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召庙高等级彩画初期特征研究
——以美岱召高等级彩画为例

2021-04-17 08:34王智睿
天工 2021年3期
关键词:彩画纹饰构件

文 王智睿

一、美岱召建筑彩画概况

美岱召原名“灵觉寺”或“灵照寺”,是阿勒坦汗的家庙,坐落在内蒙古包头市土默特右旗美岱召乡境内,是土默特蒙古部顺义王阿拉坦汗及三娘子主持兴建,建于明万历三年(1575)。

美岱召建筑彩画主要绘于梁、枋、柱子等大木构件上,其中主要建筑的大木构件上的彩画构图多以官式和玺彩画为蓝本。和玺彩画在官式彩画中象征皇权,等级最高,运用严格且不可随便逾制。美岱召虽不是敕建,却出现和玺彩画构图形制的召庙彩画遗存,是因为美岱召最初是作为土默特部阿勒坦汗的政治中心而建造的,是土默特汗国的汗廷所在地,必然要求装饰其上的彩画是象征皇权的彩画。

二、美岱召高等级建筑彩画的构图特点

美岱召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是内蒙古地区召庙中典型的将汉藏建筑特征交融一体的汉藏结合式建筑,此类建筑单体结构还是采用抬梁式木结构,因而建筑中彩画装饰的位置着重在梁、枋、檩、檐垫板等大木构件上,这些大木构件上绘制的高等级建筑彩画以官式和玺彩画为蓝本,构图一般为三段式。为了方便理解与叙述,本文采用清官式和玺彩画中各结构称谓,即主要由中间的方心、两端的箍头、找头三部分构成。通过实地调研中轴线上主要殿堂大雄宝殿及琉璃殿中现存彩画实例发现,按照建筑构件的不同以及用料的长短,依具体情况在基本的三段式构图框架下采取了以下几种灵活的变化方式:遇到较短的建筑构件采用取消盒子、找头等方式进行构图绘制,碰到像主梁这类较长的建筑构件则通过增加方心的数量来调整构图,最多的甚至出现三方心的构图。由此可见,美岱召建筑上高等级彩画构图虽与官式和玺彩画构图相似,但构图灵活,不似官式彩画严格按照三停[1]进行布局。(见图1)

图1

三、美岱召高等级建筑彩画图案纹饰的艺术特征

美岱召是藏传佛教、汉地文化以及蒙古族文化的交融之地,因而其建筑彩画的内容也具有多种文化杂糅的特点。

(一)方心纹饰特征及施画特点

美岱召高等级建筑彩画方心的图案纹饰内容多以龙、凤、吉祥草、藏传佛教法器、草原上的花草等为题材,除了皇权等级的象征,更多地融入了藏传佛教教义与游牧民族生产、生活的气息,这正是内蒙古地区召庙建筑彩画区别于官式和玺彩画的重要特点。在具体的施画过程中注重与建筑的使用功能相统一,在相邻的建筑构件之间会采用具有一定寓意的方心题材内容进行跳接。

方心中的龙纹多为左右对称式构图,两条行云龙以中间的火焰宝珠为中轴线左右对称。单体造型为五爪金龙,龙身一波三折,脚下腾云驾雾,张嘴伸舌,上腭突出于下颚,龙须向后弯曲,龙腿粗壮并有鬃毛向后飞动。龙纹采用图案形式的沥粉贴片金的施画手段来表现,整体纹饰疏密合理,呈现出强烈的动感。

凤纹的构图与龙纹相同,也为左右对称式构图,虽然整体也是对称的双凤朝阳构图,但在不同颜色的方心底色上会有所区别,通常情况下绿底方心绘制降凤,红底方心绘制升凤。单体凤凰身体与凤尾各占二分之一,形成均衡态势。头部造型如锦鸡上的凤冠呈如意形,翅膀舒展呈大鹏展翅状,纤细的仙鹤腿,为了增加韵律感,3根形似孔雀尾造型的凤尾弯向不同方向且非常灵动。整体图案纹饰同样采取沥粉贴片金的施画手段来表现。

图2

方心图案中最具特色的要数吉祥草图案,又称关东楞草(见图2)。吉祥草的纹饰特点是整体构图为左右中心对称的大型卷草纹样,花型硕大、卷草壮硕,非常具有力度感,轮廓线以弯曲的弧线条为主,使整体造型消弭笨拙之态,更显自由灵动。吉祥草图案在官式和玺彩画中非常少见,是原就流行于内蒙古地区的装饰图案,带有强烈的草原文化装饰艺术特点。其施画方法为轮廓沥粉贴金,图案则采用退晕的技法进行绘制,花朵与卷草为五彩颜色,装饰性非常强。除方心纹饰外,还有山水花鸟及锦纹图案的使用,体现了汉地文化对其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山水花鸟方心底均为黄色,构图自由。施画方式采用墨色工笔国画技法,与其他主题的方心纹饰构成强烈的对比,形成层次丰富的视觉感受。锦纹方心同官式彩画一般,图案用色采用平涂方法。方心纹饰无论是哪种题材内容,或多或少都会采用沥粉贴金的技法,用以突出彩画的高等级。

(二)箍头、找头等纹饰特征及施画特点

美岱召高等级建筑彩画的箍头分为无纹饰的死箍头和有纹饰的活箍头两种形式。死箍头构图如同官式和玺彩画,一般采用蓝或绿色两退晕色带作为基底色,正中以压黑老线区分,箍头线以较粗黑线和较细的白粉线绘制。活箍头的构图呈连续不断的纹样,图案内容为蒙古族最为喜爱的硬万字纹,本地又叫“拉不断”纹,采用蓝绿攒退的施画技法表现。

盒子的岔角图案通常为简化的小圆点或四分之一野菊花纹饰图案,盒子本身的题材内容有与官式和玺彩画相同的卷草西番莲,更多的则采用蒙古族最喜爱的哈木尔纹(云纹)、法轮以及牛头等反映藏传佛教教义及蒙古族游牧生活特征的内容,采用沥粉贴片金的施画方法。

找头一般绘制在较长的建筑构件上,其中线光心构图一般为一整两破的形式,在中间完整的线光心内,绘制有草原上最普通常见的格桑花图案。找头图案题材主要是龙纹、吉祥草两大类,找头中龙纹除了与方心相同的行龙,还有一种尾部翻折至头顶的降龙形象,这与官式和玺彩画的降龙完全不同,体现了地方召庙高等级彩画中的灵活性。吉祥草的构图与方心构图不同,以左花右卷草的布局形成均衡的构图。找头部分的图案同样为了提高彩画的等级,通常采用片金或轮廓沥粉贴金彩色退晕的施画方法,基底设色规律为:圭光线为绿色两退晕,线光心则为蓝色或反之,行龙和吉祥草的基底色均为红色,降龙则为绿色基底。

四、美岱召最高等级建筑彩画的色彩搭配

官式和玺彩画中设色规矩严格,按口诀“青箍头青光线青楞线”“绿箍头绿光线绿楞线”“青箍头绿(三绿)岔角”“绿箍头青(三青)岔角”[2],方心按照规则运用大青、大绿设色。通过实地调研可以看出,美岱召高等级建筑彩画中的颜色应用较为灵活,虽是以官式和玺彩画设色为蓝本,以蓝、绿色调为基本的基底色,但方心颜色搭配灵活多变,在蓝、绿两色的基础上大量采用红色、黄色进行跳色,并且在施画过程中利用金色、黑色、白色这类中性色进行轮廓的勾描,增加整体彩画的明暗层次。整体建筑的设色方法与官式和玺彩画一致,立面由檩至枋,水平方向自明间(山面亦同)起做对称轴,向左右对称展开。在这样的大前提下,再以各建筑构件中的箍头颜色为基点,以实现各个部件颜色相间的设色。整体来看,美岱召高等级建筑彩画的色彩以大面积蓝色使用为主,这也反映出了蒙古族对蓝色的偏爱,方心底的颜色摆脱官式彩画规矩的青绿跳色,跳色中加入黄色、红色这样的暖色调,反映出颜色的选择更多地将藏传佛教中色彩的象征及蒙古族本身的颜色喜好杂糅于官式彩画设色中,体现出特有的民族特色。

五、结语

综上所述,从美岱召高等级建筑彩画来看,内蒙古地区召庙高等级建筑彩画初期特征保留了官式和玺彩画整体华丽庄严的特征,虽受明、清官式彩画的影响较大,却仍具浓郁的游牧民族地方特色。其构图、色彩的运用自由灵活,不似官式和玺彩画形制严格,图案纹饰亦独具游牧民族传统装饰的特点,反映出蒙古、藏、汉各族文化交融之特点。

猜你喜欢
彩画纹饰构件
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控制
纹饰艺术在石材装饰中的应用
蜡染的纹饰探讨
地方彩画的研究与发展文献评述*
BIM模型相连构件获取方法
大地彩画 古朴村庄 宜良县河湾村
雕漆纹饰的修复
拉卜楞寺传统建筑彩画病害调查研究及保护修复
陕西西岳庙古建筑油饰材彩画保护与修复
吉利永长——中国传统纹饰之回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