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冬季猪腹泻的防治办法

2021-04-16 09:18张亚芬
吉林畜牧兽医 2021年5期
关键词:白头翁轮状病毒圈舍

张亚芬

吉林省榆树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吉林榆树 130400

冬季猪腹泻病常见多发,尤其北方由于气候因素圈舍保温措施不当,饲养管理不到位更加剧本病频发,给养猪户经济带来不小的损失。笔者结合临床工作实践,将冬季猪腹泻病做一小结。

1 冬季腹泻病发病原因

1.1 生理性腹泻。仔猪出生一个月内,因消化腺体和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功能不完善、不健全,如温度发生变化、乳脂率过高,极易引起消化不良,导致植物神经紊乱,最终导致腹泻。断奶后突然更换饲料或者有霉菌毒素也能引起消化功能减弱,导致腹泻。

1.2 病理性腹泻。猪感染了细菌或病毒等病原体引发的疾病性腹泻,比如大肠杆菌、魏氏杆菌、沙门氏菌等细菌或者猪瘟、轮状病毒、博卡病毒等病毒。

1.3 应激性腹泻。转群运输、更换饲料、舍内温度变化、饲养方法改变等因素,也能引起腹泻。

2 冬季猪腹泻病临床症状及诊断

2.1 生理性腹泻

生理性腹泻表现为一过性腹泻,临床上药物治疗无效,只要改善饲养管理办法,就能消除腹泻症状。

2.2 细菌性腹泻

2.2.1 仔猪红、白、黄痢。仔猪红痢由C型产气夹膜梭菌引起,1周龄仔猪多发,症状为排红黄、土灰色稀粪,恶臭。剖检小肠后段糜烂出血、坏死;仔猪白痢,7日龄高发,21日龄内多发。症状是排灰白、浮白色腥臭粪便,粪便混有气泡。剖检可见肠内残存未消化的食糜,肠壁变薄;仔猪黄痢,仔猪7日龄内高发,排黄色稀粪,含凝乳小片。剖检肠黏膜呈卡他性炎症变化,肠内容物呈油状黄色。

2.2.2 仔猪副伤寒、猪痢疾。仔猪副伤寒多发于3月龄猪,症状为耳、鼻端、腹部及四肢发紫。体温升高可达41 ℃左右。剖检以坏死性肠炎为主,肠道覆盖一层灰黄色“麸皮样”假膜;猪痢疾7~12周龄猪多发,症状为腹泻下痢,带有血液、黏液、组织碎片,剖检肠道出血性肠炎变化,对痢菌净这种药物敏感。

2.3 病毒性腹泻

由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和轮状病毒等引起的病毒性腹泻临床症状相似,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严重的脱水、死亡,死亡率很高。对死亡猪只剖检可见胃黏膜充血、出血,胃内滞留有未消化的饲料、凝乳块,肠壁变薄,肠系膜淋巴结充血。猪博卡病毒性腹泻,表现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特点。初生仔猪高发,表现呕吐、排黄绿色、淡绿色、灰白色水样稀便,迅速消瘦,脱水而死。剖检可看见胃黏膜有出血点,小肠黏膜充血,肠壁很薄,按压无弹性,肠系膜淋巴结肿胀。

3 冬季猪腹泻病防治办法

3.1 加强猪舍防风防寒措施。圈舍建筑时,注重墙壁有保温板材,地面猪床有电热板,舍内有通风换气设备,天气寒冷时增加加热设备,充分保证猪只生长所需温度,室内一般保证15 ℃左右。定期在天气暖和时通风,一般以15 min为宜。

3.2 及时清理粪污,定期做好圈舍消毒工作,粪便保证每天清理2次,早晚各一次,冬季消毒每天一次,选择刺激味小的消毒药,两种为宜,交叉使用,一周一更换,防止细菌病毒产生耐药性。

3.3 按照免疫规程,及时接种疫苗。如仔猪大肠杆菌、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腹泻三联苗,母猪产前按免疫规程必须做,仔猪出生伪狂犬滴鼻必做。其他疫苗按规程做好。

3.4 做好仔猪、育肥猪、母猪的常态化保健工作,提高猪只免疫力,杜绝病原微生物传播途径。母猪产前5天饲料中拌地美硝唑和10%阿莫西林粉,连用5 d。同时做好母猪哺乳期饲养管理,饲料搭配科学合理,防止母猪子宫内膜炎、乳房炎、无乳综合症病、产褥热等疾病的发生;出生仔猪要让其及时吃上初乳,并于出生3 、7 、21 d打土霉素针剂;育肥猪在换料和季节更替时,每隔半个月饲料中拌白头翁散,芪板青颗粒,饮水中加多种维生素。

3.5 发病猪因猪龄大小和临床表现对症施治。仔猪一般选用白头翁和杨树花口服液,针剂选用粘杆菌素,剂量按药物说明书;大猪采用拌料和打针相结合的办法,拌料药物一般选用芪板清颗粒加白头翁散、环丙沙星粉、粘杆菌素粉,剂量按说明书。饮水中加电解多维。

猜你喜欢
白头翁轮状病毒圈舍
白头翁
猪轮状病毒病及其防控措施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揭开“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面纱
冬季发酵床与加温舍养猪环境观察
犊牛轮状病毒腹泻的防治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部分漏缝地板的母猪圈舍可铺设秸秆
想改名的白头翁
白头翁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