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城故事

2021-04-12 00:47王琳琳
世界环境 2021年1期
关键词:内城物种动物

文 / 王琳琳

若不是疫情来临,长久以来高居地球食物链顶端的人类,似乎已经全然忘记了自己也是动物的一员。

作为复杂的人类个体,每个人都有着独特的生存状态。但是,人类对自己、对世界造成的巨大影响视而不见,忘记自己脆弱的命运与整个世界紧密相连,对人类之外的其他物种来说,造成的伤害是巨大的,而且是无声的。换句话说,在现代社会和人类科技发展的今天,人与自然、与动物该如何相处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关键问题。

澳大利亚华裔插画家陈志勇以他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回答了这一问题。他假想当动物被困、擅自闯入或故意被带入一个通常只供人类居住的空间——城市之后,会发生一些什么。于是,他把鳄鱼放在办公室,把一头猪放在公寓里,或把一条鱼悬挂在城市上空,全然站在动物的视角思考可能发生的一切,以及这对人类意味着什么。

借助图画的力量,文字往往无须多言。在《内城故事》里,陈志勇画了一只夜间活动的鹿,站在高处一处类似人居住、实际为森林的房间里,眺望着日间城市的景观。他还画了闯入城市当中的马,当用插画的形式,展现它们也可以沿着高速公路、屋顶和立交桥奔跑,沿着起重机的悬臂和高空中的电线奔跑,看着它们转动着的弹珠般的眼睛和随风飘动的鬃毛……一共25种动物,它们并不说话,它们的动物本性仍然神秘莫测,只是就那样存在着,在故事间进进出出,只是在这些时刻,读者也许会感受到某些事情,也许就会从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抽离出来,从而体会到动物也是城市主人的冲击感。

动物在城市日常中的露面,揭示了人们不愿意看到的生活法则,那就是我们一直忙于做人类,而忽视其他哺乳动物、昆虫、鱼类以及鸟类等一样在我们身边生存。还记得疫情期间出现过“野猪闯进城市”“兔子在深夜奔跑”等登上媒体报端的新闻吗?在那一刻,也许它们获得了重新拥有这座城市的权力。

鲁迅先生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人与动物之间更是如此。疫情期间,有一些人可能会在某种紧急状态下被要求迅速进行隔离观察,在这些时刻,所养的宠物,并非第一时间就能被纳入考虑的视野,甚至有时还被当作一个随时可以舍弃的对象。这从某种程度上印证了,人类有时真的无法理解其他动物的生命到底意味着什么。

人类是独特的吗?我们往往会忘记,人类的属性是动物,也是这个星球上数百万物种中的一个。疫情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训,也给了我们难得的机会,那就是当我们习惯性地向内与自己对话时,也可以试着向外看,朝着那些非人类的事物,就像科学家或博物学家做的那样。

诚然有些悲欢并不相通,但我们不能放弃相通的努力。

猜你喜欢
内城物种动物
北京内城河湖水质情况分析及思考
万众一心
回首2018,这些新物种值得关注
基于英美国家实践的中国内城贫困问题化解思路*
电咖再造新物种
世界上的15个最不可思议的新物种
最萌动物榜
动物可笑堂
清代如何疏解京城人口
疯狂的外来入侵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