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的善良 不一定带给你快乐

2021-04-12 13:02费医
食品与生活 2021年4期
关键词:盲目共情边界

费医

采訪专家 | 王惠茹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神志病科/ 失眠科副主任医师

在生活与工作中,你是否被人说极其善良呢?是否因为珍惜朋友、爱护子女、尊敬同事或因为害怕得罪别人,以及因为其他的原因而不懂得拒绝,有时宁愿麻烦自己甚至心里抱怨也不拒绝别人的请求呢?如果你的回答为“是”,那么以下7 条请你仔细确认:

? 别人拒绝你时只是简简单单一句话,你拒绝别人时却时常感觉自己对不起对方。

? 帮别人忙时小心谨慎,觉得认真是理所当然,自己却很少开口要求, 担心麻烦到别人。

? 和大家在一起时总是主动找话题或是迎合着别人接话,以避免冷场,在微信上聊天,也习惯自己的消息垫底。

? 总是斟酌自己表情言辞,害怕说错话。

? 不敢表露出负面情绪,怕自己的负能量影响到别人。

? 极度敏感,小心翼翼害怕得罪其他人,每次评论和回复都要考虑好久, 总怕错会了朋友的意思而反复确认。

? 怕打扰别人,怕别人觉得自己很矫情、很烦,聊天经常撤回,朋友圈经常秒删。

当满足以上7 条中的4 条时,基本上就可以认定你除了善良之外,更是具有“讨好型人格”的性格潜质,可能虽然被人说“乐于助人”,而自己却并不快乐。

心理学家认为,产生这样的心理, 一般有以下几点原因:

认为所有人都喜欢才能体现自身价值 具体来说,你可能会认为衡量自身价值的依据就在于是否能够得到他人的喜爱,而得到他人喜爱的方法就是尽可能为他人做更多的事情。在这样的信念下, 你需要争取赢得每一个人的喜欢,也让自己长期处在对否定的高度敏感中。

对他人的认可“上瘾”了 有一些人会将对自我价值的认知建立在他人的印象上,所以过度关注他人行为需求,甚至被取悦他人的需求控制了,为了始终保持他人对自己的良好印象,永远不能表现出不满和愤怒,也无法承受他人的批评和指责。

非常畏惧冲突和矛盾 在心理学中, 有一个词叫做“冲突避免”,通俗地说就是在人际关系中尽可能去避免可能发生的拒绝、抛弃、对抗、不认可,因此常常牺牲自己,成全他人。“冲突避免” 也是“讨好型人格”固有的行为模式之一。这类人常常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 多半在早年的亲密关系中受过创伤。

可能被“盲目的善良”冲昏了头脑 常常会因为自己过度的善良而得到了短暂性的甚至别有用心的赞美,所以会更加坚定地成为无限的“好人”。

“讨好型人格”虽然在生活中看似“很受他人的欢迎”,却是在“折磨自己”。而且,很多“讨好型人格”的人还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你帮了别人很多次,别人已经把接受你的帮助当成了一种习惯,有一天,你突然因为什么事没有帮到别人甚至只是没有及时帮助到别人,别人就会加倍地指责你,你因此感受到的痛苦、委屈是难以想象的。所以,“讨好型人格”的人往往需寻求“转变性格”的方法。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

要明白拒绝是自己的权利 著名作家毕淑敏曾经在自己的书中谈到拒绝的话题,她说:“拒绝就是一种权利,你那么好说话,又有谁能体谅你?”拒绝是每个人的权利,当你努力迎合他人需求的时候,你自己的需求是不被看到的, 而这个需求就是“我不想做,我不喜欢做”,试着去觉察自己的需求,这是很重要的。

设置自己的边界 具体来说,就是我们要做一个乐于助人的人,而不是一个“滥好人”,当事情超出了自己的能力和范围,或者超出了当时的情景时,可以尝试表达出自己的难处,进行拒绝, 而不是勉强而为。因为讨好别人而放弃自己的边界,未必能获得别人真正的尊重,为自己设置边界,才能为自己储存更多助人的力量。

找到适合你自己的个性化拒绝方式 事实上,很多不会拒绝的人并不是没有拒绝的心,而是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拒绝方式。当我们明白了自身的需求后,就需要慢慢采用一些方式去守护自己的界限。比如,有些人选择直截了当的拒绝,有的人需要用一段时间来拒绝他人,也有些人喜欢用开玩笑的方式拒绝。找到自己的方式有时候没有那么快,你可以慢慢来,但是记住,你的每一次尝试都会让你更加认识、了解自己。

掌握一些拒绝的小技巧并反复练习 ? 不要着急做出回应:当别人提出请求时,有时候并不需要马上回应,你可以给自己预留足够的思考时间,这时候,你可以跟对方说:“我现在不太确定,晚点回复你好吗?”? 在共情的基础上表示拒绝:面对他人强烈的请求,你可以共情对方的心情,并表示理解:“我知道你的处境很困难,心情一定很不好,我也很为你担心”,但是很多时候,理解对方并不意味着我们一定能帮到对方,如果这件事你确实帮不上忙,你也可以直接告诉对方:“这个我真的能力有限,帮不到你,不如我们一起想想其他办法。”? 三明治拒绝法:这种方式是指委婉地表达出自己的拒绝。举个例子,朋友邀请你参加他的聚会,但是你有工作安排,你可以首先表达自己的感激:“你办的聚会能邀请我,我真的是很开心。”接着你可以说出自己无法赴约的理由:“但是不好意思,由于我有工作安排,这次我真的去不了了。”最后给予对方祝福:“下次我们再好好聚,玩得开心哦!”

日本作家太宰治说:“我的不幸, 恰恰在于我缺乏拒绝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绝别人,便会在彼此心里留下永远无法愈合的裂痕。”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盲目的善良,并不一定能带给你快乐, 反而,还有可能带来压力和烦恼。人想活出自己的价值,就要先学会拒绝。适当的拒绝,既是对自己负责, 也是对他人负责。

猜你喜欢
盲目共情边界
拓展阅读的边界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盲目剃“满月头”可能对宝宝造成什么伤害
海外游学别因焦虑而盲目跟风
论中立的帮助行为之可罚边界
“伪翻译”:“翻译”之边界行走者
既不能崇洋媚外,也不能盲目排外
思考新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