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语文教学德育功能

2021-04-14 01:06任佩佩
成功密码 2021年5期
关键词:德育作业课文

任佩佩

在个人身心发展、人格建立的重要时期,对学生进行德育是极为必要的,将德育与智育并重,引导学生学习与继承中华优良传统文化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坚持的教学理念。

一、深度挖掘教材德育内容

互联网上信息繁杂,在没有成人正确引导的情况下,学生极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基于此,在学生学习中积极渗透德育极为必要。学习是学生认识事物、了解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学习可以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教师需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重要资源,讲授古今中外的优秀名篇,使学生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精髓,丰富文化底蕴。

比如,四年级上册的略读课文《给予是快乐的》,部分学校教师不会过多讲解,只是带领学生阅读几遍后就进行后面的学习,并未充分发挥这篇课文的德育作用。这是一篇能很好地进行德育的文章,教师在备课时,可以根据题目的理解出发,设计问题——“什么是给予”,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谈谈对“给予”的理解;接着,再引导学生体会标题的深刻内涵,让学生分别从贫困男孩与保罗的不同立场,感受保罗乐于助人的精神,体会贫困男孩对弟弟的爱等多种情感,而不再局限于某一种情感的体悟,使学生养成更加全面看待问题的良好习惯。并且,学生在阅读中受主人公的影响,学习其精神品质,实现德育渗透。

二、利用课堂互动,注重情感熏陶

现今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人的宠爱下长大,自我意识较强,若缺乏正确的引導不利于学生人格健全发展。传统教学中以教师说教为主,学生很难接受理解,在认同感不强的情况下德育无法正常开展。基于此,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教学时,需注重与学生的情感沟通,通过课堂互动,增强与学生的情感,进一步了解学生心理需求,并针对学生的需求做教学调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比如,在课文《父爱之舟》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借助文章内容的梳理,总结文章三段式结构,再精读文章中间的第二自然段到第九自然段,跟着“小舟”的线索,在作者的回忆中通过平铺直叙的语言,感受平静的话语背后那份深沉的情感。在讲授文章重点部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围绕“父亲”回忆了哪些事情,通过总结会发现作者写的都是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此时,教师再让学生思考在自己的生活中与爸爸发生的事情,通过问题启发学生发散思维,调动自身生活经验,更加能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学生感恩父母,学习爱父母、尊敬父母的美好品质。

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实物教具、PPT课件、实践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这样更加直观且印象深刻,有利于德育的有效渗透。比如,在学习了《竹节人》这篇课文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所提供的材料,按照课文所说的具体操作步骤制作“竹节人”玩具。学生已经具备了动手能力,所以在制作玩具的过程中,教师无需过多干涉,直接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解读进而自己动手操作,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身临其境地感受制作玩具的乐趣。

三、借助课后作业渗透德育

基于家长在德育中未充分发挥其作用的现状,教师可以通过亲子作业形式,提高家长参与度,使学生将知识回归生活,更好地应用于生活,从而提高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通过实践可以增进其与家庭各成员间的感情,促进家庭和谐,确保学生更加开心健康地成长。

比如,在学习了某些经典著作的节选课文后,教师可以布置让学生与家长亲子共同阅读名著的课后作业,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确保阅读的有效完成;在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之类的科幻类课文后,教师可以布置查阅相关资料的命题作业,让学生与家长合力查阅资料共同完成作业,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布置课后作业,在无形中渗透德育,更加易使学生接受,同时也调动了家长参与孩子教育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

四、关注学生心理变化

德育需从细微之处抓起。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除注重教学外,还需注重学生课堂内外的心理变化。小学生天真烂漫且好奇心强,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心与探索欲,如果引导得当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然而事物都有两面性,因为好奇心重,也极易导致小学生受到不良因素诱导对其成长产生负面影响。基于此,教师需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学生只有拥有健康的心理,才能更好地接受学习,茁壮成长。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需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引起重视,不能将眼光局限于短期的应试教学中,而应立足于使学生未来更好地适应生活展开教学,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实现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机渗透。

猜你喜欢
德育作业课文
《中国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作业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