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奶仔鹿感染克雷伯氏菌的诊治情况

2021-04-16 09:18李常玲李佳龙杨宝杰王宏青
吉林畜牧兽医 2021年5期
关键词:东丰县分群氏菌

李常玲,李佳龙,杨宝杰,王宏青

1.吉林省东丰县二龙山乡综合服务中心,吉林东丰 136300;2.吉林省东丰县三合满族朝鲜族乡综合服务中心,吉林东丰 136300;3.吉林省东丰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东丰 136300;4.吉林省东丰县梅花鹿科技服务中心,吉林东丰 136300

克雷伯氏菌简称肺炎杆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本菌存在于仔鹿肠道、呼吸道。可引起支气管炎、肺炎,泌尿系统和创伤感染,严重者可导致败血症、脑膜炎、腹膜炎等。主要致病的是肺炎克雷伯氏菌,常存在于机体呼吸道和肠道,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便经呼吸道进入肺内而引起大叶或小叶融合性实质变性。我们饲养的仔鹿往年断奶后基本没有出现疾病死亡的情况,但今年断奶后20多天开始零星出现发病死亡的情况,开始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随着日龄增长,发病死亡情况没有减少。关键是发病早期没有临床症状,等出现临床症状时基本没有治愈的。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解剖了几只病死仔鹿,同时得到省农科院专家的大力协助,经省农科院实验室检验确诊为肺炎克雷伯氏菌感染导致仔鹿发病死亡。现将具体的诊治防控情况介绍如下。

1 仔鹿断奶分群后的发病情况

鹿场2020年新生127只仔鹿,到8月末断奶分群时存活118只,断奶前成活率和仔鹿健康状态良好。但分群后从9月下旬开始陆续出现发病死亡的情况。感染鹿早期没有可视的临床症状,加上梅花鹿本身胆小易惊,早期很难发现有什么异常症状,待到出现呼吸加快、咳嗽、心率加快、采食下降、反刍减弱或停止时,采取多种治疗方法,效果均不明显,即使暂时得到缓解,后期除了提前淘汰的3只外,发病的14只仔鹿全部陆续死亡。从出现症状开始,仔鹿迅速消瘦、贫血,症状较轻的用药后可以维持半个月左右,但往往再次发病3~5 d内衰竭而亡。

2 病死鹿剖检情况

死亡仔鹿连续剖检6只,病变主要集中在肺部,大叶实变,多发于右肺上叶,双肺下叶,形成多发性蜂窝状肺脓肿,叶间隙下坠,严重的整个肺脏形成蜂窝状肺脓肿。导致呼吸衰竭、周围循环衰竭、全身贫血、迅速消瘦等症状。出现呼吸症状的病死率极高,并且病情极为严重,发展迅速,很快死亡。病程较长的死亡仔鹿,肺脏边缘肿胀凸出,脓胸及胸膜肥厚,病变中渗出液粘稠,有一只仔鹿形成纤维素样病变,并发生胸肺黏连。

3 化验室检验情况

从第3只仔鹿死亡开始,笔者联系省农科院现场采集病料,进行实验室检验,通过细菌培养后的菌株鉴定,确诊为仔鹿主要死于克雷伯氏菌感染,个别仔鹿继发感染链球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杂菌。主要致病菌为克雷伯氏菌,同时对该菌进行药敏试验,该菌对先锋霉素、头孢克肟、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多粘菌素敏感。

4 治疗情况

根据实验室检验结果和药敏试验情况,我们采用三代头孢和链霉素同时进行肌肉注射,因为梅花鹿不经过全麻较难进行静脉给药,治疗全部采用肌肉注射的方法进行。经过治疗出现症状的仔鹿有几只症状得到缓解,但迅速消瘦、贫血,维持10~15 d左右逐渐衰竭死亡。严重的仔鹿没有效果,几天内全部死亡。根据该病特点,我们在对发病仔鹿进行治疗的同时,对没有出现症状的大群仔鹿全部进行药物饮水,同时添加益生素、电解多维用于培养有益菌群和提高仔鹿体质。待出现症状的仔鹿全部死亡和淘汰后,没有出现新的发病仔鹿,鹿群得到了控制。

5 预防情况

肺炎克雷伯氏菌不属于传染病,笔者鹿场出现这么多发病和死亡的原因是仔鹿断奶分群后,疏于管理,应激反应较重,仔鹿体质下降、密度较大、鹿舍消毒不到位。并且该菌感染初期看不到临床症状,不易早期发现,同时往往继发其它细菌感染,当肺内形成的大面积蜂窝状肺脓肿后基本不可恢复。所以对该病的防控必须实行未病先防,才能取得效果。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清理粪便、定期消毒,对出现症状的仔鹿及时隔离。减少应激、增强仔鹿机体免疫力、减小密度、同时配合对该病敏感的抗生素进行定期投药预防,保持胃部酸性屏障,防止溃疡和胃肠感染是控制该病的主要措施,应用这些措施后至今没有该病的发生。

猜你喜欢
东丰县分群氏菌
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分析
基于客户分群的电力客户信用等级及服务质量敏感度研究及应用
保育猪饲养管理应做好的几个方面
加快产业融合 推进乡村振兴
关于东丰县棚膜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
基于遗传算法的双馈风场分群无功控制策略
饲料维生素C含量对半滑舌鳎抵抗迟缓爱德华氏菌感染的影响
关于东丰县现代农业发展与城镇化建设互动共进的研究报告
Tn7转座子在大肠杆菌、迟钝爱德华氏菌及鳗弧菌中的应用
东丰县棚膜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