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教学平台的设计

2021-04-09 02:05刘松霭
数字通信世界 2021年3期
关键词:板书模块功能

刘松霭

(黑龙江工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师设计教学平台,需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原则”、“平台透明性原则”,立足于高校教学的实际情况,优化设计平台框架,提出明确的框架分层与不同维度,充分满足高校教师教学需求与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具体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考虑课程教学特点,将信息技术、教学理念、教学实践活动有机融合,分别设计管理员、教师管理、学生学习、在线测试等不同的模块,搭建互动评价结构,形成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化教育模式[1]。

1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教学平台建设的原则

1.1 以学生为主体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设计高校教学平台,目的是为学生提供更充足的自主学习空间。因此,在平台设计环节,教师要始终遵循”以学生为主“原则,围绕学生主体分析其学习需求、发展需求、学习现状等,提出符合学生使用习惯、满足学生主体需求的各种平台功能。完成设计之后,学生能够使用平台中的各种功能完成基础知识学习、作业完成、习题练习、线上交流与互动、学习自主反馈等,让学生产生良好的线上自主学习体验[2]。

1.2 平台的透明性

教师设计教学平台,要遵循“透明性”原则,这里的透明是指学生之间学习资源的共享、学习成果的公开、各种教学资源的公开等。在高校教学平台设计时,需要考虑教师、学生各种访问行为路径的产生过程,让其透明的访问细腻资源,从而更好的分享学习资源与教学资源,还能够侧面约束教师与学生,辅助其高效使用教学平台。

2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教学的现状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各专业教师积极引入信息技术,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将信息技术作为推动课堂教学的主要工具,高校教学现状具体如下。

一方面,在高度信息化的背景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发生较大的变化,二者之间的交流更多是依靠手机、电脑等设备,师生交流之间存在一定间隔性,导致师生交流效率下降,不能够依靠交流解决学术问题。

另一方面,虽然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促使教师能够获取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学生“伪造”学习路径、学习信息的情况,比如:在上网课时“挂机”,人并没有听课等。这种情况直接导致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效用弱化,对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状态的数据分析缺乏实效性[3]。

为了更好的发挥教育信息化对于高校教育教学发展的优势,解决现存问题,建议要进一步搭建教学平台,完善平台体系,丰富平台教与学功能,以此提升学生学习数据准确性,加强师生互动有效性,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3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学平台的设计

3.1 平台框架设计

框架设计是高校教学平台设计的最初环节,科学合理的平台框架能够为之后功能设计、模块设计奠定良好基础。根据高校教学现状,建议要分别设计平台中的基础框架、服务系统框架、决策框架、用户端框架等不同部分,形成完整、全面的教学平台框架体系(如图1)。在完成框架设计基础上,要进一步细化不同框架结构功能与用途,比如:细化服务系统结构,可以将高校课程教学全过程的各个环节纳入系统中,全面覆盖课前、课中、课后,支持多种不同教学模式,对学生的线上学习提供全过程支持;还可以设置课堂互动及多元化评价系统。通过对不同部分的细化设计,逐渐形成结构完整、内容丰富、实用性较强的高校教学平台框架[4]。

图1 教学平台框架设计

3.2 功能模块设计

功能模块设计是考虑到高校教育教学需求,从管理者、教师、学生等不同角色角度出发,考虑不同用户的平台使用需求提出的具体功能。

3.2.1 管理员子模块

管理员模块的设计目的是便于工作人员维护教学平台、管理教学系统模块运行及维护,是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

在本功能模块的设计中,建议要明确不同的管理员角色,分别设置学校中校级督导、院级督导、校领导、系统管理员的角色权限。举个例子,针对校领导,则可以开放更多的权限(如图2),比如:调取不同院系、专业的课程教学视频资源、教学资源、教学汇报与数据等,发布针对各专业的教学任务、作业管理任务、学生管理任务等,在最大程度上满足校领导的工作需要。针对系统管理人员则主要开放对系统维护、数据查看、系统运行状态分析方面的权限,保证不同角色权限符合其工作特点。之后,可以为管理员赋予课程管理功能,让其能够通过查看实际教学情况适当调整系统各模块的功能,删除或者优化部分功能,移动或者增添相应课程,恢复备份资料等[5]。

图2 管理员子模块后台运行流程

3.2.2 教师管理子模块

教师管理模块设计,主要是考虑到教师的平台使用需求,为教师开放不同的权限,让教师能够更好的使用平台完成教学管理、教学规划与教学设计等工作,利用平台中的各种功能与软件优化设计教学方案,组织丰富教学活动,推动教学资源,发布教学任务等,还可以让教师借助此模块进行师生互动,提升高校师生互动效率。在此模块中,可以设置功能为:申请课程功能,让教师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课时特点申请新的课程,申请将学生安排到课程中;教学设计功能,教师可以使用这一功能上传与下载教学资源、材料,以便于教师在线上教学的过程中随时使用所需要的资料,提升教师的教学便利性,充分满足高校教师的教学需求。还可以利用平台准备各个阶段的考试,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在线测试难度与内容,自动生成相应的测试题目,还可以利用平台中的数据系统自动评估学生的测试情况[6]。

3.2.3 学生学习子模块

学生学习模块,顾名思义,就是服务于学生学习过程的功能模块,设计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课程学习需要、实际情况、时间安排等,灵活参与线上学习、课后作业完成、小组活动等。在课程学习模式中,设计新用户注册系统,让学生在注册之后填入自己的学号,系统会自动分析学生信息,通过神经网络系统判断学生的专业、年级及需要参与的课程,自动生成课程表,定期提醒学生上课与参与测试。在教学互动模式中,教师端会将自己设计的教学活动发布于平台,学生则可以观看课程视频,获取学习任务,利用线上传输功能与教师及其他同学交流,此时系统中的智能技术则会生成学生的交流轨迹,为之后学生继续深入交流学术问题提供资料[7]。个人资料管理模式中,教学平台中的人工智能技术会读取学生的学籍号,形成基础资料档案,而学生在校期间所产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成绩、课余活动成果、学校社团货活动参与经历、受到的警告与处分等均会自动计入档案中,形成动态、持续、真实的学生个人资料。

3.2.4 在线测试子模块

在线测试模块,就是能够为学生提供在线测试的功能。在此模式中,学生能够借助教学平台中的答题系统完成小阶段测试、日常测试、期中期末测试等;还可以在每一阶段学习完成之后借助系统进行自我测评。在完成测试与测评之后,系统会通过借助不同专业的教育专家系统,分析与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分别从基础知识掌握、知识运用掌握、逆向思维发展、知识与社会关联思维发展等角度入手,为学生提供全面、客观的评估,同时提出具体的学习建议,比如:加强基础知识巩固,参与之后的阶段性基础知识强化训练等[8]。

3.3 互动评价系统

互动评价系统的设计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强化高校各专业课程的课堂互动与师生互动效果,主要是提出教学过程中师生交流、实时互动的反馈,评价师生互动有效性。在本系统设计中,可以分别从课前、课中、课后角度入手,根据不同阶段的师生互动特点设计出不同的互动任务与评估标准。举例分析,在课后环节的互动评价设计中,可以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分析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线上互动与交流轨迹,得出学生在此过程中的交流表现及有效学习率,促使教师能够直接了解到这名学生的学习状态,更客观的看到自己与此学生交流互动的作用,对于提升高效教学互动效率具有一定价值。

3.4 智能板书系统

智能板书系统的设计目的是改变以往的黑板板书模式,让教师能够利用电子白板设备、交互式一体设计完成教学活动,实现无尘化板书,还能够形成板书记录,为学生之后回忆课堂教学过程,调取板书资料提供便利。在本系统设计环节,可以设计板书的自动整理功能,将教师较为杂乱的板书进行梳理,形成有条理的知识结构与教学流程;可以设计板书存储功能,形成教学资料与学习资料,便于教师与学生随时查看;可以设计编辑管理功能,让教师能够在之后的课程教学中运用之前的板书,在之前板书的基础上继续书写板书,增强教学板书的连续性,提升教学的整体性[9]。

3.5 数据分析系统

图3 数据分析系统数据表及其功能

数据分析系统(如图3)的设计目的是全面获取高校各专业课程的教学全过程记录、获取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记录,针对不同课程的学生学习情况、课程基本信息、作业信息、存放问题及回复信息、存放用户留言主题信息、存放用户回复留言基本信息、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专业测试与评价、教学评价、录播资源等进行深度数据发掘。借助数据分析技术搭建教学模式,为进一步开展高校教学改革提供有力依据。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育信息化是现代社会信息技术与高校教育有机融合的产物。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信息技术渗透于教学全过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平台,支持学生的线上自主学习与探索,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成果加以管理,有效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局限,提升高校教育教学有效性。为了更好的设计高校教学平台,建议教师在完成基础框架设计之后着重提升平台功能性,管理员模块能够对平台账号与后台数据进行管理,教师管理模块则能够获取学生的学习数据,发送学习资源、题目,与学生进行互动。之后,教师还需要加强数据分析技术在平台中的应用,优化设计数据分析系统,充分发挥平台优势,推动高校教育教学信息化发展进程。

猜你喜欢
板书模块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99Tcm-MIBI显像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基层弄虚作假的“新功能取向”
奔驰S级香氛功能介绍
小学美术课堂板书的四种效用
突破传统板书之下的“综合板书”的界定
思想政治课简约板书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板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