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在校园开展课间跑操的实践探究

2021-04-12 02:43张勇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21年1期
关键词:体育活动核心素养

张勇

摘 要:在核心素养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学校的体育活动也为核心素养的落实提供了具体的活动支撑。跑操是校园中的重要体育活动,它不仅能够让学生强身健体,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等品质。由于学生在跑操过程中存在队形混乱、注意力不集中、姿势不对等问题,因此学校需要进行跑操管理与规划,可采取如下措施:提升跑操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关注跑操过程,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开展群体训练,提升集体精气神。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间跑操;体育活动

丰富学校的体育活动不仅是国家政策层面的教育指示,更是着眼于学生强身健体的需要。在校园开展课间跑操活动,尤其是进行创新性的设计与训练,可以提升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从而积极地参与体育活动,达到提升身体素质、引领学生过健康生活的目的。这也契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及阳光体育的要求,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校园课间跑操的意义

健康生活是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质,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为校园体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体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取向就是实现学生的终身学习,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充分利用课间开展趣味性的跑操活动,正是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体现。跑操不是简单的跑步,而是跑步与体操的结合,跑操不强调跑的速度,而注重跑的效果。跑操是一项运动,是可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兴奋剂;跑操还是一种文化,是可以让学校更富内涵、班级更加凝聚、同学友谊更加深厚的黏合剂。因此,跑操不是简单乏味的活动,而是充满趣味和无限可能的体育活动,在校园内有效地、具有创新性地组织跑操活动,有多方面的意义。

首先,跑操是一种全身运动,有利于学生调动全身的肌肉,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在落实核心素养的要求下,体育被赋予了重要的地位,而跑操作为一种体育项目,是落实核心素养的支撑点,为体育价值的发挥提供了具体的支持。其次,跑操是一种集体活动,运动的群体基数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跑操往往是全校学生一起参与,班与班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都需要不断协调,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不断地与其他人磨合,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这样,学生可以形成集体意识。最后,跑操队形的设计、趣味性的体现、团队的配合等,都应具有创意性。让学生参与跑操的规划与管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意规划能力,还可以调动学生跑操的积极性。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跑操队形的设计,学生团队一起为全校的跑操队形进行出谋划策,展现自己的创意设计能力,也体现了核心素养中的自主发展能力。

二、课间跑操中的问题

跑操涉及的人很多且场地有限,加上跑操是大集体活动,如果管理和设计不当,就容易出现很多问题。第一,个别队形问题导致整体效果不佳。从整体上来讲,跑操要达到一定的视觉效果,需要各个班级的配合,具体到个人就是每个学生的配合。跑操队伍是一个大集体,在这个大集体中一个人的不协调就会影响整个队伍。在跑操过程中,有的学生或班级跟不上群体节奏,跑得过慢或过快,会改变前后个人或队伍的节奏,从而使整个队伍步调不一致,显得混乱。在实际的跑操过程中,个别队形中的学生会偏离整体的设计路线或速度跟不上节奏,从而导致跑操不流畅,影响整个跑操进程和视觉效果。第二,跑操时注意力不集中,有说话和打闹的现象。据观察,在跑操过程中,有的学生不能将全部注意力放在跑步中,而是与旁边的同学说话或者打闹,这样不仅会影响跑操的整体效果,更不利于学生进行有效锻炼,影响健康。第三,姿势不对,精神状态不好,影响跑操的效果和学生的健康。有的学生跑步的姿势不对,有的学生精神状态不好,跑得过慢或懒散拖沓,导致队伍不整齐且缺乏精气神。在没有生病的情况下,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跑步姿势和状态,及时纠正和调整,并在平时的工作中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积极跑操。第四,跑操缺乏集体精神,主要表现在跑操时口号喊得不一致、不响亮,有的学生喊得快有的学生喊得慢,有的学生声音大有的学生不发声,这样,由声音传达出来的精气神不能表现出来,集体积极向上的力量也展现不出来,整个队伍显得没有生机、杂乱。

三、校园课间跑操的实践策略

核心素养显示了对学生身体和精神方面的要求,体育是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学科,无论是身体方面还是精神方面,都能给学生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为了落实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以及积极向上的精神,我校有效利用跑操,进行了一系列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升跑操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跑操只有具有趣味性才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为此,我校积极拓展跑操的形式,加入更多运动元素,让学生乐于参与,从而获得锻炼。首先,在实践中尝试设计跑操的队形,进行图案跑,并让学生参与队形设计。在具体操作中班主任、体育教师、学生可以一起组成设计团队,各班可以提供自己的队形,学校可以选择可行的几种队形开展跑操活动。如,我校开展了“贪吃蛇”图形跑、五角星图形跑、校名字母缩写的图形跑,工作人员在运动场画出这些图形,在跑操中学生沿着画线跑,整体上形成了动态的图案效果,极具美感。其次,将跑步与其他体育项目结合,如传统游戏、啦啦操、蹦跳动作、设置障碍跑等。这样,既丰富了跑操的形式也增加了跑操的趣味性,学生在参与中会感到更有层次性和成就感,从而大大提高参与的积极性。最后,改变跑操的口令,让口令更具人性化。学生的精神面貌与气势体现在班级口号上,在跑步的过程中口号不仅能振奋人心、强化节奏,还能体现班级的发展方向与文化。因此,在跑操时我们不再喊单调的“一二三四”,而是喊能提升学生精神面貌且反映学校文化的口令,如我校师生一起创编的跑操口令“小小少年,意气风发,迈开腿脚,甩动胳膊,一直向前……”。

(二)关注跑操过程,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

无论是图案跑还是丰富跑操的形式与口令,都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进行跑步和规范跑操的姿势。然而,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需要关注跑操的过程,让学生在跑操的过程中一心一意地跑。为此,学校还在学生跑操的过程中增加了音乐提示,学生在听到不同的音乐时做相应的动作,如听到钟声开始跑动,听到雷电声开始冲刺跑,听到鼓声开始跳跑,等等。这样,学生在跑操的过程中需要调动各种器官,看听结合,不容易分心。另外,在跑操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还特意在跑道周边增加了一些提示、一些标语、跑步里程、下一步的项目等,如“还有100米,加油”“还有50米,我们一起来做操”等。在跑的过程中,学生会注意到这些提示,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坚韧性,同时将注意力放在跑步上,一鼓作气,更好地完成跑操的整个过程。

(三)开展群体训练,提升集體精气神

学校将大课间跑操纳入班级常规管理量化考核,并将跑操列入体育艺术节评比项目,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每个班、每个体育委员、每一位学生在为班级的荣誉努力拼搏的时候,所有人都体会到团结才能进步,互助才能发展。要跑好具有趣味性的跑操运动,需要合理安排和训练,尤其是图案跑,学生需要按照一定的图案进行跑步,跑出动态的图案效果,只有不断地训练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我校将跑操的训练与比赛结合起来,在平时的训练中增加过程性评价,给予班级平时分,在比赛时进行跑操班级的优胜选拔,给予比赛分,平时分与比赛分结合起来就是班级的跑操分。这样的评价有利于学生为了集体的荣誉而努力,提升学生的集体意识。在群体跑操训练时,学生之间、班级之间相互合作,从队形的设计到具体的执行,都需要相互协调,要考虑集体的利益与整体的效果,这有利于学生形成合作精神,为了集体的荣誉而努力。同时,在训练和比赛时,配合着音乐和口令的跑操具有一定的气势,体现了集体的力量,学生在这种气势的感染下有了集体归属感和荣誉感,提升了集体的精气神。

参考文献

[1]李亚香.核心素养下的体育教学新思路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28).

[2]黄永明,庄大雨.推进小学生“跑操”项目开展的关键点控制[J].体育教学,2018(10).

[3]刘阳.学生跑操整齐性训练的技术要求与方法[J].青少年体育,2016(10).

[4]朱其颂.中学校园大课间跑操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9(10).

(广东省高州市第七中学,高州525200)

猜你喜欢
体育活动核心素养
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耐挫力的策略研究
幼儿园体育活动中渗透安全教育的实践及研究
农村中学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研究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闽侯县初级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抗战时期迁黔军事院校体育活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