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幼林芒果园间作技术初探

2021-04-15 03:56甫国嵩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4期
关键词:幼林间作杨柳

甫国嵩

(保山市隆阳区杨柳白族彝族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保山 678019)

前言

芒果果实味美,有“热带果王”之称,自2017年产业扶贫项目实施以来,隆阳区农业农村局、隆阳区草原局整合统筹各类项目资金,在杨柳乡热带山地规划发展芒果种植近2.5万亩,因年有效降雨量较少、水利灌溉条件困难、新植芒果园收益缓慢,为了有效提高芒果幼林期产业扶贫经济效益,保护裸露地表水土流失和保持土壤湿度,有利于芒果幼树生长,增加短期收益,在芒果幼林中间作农作物形成复合栽培群体,促进当地群众增产增收,尽快提升扶贫攻坚成果,大胆探索“芒果+玉米+早豌豆”一年二熟间种轮作模式新途径。

1.试验地情况介绍

试验地为芒果园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杨柳白族彝族乡海拔1500米以下热带山地,北纬东经林地坡度以下。杨柳乡地处北回归线北侧,属于西南季风区,亚热带高原山地气候,地势东高西低,山高谷深,海拔差异大,地形复杂,最低海拔687米,最高海拔2864米,立体气候明显。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征,特殊的地理气候将全乡分为冷、温、热三个气候区域。年均温度为16℃,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100ml,主要集中在6~10月。

2.试验材料及方法

试验地的间作农作物为玉米和早豌豆2种。其具体的种植方式如下文所述。

2.1 间作玉米

2.1.1 间作方式。以芒果果树为中心,四方间隔1m,保障每棵果树的成长空间。每年四月初开始准备播种玉米的土地条件,购置所需量级的玉米种子,待5月份透雨后适时播种。

2.1.2 玉米种植规格。在芒果树之间的空余空间沿着等高线开垦垄沟,行与行之间的距离约为70cm,株与株之间的距离约为30cm。总体来说,杨柳乡芒果园中的玉米的有效株数约为2400~2500穗。

2.1.3 品种选择。品种选择的标准是优质和高产。间作玉米的根本目的便是提升芒果园的前期收益,玉米的产量直接关乎芒果园的前期收益。所以在综合试验了多种玉米品种之后,本试验决定选择杂交玉米良种迪玉2号、川单99。这2个玉米品种抗逆性强,适宜性光,丰产性好,均为云南省内的著名品种,即使在气候恶劣的情况下也能保证基本产量,且穗位较为整齐,不会发生穗腐情况,较适合在芒果园中进行播种。

2.1.4 施肥策略。综合考量了杨柳乡芒果园的实地情况,决定采用农家肥为主,加NPK复合肥(10-10-5)40kg作为芒果园玉米间作物的基肥,分两次亩施追肥尿素20~30kg。杨柳乡芒果园每亩施肥总量约为500kg。

2.1.5 虫害防治。试验地常出现草地贪夜蛾与玉米蚜虫,对玉米作物的成长造成较大威胁。草地贪夜蛾起源于美洲地区,于2019年迁入云南省各地。这种害虫食量较大、飞行速度快、繁殖力强,会使玉米出现落叶现象;玉米蚜虫是世界上危害最大的害虫之一,会危害玉米心叶、外叶及果穗,使玉米心叶出现空洞或断裂,被大量虫粪填充。虫害严重时会出现玉米叶片被全部吃光、果穗的雌蕊被咬断,致使玉米棒授粉不良,出现断行秃粒和霉烂减产或绝收现象。

2.1.6 植物调节剂的使用。在玉米种植中最常用的植物调节剂是玉米健壮素,这一调节剂可以将玉米植株的群体结构进行优化,是专门用于玉米种植的调节剂。而且,玉米健壮素不能与其他类型的农药或化肥混用,应严格控制化肥与玉米健壮素的使用间隔,适时提升玉米的整体产量,一般用于玉米“大喇叭口”期间。

2.1.7 收获和储藏。玉米收获以人工为主,晾晒玉米的时候要将玉米装到空隙较大的袋子中,玉米中的水分可从空气中散出,在装袋后将玉米打成垛,进行集中晾晒。在晾晒后放入干燥通风的仓库中储藏。

2.2 间作早豌豆

早豌豆是杨柳乡晚秋主要的蔬菜作物之一,常规种植面积0.6~0.7万亩。具体播种策略为:

2.2.1 播种方式。早豌豆的播种方式比较多,玉米/早豌豆轮作方式是本试验应用最多的一种种植模式。玉米的种植会有5~6个月的冬闲时期,在冬闲时期种植早豌豆能够有效利用冬闲时期的土地,实现土地利用价值的最大化。

2.2.2 播种时间。早豌豆的最佳播种期在9月15日到10月10日之间,这一时间段的玉米灌浆成熟,已经完成了收获,早豌豆可以整地播种。如果播种太早,日平均气温过高,豆苗的营养生长期较短,无法实现较好的收获效果。如果播种太晚,早豌豆的产出时间会晚于其他厂商的早豌豆,导致销售时的市场劣势。

2.2.3 品种选择。早豌豆品种选择标准为优质和高产,中豌9号和北京9号都是较为著名的优质品种进行种植,每亩平均用量为15kg。

2.2.4 病害防治。加强豌豆蚜虫、白粉病、霜霉病等主要病虫害防控工作。豌豆蚜虫是许多豆科作物中的主要害虫,它会直接取食早豌豆的植物器官,对早豌豆田造成较大的伤害。白粉病会导致枝条中下部硬化,出现圆形白粉状霉斑,后期变成黑色小粒点,侵害早豌豆的健康。霜霉病是由霜霉菌引起的植物病害,大多伴有角斑病或黄萎病等并发症。果农要重点防治这些病害,保障早豌豆的生长情况和经济效益。

3.结果与分析

3.1 经济效益

由于芒果为多年生小乔木,一般在种植的3~5年后才会有较大的经济效益。杨柳乡芒果园中平均每亩种植41株芒果树,土地的利用率仅有25%。为提升芒果园的前期收益,充分利用土地价值,遂采用玉米和早豌豆作为间作物,探究间作技术在芒果园中的应用价值。本试验的研究范围为2018年至2019年的间作物产出和收益情况。杨柳乡芒果园在每年5月中旬左右亩种植2500株玉米,经过约4个月的成长后平均可收获玉米籽500~600kg,按市场价约2.8元/kg计算,间作玉米的芒果幼林地的间作物亩产值可达1400~1680元;在9月上旬间作一茬蔬菜——早豌豆,经历约2个月的成长后将其采收,平均每亩产量可达600~800kg,按市场单价5.00元/㎏计算,亩产值约为3000~4000元,两茬粮经轮作可使每亩地增收4500~5670元(具体如表1所示)。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在山地幼林芒果园中间作玉米和早豌豆对经济效益的补充作用较好,可使芒果幼林在成熟前具备适当的经济效益,补足芒果园前期收益微薄、经营压力较大的缺点。

表1 杨柳乡芒果园间作物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3.2 社会效益

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社会的发展和土地开发进程的推进使得可利用的土地变得越来越少,只有加强土地集约化利用,才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芒果种植后3~5年才有较大经济收益,间作模式可以缓解芒果产业收益慢、周期长、投入大等问题,可调动果农积极性,实现林地增效,果农增收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

3.3 生态效益

幼树芒果园间作玉米和早豌豆可充分利用果园水、土、光、热等资源。在对农作物进行施肥、除草的同时也增加芒果园的土壤肥力,抑制杂草生长,调节土温、改进土壤结构,从而对芒果幼树起到良好的管护作用。既保障水土流失,促进芒果幼树生长,又实现经济增长农民增收,既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又有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4.结语

在山地幼林芒果园间作玉米和早豌豆能够有效提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2018年到2019年,玉米和早豌豆的产量都有了可观的提升,间作物的效益填补了芒果园初期的收入空缺,使芒果园的资金收入变化更加平滑,对杨柳乡的建设和当地群众的增收具有重要的意义。“芒果+玉米+早豌豆”一年二熟间种轮作模式将以此为理论依据进行推广,为我国的扶贫攻坚事业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幼林间作杨柳
速生桉树幼林抚育及施肥管理
不同间作物对连作葡萄生长影响初探
在森林培育中中幼林抚育的重要性分析
Try to Think Yourself into the Role
间作黄豆、花生对核桃幼苗及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杨柳 书法作品
快乐佳县人
风儿吹过杨柳湾
着着寸进 洋洋万里 漫谈郑幼林寿山石雕刻
果园实行间作套种的优势与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