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间质CD34和平滑肌肌动蛋白免疫组化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2021-04-09 06:51白春侠曹美荣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6期
关键词:肌动蛋白平滑肌阳性细胞

刘 丽 白春侠 曹美荣

(营口市中心医院,辽宁 营口 115000)

乳腺疾病分为乳腺炎症、乳腺病变、乳腺癌等,需要将恶性肿瘤、良性肿瘤、乳腺病变等进行区分,但是在诊断过程中由于患者病情复杂,导致原位癌、浸润性癌、肿瘤间质重塑等鉴别工作难以开展[1]。蛋白免疫组化诊断是临床常见的诊断方法,通过分析病灶组织中蛋白免疫指标阳性情况,分析其病灶性质,有利于后续治疗。CD34、平滑肌肌动蛋白是临床常见的免疫组化指标,研究显示,在乳腺癌疾病呈显著表达,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2]。本文主要针对乳腺间质CD34和平滑肌肌动蛋白免疫组化检测乳腺癌价值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对我院收治的150例乳腺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排除精神异常、患有重大疾病、诊断前服用或采取其他辅助治疗的患者。根据患者病变情况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比组。观察组是乳腺癌患者,共90例;对照组是乳腺良性病变患者,共60例。其中,观察组年龄34~59岁,平均年龄为(41.25±4.21)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为(4.34±1.23)年;绝经患者39例,未绝经患者51例;病理类型:51例浸润性导管癌,25例浸润性小叶癌,13例单纯导管癌,其他1例。对照组年龄35~58岁,平均年龄为(40.85±4.35)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为(4.39±1.11)年;绝经患者21例,未绝经患者39例;病理类型:24例硬化性乳腺病变、36例纤维腺瘤。在一般资料比较方面,两组差异不大(P>0.05)。

1.2 方法

1.2.1 试剂与设备 采用的试剂为丹科医疗器械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生产的乳腺间质CD34测定试剂盒和平滑肌肌动蛋白试剂盒。主要采用的设备为酶标仪和血液分析仪,酶标仪的型号为美国Awareness Stat Fax-210酶标仪,血液分析仪的生产厂家和型号为Sysmex公司SF-3000自动血液分析仪。

1.2.2 方法 本文150例乳腺疾病患者采用乳腺间质CD34和平滑肌肌动蛋白免疫组化进行检测。①制作样本:观察患者病变组织,测量患者病变组织、肿瘤、癌症物病变大小、周围病变情况,描述病变组织、肿物性状,采用细胞活检方式将病变组织、肿物多切面切开,若病变组织、肿物距切缘较远,取具有代表性的切缘进行细胞活检,采用浓度为4%中性甲醛对组织进行固定,制片方法为常规石蜡制片法,对样本进行HE染色,并将样本保存备用。②免疫组化检测:对所有样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采用过氧化酶SP检测法,药剂为过氧化酶采用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同时将样本进行脱蜡、水化处理,采用浓度为10%过氧化氢阻断过氧化酶活性,在无菌环境下严格按照试剂盒的适用说明进行操作,乳腺间质CD34按1∶80比例配比,平滑肌肌动蛋白按1∶50配比,每张切片上滴加配比后的乳腺间质CD34和平滑肌肌动蛋白,室温下培育2 h。滴加酶生物素,观察DAB显示情况,并采用苏木青对样本染色,最后封片对比染色情况。

1.3 评定标准 对乳腺间质CD34和平滑肌肌动蛋白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进行判定,对比两组患者乳腺间质CD34和平滑肌肌动蛋白的染色结果。将不着色细胞定义为阴性,用(-)表示;阳性细胞位于乳腺间质内部,呈黄棕色,形状为长梭形。阳性细胞数小于25%为弱阳性,用(+)表示,阳性细胞25%~50%为阳性,用(++)表示,阳性细胞大于50%为强阳性,用(+++)表示。选取乳腺间质呈现清晰黄棕色颗粒部分,采用40倍低倍显微镜观察乳腺间质中阳性细胞最密集区域,换用100以上高倍镜对该区域进行放大,由两名以上医师分别进行计数,计算阳性细胞占总癌症细胞百分数,并观察细胞染色情况与形态。其中,差率10%以内可采用,反之重新检测。阳性率=(强阳性例数+阳性例数)/总例数×100.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有关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结果比较行χ2检测,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CD34、平滑肌肌动蛋白与患者疾病发展相关性分析。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CD34、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诊出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CD34、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诊出率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CD34、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诊出率比较[n(%)]

2.2 CD34与患者疾病发展相关性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D34与患者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超声BI-RADS分级呈正相关关系(P<0.05)。见表2。

表2 CD34与患者疾病发展相关性分析

2.3 平滑肌肌动蛋白与患者疾病发展相关性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平滑肌肌动蛋白与患者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超声BI-RADS分级呈正相关关系(P<0.05)。见表3。

表3 平滑肌肌动蛋白与患者疾病发展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乳腺疾病是女性常见疾病,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浸润性癌症,致死率仅次于肺癌。若治疗不及时,乳腺癌细胞随血液、淋巴液扩散,转移到患者全身,严重危及女性患者生命安全[3]。

CD34是一种高度糖基化的穿膜糖蛋白,具有选择性,表达在人类及其他哺乳动物造血干细胞、内皮细胞、乳腺未分化间叶细胞表面,CD34分子表达随着细胞成熟逐渐削弱[4]。根据孔丹青等[5]研究结果表明,CD34分子在介导细胞间黏附作用中具有重要作用,能有效参与人体、动物造血干细胞运输,参与炎性反应。肌动蛋白属于球状多功能蛋白质,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平滑肌动蛋白中的细丝是组成肌细胞收缩装置的一部分,以游离单体形式存在,具有移动和收缩功能,属于细胞功能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6]。根据张亮等[7]研究结果表明,肿瘤间质在肿瘤、癌症疾病演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肿瘤、癌症实质细胞与未分化间叶细胞相互作用,促进良性肿瘤疾病向恶性肿瘤、癌症发展。因此,乳腺癌间质发生改变可能与肿瘤间质的演变有关,肿瘤间质在演变过程中CD34失去表达,转化为平滑肌动蛋白出现表达[8-9]。裴蓓等[10]认为该过程和表达体现了患有乳腺癌患者的原位癌细胞向浸润性癌转移过程,间质纤维细胞获得平滑肌肌动蛋白,失去乳腺间质CD34纤维细胞,可能是癌细胞向间质细胞浸润的标志或者先兆,或者该癌症本身就是一种早期的浸润癌,只是该细胞阳性表现为弱阳性或者假阳性,常规染色技术不能对其进行分辨。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CD34指标、平滑肌肌动蛋白指标阳性诊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CD34、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超声BI-RADS分级呈正相关关系(P<0.05),说明分析乳腺间质CD34、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表达情况,能够辅助诊断患者乳腺癌疾病,为主治医师提供科学的诊断依据。

综上所述,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乳腺间质CD34、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情况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提高乳腺癌患者和乳腺良性病变患者诊断效率和阳性检出率。因此,该检测法在临床医学中具有推广意义。

猜你喜欢
肌动蛋白平滑肌阳性细胞
Ghrelin阳性细胞在食蟹猴消化系统中的分布定位
肌动蛋白结构及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喉血管平滑肌瘤一例
大鼠骨骼肌挫伤后bFGF和MMP-1阳性细胞率比值与损伤时间的关系研究
紫羊茅肌动蛋白编码基因核心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肠系膜巨大平滑肌瘤1例并文献回顾
大口黑鲈鳃黏液细胞的组织化学特征及5-HT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分布
肌动蛋白清除系统与凝血—纤溶系统在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
咽旁巨大平滑肌肉瘤一例MRI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