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对0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探究

2021-04-13 11:14龚婷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28期
关键词:培育价值观考核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作为我国培养高素养全面型人才的主要基地,受到了广泛关注。通过培育0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能提高其道德品质,也有助于完善学生综合素养。但就目前0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情况而言,普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对提升学生专业素养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本文针对0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策略,旨在为高校教育教师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00后大学生  培育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系新乡市社科联重点调研课题“高校对0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探究”,课题编号:2021-165。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28-0009-02

近年来,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国家之间交流较为频繁,加之互联网时代的迅速发展,使得当前社会信息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主流和非主流意识十分混杂且良莠不齐。与此同时,西方文化的持续渗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00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导致部分学生产生错误的价值观念与理想信念,這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了巨大阻碍。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核心内容与重要体系,通过培育00后大学生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能为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价值观,也有助于完善学生综合素养,推动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

一、0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

(一)高校对于培育大学生思想不够重视

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培育0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家庭、学校及社会三方面协同努力,在整个社会中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加强宣传培育的重要作用,且各个培育环节缺一不可。但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当前高校在培育0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方面普遍存在师生学业竞赛压力大、少数院校未明确培育工作的意义以及财政投入不足等问题,导致部分高校对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乏一定的思想重视,这对提高学生专业素养与道德品质都有着不良影响。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实践流于形式

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释放的生命力起源于学生的自觉实践和普遍认同,可以说,认同度越高,则践行动力越高。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点认同,也表现在认同核心价值的信仰、指导实践以及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而学生通过实践能够深入了解和认知核心价值观,促进其综合素养的提升。但就目前培育情况而言,因部分高校实践方式单一、培育机制不完善,导致00后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三)高校在培育考核机制方面不完善

在高校教育教学中,通过营造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氛围,不仅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有利于强化学生思想素养。在此基础上,高校还需积极开展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活动,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促使学生自觉学习、自我约束并自我反思。然而,由于少数高校考核机制不完善,使得0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存在践行和认同严重脱节的现象,这既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也无法真正提升学生思想素养。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方法较为单一

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虽多数高校较为重视培育工作,但因培育方法的单一,使得教师与学生都缺乏相应的学习积极性。首先,高校对0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主要集中为教学理论知识,并未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作一种深化的思想信仰,使得学生思想高度难以有效升华。其次,现今社会正处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00后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较为关注各种社交网络平台,但高校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通常以校内宣传为主,学生在业余时间一般不会去关注校内信息,这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质量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二、高校对0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策略

(一)高校应加强培育思想的重视,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在高校课堂教学中,为培育00后大学生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院校应及时加强思想重视,促进学生专业素养的提高。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庆祝大会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需弘扬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有效增强全国人民的精神力量。0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增强学生认同情感、践行情感和认知情感,能够强化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认同及认知。但前提基础是学生需在精神方面、心理方面、思想方面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深入了解和认知,只有深化学生认知,才能使其端正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态度。因此,为提升学生道德品质与综合素养,高校需加强全体师生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视,通过完善宣传报道,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教育,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氛围,使全校师生与社会人们能够学习、践行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提高00后大学生专业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夯实基础。

(二)高校需注重拓展实践形式,有效开展实践活动

在高校教育教学中,院校应注重拓展教学实践形式,合理运用互联网技术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为提高学生思想素养提供有力保障。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文化的精华,对培育00后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通过拓展实践培育形式,能使学生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因此,高校应以多元化的形式丰富实践平台,将社会实践与思想认知进行有机融合,依据不同年级情况和学生学习特点,拓展实践渠道,结合情感教育、专业教育及思政教育,培育00后大学生趣味性、专业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强化其专业素养。其次,想要培育00后大学生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还需重视开展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活动。一方面,可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读书会、经典诵读、辩论会、宣传会等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还可组织学生制作微视频、时事链接等,让其阐述自身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问题的理解,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观念。

(三)通过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提高整体评价质量

在高校教育教学中,通过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考核机制,既能约束00后大学生的自我行为和信念,也能减少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因素。因此,高校需重视以合理的方式,不断优化考核措施,完善考核激励机制,达到升华学生思想情感的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考核目标是为激励00后大学生树立以核心价值观为行为指南的行动导向,而新课标中明确提出教学考核评价需采取终结性评价和形成行评价结合的方式。因此,高校在改革0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考核体系时,应基于新课改政策,依托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一方面,院校应把形成性评价落实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个培育过程,将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有机结合,通过统计网络教学平台数据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公正性和客观性。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终结性评价中,院校也需关注学生日常行为表现与道德品质,通过全新的考核机制丰富评价形式,促进0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顺利开展。

(四)转变传统培育方法,丰富核心价值观培育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为培育00后大学生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应及时创新培育方式,转变传统培育形式的单一,促进培育质量与学生专业素养的提高。首先,由于当前多数高校在0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面只局限在理论知识中,使得学生缺乏相应的学习兴趣,这对完善学生综合素养有着不良影响。因此,高校教育教师应深入挖掘网络资源,不断丰富教学内容,结合00后大学生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合理运用网络图片、文字、语言等元素拓展教育形式,达到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提升的目的。其次,高校还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校园文化进行有机融合,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教育功能,創设和谐、绿色、健康的校园环境。与此同时,高校要依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培育策略,使其能更好地接受并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提高学生思想素养与学习效率提供有力保障。此外,为使0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有效开展,高校还需构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专项阵地,有效强化主流思想的感染力,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主流意识思想。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培育0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提高学生道德品质和思想素养有着不可忽略的意义。但由于当前高校培育工作普遍存在培育方法单一、考核机制不完善等不足之处,对完善学生综合素养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高校应及时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重视,有效拓展实践形式,创新培育方式,不断完善考核机制,为00后学生今后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倪莽,祁丹阳,雷小轲,熊子璇等.0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探究[J].作家天地,2020(19):124-125+172.

[2]李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7):62-64.

作者简介:

龚婷(1991年-),女,汉族,河南驻马店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

猜你喜欢
培育价值观考核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家庭年终考核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