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对第三方数据中心建设交付进度保障的价值探讨

2021-04-09 02:05姜欣廷任若楠
数字通信世界 2021年3期
关键词:机房数据中心层面

姜欣廷,任若楠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北京 100010)

1 运营商在数据中心资源供给层面的短期不足

从资源层面上来说,近三年来,受北京、上海等城市区域政策及指标管控影响,运营商在核心城市新投产机架规模较小,难以满足互联网客户高速的业务发展对机架的需求程度。因此,运营商与第三方数据中心服务提供商从资源层面上进行合作进而承接客户需求成为普遍共识。

同时,为解决目前的资源不足情况,运营商的自有数据中心布局已由核心城市向京津冀、长三角、川陕瑜等城市群转移,新数据中心从规划申报到土建开工再到机电投产往往需要大于16个月的时间,预计2021年下半年将迎来运营商自建数据中心投产的高峰期,届时运营商自有资源紧张情况能够有效缓解。

2 第三方数据中心资源建设交付面临的痛点

2.1 客户高标准定制化建设需求引起数据中心原设计较大变更

互联网公司有专业的技术部门负责数据中心选址、建设交付及维护,在公司内部为其业务团队提供资源保障服务。为保证承载业务设备的高可用性要求,技术部门在更底层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层面考察上,不再仅仅提出机房温度、湿度、供电可用率的指标性要求,而是从设施设备技术标准上提出了更为精细化的要求,对数据中心的需求趋向于定制化建设。比如,现在客户普遍要求:高低压配电系统2N架构且物理隔离、柴油发电机N+1冗余配置(N≤8)及现场储油罐要求;暖通层面冷机冗余配置及蓄冷罐不小于15分钟的后备冷源要求;末端空调N+1冗余配置(N≤5)及UPS供电要求;网络层面的红线内全程物理双路由无交叉等。除此之外,头部互联网客户目前基本都提出了各自的基础设备设施白名单要求,对白名单中的设备普遍限定为国际、国内一线品牌,也会带来采购层面的。

面对客户的高标准技术要求,数据中心建设方的投资成本将显著提升:从服务提供方利益最大化的角度,数据中心的设计规划会在建筑面积、外市电总电量、总制冷量、机架数量、单机柜功率等多个因素间寻求产出价值的最大化,如果因客户需求对原设计进行变更,必然打破原有设计平衡,导致某一方面资源的闲置,而且,变更的结果往往也会导致交付时间的滞后。因此,当出现设计变更需求时往往无法较快达成一致意见。

2.2 数据中心建设施工专业面广、周期长增大延期风险

数据中心的建设涉及土建、供配电、暖通、智能化、消防等多个专业,建设的专业面较非生产性的民用或一般工业建筑更广。从数据中心开始建设到客户上架,周期较长,为了保障尽早交付,数据中心一旦启动建设,各专业穿插进行需要做到无缝衔接,这对于建设单位的施工组织协调能力是极大的考验。

以一栋能够产出6000架25A机柜的A级数据中心为例:楼宇建筑面积不低于40000m2,单层层高不低于4.5m,机房区域承重不低于10kN/m2,电池室区域承重不低于16kN/m2,按此规模建设的土建结构施工基本需要不低于12个月的时间。后续楼宇二次结构砌筑与机电设备安装虽可交叉进行,但涉及工作面也很广,如果要将表1所列设备及系统的安装调试时间控制在4个月以内,相关到货、施工协调工作对数据中心建设单位的项目管理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表1 数据中心设备安装清单统计

2.3 单点性瓶颈容易成为数据中心整体交付延期风险点

数据中心各个系统全部完成安装调试后才能够达到正式交付条件,因此很容易出现某一系统延迟交付导致整体数据中心无法按时交付的情况。比较典型的有:外市电引入延期是数据中心无法按时交付的最大风险点,因外市电引入涉及红线外的管线施工及布放,而此部分工作涉及多方协调工作量很大,最容易出现不可控因素;大型蓄冷罐普遍安装在数据中心楼宇外侧,蓄冷罐蓄水后对设备基础承重有着极高要求,而设备基础施工需要在数据中心楼宇竣工后开始进行,相关施工节奏十分紧凑;BA及动环监控系统的调试对接需要在暖通及配电系统完成开机运行调试后才具备启动条件,涉及数据采集、校对、逻辑调试等工作,持续时间较长。相关单点性瓶颈往往在数据中心建设交付的后期才能够凸显,数据中心建设单位如果不能提前识别相关风险并进行规避,在风险发生后再采取赶工措施效果有限。

3 运营商助力第三方数据中心保障建设交付进度

3.1 丰富的客户服务经验解决原设计变更痛点

运营商作为国内最早的IDC服务提供商,经营数据中心业务已有近20年的历史,在这期间,运营商持续服务国内头部互联网客户及新兴行业客户,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及客户服务经验。部分选择与运营商合作的第三方数据中心服务提供商并没有积累足够的相关经验,在建设过程中遇到原始设计方案与最终客户期望不符需要调整时,其在成本和工期上的顾虑往往比较大。因此,运营商在熟悉第三方机房的技术设施配置规划后,作为第一界面与客户对接,可以较快的将客户需求与机房实际情况相匹配,快速的明确出机房建设过程中可调整部分及难以优化部分,与合作方及客户共同分析问题症结所在,在不违背客户大SLA的原则下促使双方尽快从技术层面达成一致,有效避免项目前期出现僵局。

3.2 配备专业的项目建设交付团队解决延期痛点

运营商在2017年之前进行了大量的自有数据中心建设,近年来自建数据中心节奏虽然有所放缓,但运营商在机房改造、管线及网络建设方面的工作从未停滞。运营商长期积累形成的建设工程项目进度管控经验在合作数据中心项目管控过程中有了较好的用武之地。运营商在合作数据中心项目建设交付过程中,通常会配备专业的项目建设交付团队,同时对接客户及第三方服务提供商,运营商团队在项目建设交付过程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在项目启动阶段,对数据中心交付进度计划进行评审,确保详细到货及施工排期的合理性。第二,在项目实施阶段,及时跟进现场到货及施工进度,面向客户层面有效输出进度周报,面向合作方层面及时预警关键滞后点,在此过程中,运营商团队不仅能够推动各项建设按计划进行,还能在客户业务部署极为紧急时,根据客户业务正式上线前的机柜布线、设备上架、系统调试等工序阶段对现场环境的不同要求,结合现场施工情况协调给出合理的穿插入场建议,将串行时间压缩为并行时间,通过各方的配合压缩交付时间。第三,在关键风险点管理上,运营商团队会予以专项跟进,例如,在外市电引入上,会结合自身经验时刻关注外市电引入过程中各类审批手续是否及时完成、电缆等物料备货是否充足;在蓄冷罐上,会对蓄冷罐体的基础打桩施工及承重实验、罐体逐层焊接及探伤测试等工艺及时间层层分解,确保与机房同时投产;在BA及动环监控系统的建设上在方案制定阶段会结合主流行业客户需求给出点位建议,避免至验收阶段不符合客户需求再做变更。

4 结束语

近几年来,互联网短视频、游戏、电商等业务的蓬勃发展产生了大量的机架资源需求,第三方服务提供商恰好在此时期填补了运营商在资源供给层面上的短板,运营商丰富的业务运营及和客户服务经验成为三方联结在一起实现共赢的粘合剂。在三方项目合作的建设交付环节,运营商项目团队凭借长期积累的经验,通过完备的交付管理体系,持续推动项目朝着正向前进。在项目的启动、规划、执行、监控、收尾不同过程组中,能够及时识别项目延期痛点并推动解决,保障项目按时交付。

猜你喜欢
机房数据中心层面
平疫结合的CT机房建设实践
基于选项层面的认知诊断非参数方法*
浅析数据中心空调节能发展趋势
浅谈广播电视播出机房技术操作与维护
基于VPN的机房局域网远程控制系统
关于建立“格萨尔文献数据中心”的初步构想
传输机房安全操作和日常维护要点
2017第十届中国数据中心大会榜单
二孩,人生如果多一次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