的载体。在确定前期工作内容之后,教师需要将选定的训练作为学生能力提升主要内容,制定能力实训的具体细则。值得教师注意的是,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依然是主体,可以采用任务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教学方式,以此推动整体的教学进度。注重教学过程的设计情况,积极实现技能以及知识的一体化推进,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经常将教、学、做区分开,而在现代化教育理念之下,一体化教学逐渐被教育工作者所接受,逐步将专业技能、个人发展融入到学生的能力的实训之中,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行动导向学习具有两个基本原则,主要表现在下述的内容当中:

2.1 将综合职业能力作为能力目标

从现代职业教育的相关理念中可以看出,学习者不仅需要掌握相应的技能,也需要具备独立的思维以及负责任行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具备独立计划,在实施的过程中也需要具备良好的评估能力,这种能力可以通过系统的学习得到提升。从信息、决策、实施等方面,形成完整的事物处理行为。课堂教学具备十分明确的教学目标,以此作为行动的基础,这其中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个人能力以及专业素养。

信息:需要做些什么,具备哪些条件,从中可以获得怎样的信息。

计划:怎样开展系列工作。

决策:运用分析、比较等方式完善执行计划,并确定实施方案。

实施:执行具体工作的过程。

检查:检测任务是否完成或者是否符合要求。

评价:本次工作当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在下一次工作中进行改进和创新。

2.2 创建真实性情境作为任务载体

很多职业学校的教学情境都是根据实际企业来建立的,在这一过程当中,学生会得到全面化、整体化的教学过程,从而更加真实的反映出企业生产的复杂结构以及相应过程。在实际学习当中,学生需要通过协作或者独立完成某一项目,并且在操作当中进一步结合专业领域内容,形成更加完整的学习过程。

2.3 以生为本,注重行动导向教学方式

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很难得到平衡,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当中可以将学生的兴趣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并且通过更多的机会引导学生接触到新的问题,在深化原有兴趣的基础上,推进新兴趣的形成和发展。

根据已有的能力训练任务,教师需要将能力实训具体化、细节化,并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从活动的一开始就参与其中。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独立制定计划,并进行相应的自我调节,推动学生在工作活动当中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和进步。

教师也需要时刻注重自己的角色以及地位,进一步发挥组织者以及答疑者的角色,要起到辅助的作用,而不是时时刻刻“牵着学生的手”,促使学生在课堂当中投入更多的精力。

2.4 学会合作与反思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企业职业实践的过程中,需要学生更新工作或学习方式,尽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技能上的突破。其中小组合作作为最常见作业形式,学习者在接受系统学习的过程中,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思考和反思,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为后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根据上述内容,我们可以从四个环节入手,以此推动合作以及反思教学:首先要确定任务要求,学习者在初学阶段难免会遇到学习障碍,在学习小组当中可以更加明确学习任务,寻找适当的辅助工具;其次学习者可以通过小组作业,将新学习的知识与原有经验相联系,以此实现在实际行动和过去经历中进行整合知识;再次,学习或讨论成果也需要得到展示,小组成员在经过一系列的分析和研讨之后,可以从更加深入的角度,讨论工作产品和完成进度;最后,学习者需要根据小组讨论的过程以及成果,反思自身存在哪些问题,利用产品评价学习结果,深入学习体验,注重新旧知识以及经验的融合,为后续学习提供新的发展方向以及动力。

3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机械制图中的应用实践例举

行动导向教学法强调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提高自学、互助、沟通、合作等各项关键能力。我以局部剖视图这个课题为例,以下是教学过程设计先把一个班的同学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5~6个人,每小组选出一个组长,为增强团体的凝聚力,每小组取一个组名。再布置任务,给每个组提供一个支架的实物,为学生用符合制图标准的方法

3.1 任务布置

任务:绘制机架的机械图样

要求:

(1)图样符合制图标准。

(2)正确表达机件的内外结构。

(3)按实体大小进行标注尺寸。

3.2 资料和工具

支架模型(图1)

游标卡尺(图2)

图1

图2

计划表

工作计划表序号 任务实施阶段 所用资料 所用工具 时间安排 责任人

3.3 评价表

小组评价表

3.4 引导性问题

(1)对于工作任务,你有不清楚的地方吗?

(2)提供给你的资料和工具够用吗?

(3)这个机件能用平面图、全剖视图和半剖视图中其中一种方法吗?不能的话可以用什么方法表达?

(4)支架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内外结构是怎样的?

(5)底板的四个小孔,是否四个都要剖切?怎么剖切?

(6)什么是局部剖视图?

(7)什么情况下适合采用局部剖视图表达机件?

(8)课后拓展问题:全剖、半剖、局部剖视图三者各有共同点和不同点?

(9)绘制成剖视图后,视图中还需要绘制虚线吗?

(10)局部剖视图在分界处绘制什么线条?

(11)绘制分界线应注意那些问题?

(12)写出绘图步骤。

猜你喜欢
教学法教学方式过程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灵活采用教学方式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以“问题化教学”为导向 有效转变物理教学方式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