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排螺旋CT 和MRI 检查对直肠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对比分析

2021-04-15 02:35王宪莉刘英娜张海峰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2021年1期
关键词:肌层分辨率螺旋

王宪莉 ,刘英娜 ,张海峰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 放射科( 郑州, 450000)

0 引言

直肠癌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通过术前准确分期能够为后续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提供有利依据,不但有助于术前采取新辅助化疗,而且还对达到R0 切除有一定帮助[1-2]。目前,临床上用于直肠癌术前分期的检查方法较多,应用广泛的分别有CT、MRI,根据相关临床研究表明[3-4],CT 与MRI 用于直肠癌术前T、N 分期的差异性较大。本次研究,通过统计并比较两组直肠癌患者在术前运用64 排螺旋CT 和MRI 检查的T、N 分期准确情况,旨在探讨二者对直肠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收集我院2018 年11 月至2019 年11 月经术后病理证实的72 例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64排螺旋CT 检查者36 例作为CT 组,行1.5 T MRI检查者36 例作为MRI 组。CT 组男16 例,女20例;年龄32 ~58 岁,平均年龄(44.15±3.67)岁。MRI 组男17 例,女19 例;年龄33 ~56 岁,平均年龄(44.80±4.22)岁。

1.2 方法

1.2.1 肠道准备

两组患者均于检查开始前的48 h 开始仅进食流质或是半流质饮食,检查前24 h 饮水1 500 mL ~2 000 mL,同时口服泻药,检查当天行应用生理盐水进行灌肠。

1.2.2 扫描

CT 组应用西门子SOMATOM Definition 64 排AS128 CT 扫描仪,相关参数:管电压为120 kV,管电流为210 mAs,机架转速为0.5 s,扫描准直为128×0.6 mm,重建层厚与层间距为1.0 mm/0.7 mm。具体:检查前12 h 予以患者禁食,前10 min 饮水1 000 mL,吸气后予以扫描,选择370 碘帕醇注射液370 mg I/mL,剂量为1.5 mL/kg 体重,注射流率4.5 mL/s。

MRI 组应用西门子 Magnetom Essenza 1.5T扫描仪,分别予以盆腔MR 平扫、增强扫描。其中扫描序列为:横断T1WI 压脂、横断T2WI与T2WI 压 脂、 冠 状T2WI 及 失 状T2WI 脂。主 要 参 数:TR 133 ms、TE 5.51 ms, 层 厚 与层 距 为6.0 mm/1.2mm, 矩 阵 为320×195, 视野 为380×261,上 述 为T1WI;TR 4 000 ms、TE 114 ms,层厚与层距为4.5 mm/0.9 mm,矩阵为256×256,视野为215×215,上述为横断T2WI;TR 7 800 ms、TE 81 ms,层 厚 与 层 距为5.0 mm/1.0 mm,矩阵为154×320,视野为350×240,上述为横断T2WI 压脂。选择钆喷酸葡胺注射液469.01 mg/mL,剂量为0.1 mmol/kg体重,注射流率为2.0 mL/s。

1.2.3 判断指标

术前T 分期:T1 期为病变仅在黏膜层或是黏膜下层,通过增强扫描观察,显示病变存在轻微强化,肌层未见明显强化且和周围的正常肌层连续,其形态、信号特征基本相同。T2 期为肌层受到肿瘤侵犯,直肠周围未受侵犯,T3 期为浆膜下层以及固有肌层被肿瘤穿透,T4 期为腹膜及其邻近组织受到累及;病理N 分期:N0 期为局部未发现淋巴或是临床短径低于8.0 mm,N1 期局部淋巴1 ~3 个,N2 期为局部淋巴4 个或是4 个以上。将病理检查结果作为标准。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直肠癌患者分期判断的灵敏度与特异度。

1.4 统计学处理

SPSS 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χ2检验,P < 0.05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病理分期结果

经术后病理检查,T1 期、T2 期、T3 期及T4期分别有患者14 例、17 例、4 例、1 例,N0 期、N1 期及N2 期分别有患者17 例、11 例、8 例。

2.2 两组T 分期判断情况比较

MRI 组直肠癌术前T 分期诊断灵敏度明显优于CT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表1 两组T 分期判断情况比较[n(%) ]Tab.1 Comparison of T-staging judg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2.3 两组N 分期判断情况比较

MRI 组直肠癌术前N 分期诊断灵敏度优于C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表2 两组N 分期判断情况比较[n(%) ]Tab.2 Comparison of N-staging judg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3 讨论

最近几年,直肠癌发病率有所提高,患者被确诊时往往已经进入中晚期,此时需要采取外科切除并适当给予新辅助疗法[5]。为了更完整地将病变组织切除,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生存率,手术前或是新辅助开始治疗前、后准确对患者判断分期具有重要意义[6]。超声、MRI 以及CT 是用于诊断直肠癌的常用影像学检查,而其中MRI与CT 在术前分期使用得越来越普遍[7-8]。

传统CT、低排螺旋CT 因为空间分辨率较低,无法各向同性成像,在既往临床研究报道中[9],直肠癌CT 分期需要观察病变大小作为判断依据。多层螺旋CT 与前二者相比不仅准直更小,同时空间分辨率也变成了亚毫米级,能够各向同性成像,可通过多平面重组进行图像观察,从而提高恶性肿瘤的分期准确性。本次研究中,所采用的64 排多层螺旋CT 具有空间分辨率高、各向同性成像的优势。在动脉期、门脉期由于正常肠壁或是病变和正常肠壁移行区域黏膜层强化明显,肌层强化偏低,部分病变周围黏膜下层水肿,CT 图像能够辨别肠壁的各层结构,所以直肠癌CT 分期应用TNM 分期。

而MRI 在直肠癌分期中的优势在于对软组织的分辨率高,能够区分肠壁三层结构以及邻近脂肪衬托直肠筋膜,从而使直肠癌分期更准确[10]。三维高分辨率成像在临床应用逐渐提高,其不仅可以提升空间分辨率,还能够多平面重组更好观察病变,从而提升直肠癌分期准确度。在N 分期结果中,MRI 对于软组织分辨率更高的优势展示其诊断优越性。在目前所推广的应用,如扩散加权成像、特异性对比剂超小超顺磁氧化铁颗粒成像等,在用于N 分期中均有着较好前景。

本次研究中,分别对72 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运用64 排螺旋CT 和MRI 检查,经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分期结果比较分析,MRI 组患者在TN 分期的灵敏度、特异度方面均明显优于CT 组(P<0.05),所获结果与上述研究报道基本一致。充分表明,64 排螺旋CT 与MRI 检查对于直肠癌术前分期均有理想效果,不仅软组织分辨率高,还能够多层面成像,从而显示肿瘤、肌层、邻近器官及直肠黏膜,重复性良好,且无创。

综上所述,在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64 排螺旋CT 和MRI 均有理想效果,但二者相比,MRI灵敏度、特异度更高,同时检查费用也更高,在临床选择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应用。

猜你喜欢
肌层分辨率螺旋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无监督图像超分辨率算法
多层螺旋CT诊断急腹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前腹部超声检测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的临床价值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子宫内膜癌的ADC 值与肌层浸润深度的相关性研究
原生VS最大那些混淆视听的“分辨率”概念
腹腔镜下贲门肌层切开术及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临床分析
奇妙的螺旋
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灌注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