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佳运用《金匮要略》泽漆汤加减治疗肺结节经验*

2021-04-17 20:03今,沈
中医药导报 2021年10期
关键词:泽漆金匮要略病机

王 今,沈 佳

(1.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养生康复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2.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苏 南京 210017)

肺结节(pulmonary nodule,PN)是指肺部直径≤3 cm的局灶性、类圆形的病灶,影像学下呈现为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阴影,可为孤立性或多发性,不伴肺不张、肺门淋巴结肿大和胸腔积液[1]。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肺结节的检出数量不断增加。西医对肺结节的处理一般以定期CT随访为主,临床恶性评估概率高及病情进展迅速者,进一步采取非手术活检和手术切除[2]。在此过程中,可能会不可避免地导致患者的焦虑情绪,以及过度或延误治疗。近年来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肺结节在控制结节增长、防治恶变、避免手术风险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笔者有幸跟随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沈佳主任临证,沈佳为第四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对于肺结节治疗,善用经方《金匮要略》泽漆汤为主加减,疗效尚佳。现将沈佳运用泽漆汤加减治疗肺结节的经验进行总结,以飨同道。

1 肺结节的中医诊治思路

1.1 辨病名 中医古籍中没有“肺结节”这一病名,根据肺结节的疾病特征,沈佳认为可以将其归为“肺积”“痰核”的范畴。《难经·五十六难》首载:“肺之积,名曰息贲。”[3]《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癥瘕痃痞源流》载:“邪积胸中,阻塞气道,气不得通,为痰为食为血,皆邪正相搏,邪既胜,正不得制之,遂结成形而有块。”[4]肺结节在影像学技术下表现为局灶性的结块,为有形之邪,与之描述类似。

1.2 析因机 从西医学的病理上分类,肺结节可见于多种疾病,而从中医角度来看,前人对其病因病机有相关论述。《难经集注·脏腑积聚》中注释:“息,长也。贲,鬲也。言肺在膈也,其气不行,渐长而通于膈,故曰息贲”[3],论述“肺积”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蓄聚的过程。《素问·评热病论篇》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5]故肺之“息贲”,乃肺脏之气先虚,而后病邪渐生。沈佳指出,《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载:“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说明了阳气的重要性。虽云“肺主气,心主血”[5],然肺居胸中,两叶包心,心为太阳,心肺同居上焦,若心阳不振,则肺气随虚。《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有“阳化气,阴成形”[5]之论,故心肺阳气不足,心主血,心阳不振,则血运迟缓而生瘀,肺为水之上源,肺气不足则津液宣布失司,聚凝为痰,痰瘀均为阴邪,如此则阴邪内生,成形为积。因此,《医林绳墨·积聚》称:“积者阴也,五藏之气,积蓄于内以成病也……症之所因,皆因痰之所起,气之所结耳……积者,痰之积也,血之积也”[6],进一步阐述了肺积形成的病理因素。

中医学术界对于肺结节的病因病机,也有一些认识。姚德蛟认为本病多为虚实夹杂之证,虚为肺脏气虚,亦可涉及脾肾;实为气滞血瘀、热毒痰结[7]。花宝金从《寓意草》中的“痰瘀窠囊”理论探讨肺结节的病机,认为肺结节的病位在肺络血分,其产生与五脏和三焦的气化功能失常有关,日久可成积成瘤[8]。潘永福认为,肺结节的病机特点以“气、虚、火、痰、瘀”为主,与肺、肝、脾三脏密切相关[9]。程钰等[10]认为肺结节的基本病机为肺肾两虚,痰浊积聚,而气机升降失司是肺结节病情进展的重要环节。亦有研究结合体质探析,有病例资料显示,71.7%肺结节患者存在体质偏颇,其中阳虚质、气郁质、气虚质三者比例最多[11]。

沈佳结合古籍记载、现代认识及自身临床实践体会,认为肺结节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病理变化过程,“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肺结节的基本病机应为本虚标实,本虚为心肺阳气不足,标实为痰瘀胶阻,搏结成块;证之临床,多为痰瘀邪盛之中兼有正虚。

1.3 定治法 针对肺结节之阳气不足,痰瘀胶结成块的病机,并受张仲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启发,沈佳拟定本病的治疗原则为扶正祛邪,扶正重在温补阳气,祛邪则注重化痰祛瘀,治法注重化痰活血祛邪为主,适当佐以扶正,从而达到阴消阳复的目的。

1.4 出方药

1.4.1 《金匮要略》泽漆汤 针对以上认识,沈佳在治疗肺结节时,采用《金匮要略》泽漆汤为基础方。泽漆汤出自《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由泽漆、紫参、黄芩、桂枝、半夏、人参、生姜、白前、甘草9味药组成。主药泽漆,《神农本草经》载其“主皮肤热,大腹水气,四肢面目浮肿,丈夫阴气不足”[12],《医林纂要探源·药性》载其可“泻肺降气,行水去热”[13]。据长期从事《神农本草经》药物及《伤寒杂病论》经方研究的药学大家祝之友研究,泽漆为大戟科植物泽漆的全草,性微寒,味辛、苦,有毒,归肺、大肠、小肠经,有行水消肿、化痰止咳、解毒杀虫的功效,用于治疗水肿满、痰饮咳喘、疟疾、痢疾、瘰疬、结核性瘘管和骨髓炎等[14]。临床观察发现,泽漆的毒副反应集中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如口干、恶心纳差、嗳气反酸、胃脘胀痛、胃中嘈杂等,且在减量或停用后症状消失,说明不良反应可逆[15]。

泽漆汤原文简短精炼,“咳而脉沉”是仲景给出的泽漆汤独证[16-17],虽简单但内涵独特,可以反映肺脏某些疾病的病机。条文将脉浮与脉沉对举,提示脉象的浮沉之别是诊断要点。《伤寒杂病论》条文中关于沉脉的记载共54条,其中病理性沉脉主里亦主表,主阴寒盛,主少阴经病,主水饮[18]。沈佳认为,结合《金匮要略》中“脉得诸沉,当责有水,身体肿重”[19],“胸中有留饮,其人短气而渴……脉沉者,有留饮”[19],“诸积大法,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寸口积在胸中”[19]等其他相关条文来分析,此处的“脉沉”应责之于水饮内结,痰浊积聚,邪遏脉沉。邪气阻遏,气机逆乱,故咳而上气。《医门法律·肺痈肺痿门》中载:“里者邪在荣,即肺之里也。热过于荣,吸而不出,其血必结。血结则痰气必为外裹,故用泽漆之破血为君,加入开痰下气、清热和荣诸药,俾坚叠一空,元气不损,制方之意若此。”[20]以药测证,君药泽漆消痰逐水,止咳平喘,配以活血散结之品,故泽漆汤主治病邪在里,饮邪内停,血结痰气者。临床中各病以此为病机者均可加减化裁使用,泽漆汤现常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各类肺系疾病的治疗[21],近年来亦有关于泽漆汤治疗肺癌的实验研究和临床报道[22]。沈佳指出,结合现代对泽漆汤的临床研究可知,肺结节之因虽有多种,如感染、肿瘤等,但泽漆汤所治均可覆盖,故可用作治疗肺结节的基础方。

1.4.2 化裁思路

1.4.2.1 攻邪化坚,扶阳消阴 泽漆汤重用泽漆为君,以行水消肿,化痰止咳,散结消坚;紫参,为臣药,有活血化瘀,清热利湿,散结消肿的功用;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桂枝,助阳化气,温通经脉,桂枝合甘草有桂枝甘草汤意,肺积为有形之块,属阴,前文曾云,上焦心阳不足,则肺积易于生长,桂枝甘草辛甘化阳以扶上焦心阳,以遵《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阳化气,阴成形”之旨,亦合仲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义;半夏燥湿化痰,消痞散结,既可助泽漆化痰蠲饮,与生姜相配伍又可降逆止呕,从而缓解使用大剂量泽漆导致的呕吐副作用;人参益气健脾,扶正补虚,生姜温肺化痰止咳,白前祛痰降气止咳,甘草调和诸药,和中解毒。诸药合用,通阳逐水,化痰散结,行气活血,益气扶正。

沈佳指出,在用泽漆汤治疗肺结节时,方中泽漆虽要重用,但因各人体质有异,加之应用大量泽漆容易出现消化道毒副作用[15],故沈佳多用姜半夏以佐制,且运用泽漆时多从小量起步,逐步递增,用量在30 g以上时,需要先煎。方中紫参是何药物,历代医家多有争议。如:《植物名实图考》认为属石见穿别名[23],而觉氏[24]以之为重楼,陈铭泰等[25]以之为拳参,令人无所适从。沈佳认为,如果考虑肿痛可能性大,则用石见穿;如果考虑感染、炎症可能性大,则用重楼或拳参;如果难以分清,亦可将石见穿与重楼或拳参合用。方中黄芩是必用之品,对此沈佳指出,虽然肺结节原因较多,但临床以感染、炎症与肿瘤多见。对于感染、炎症者,无论体质属寒属热,其感染局部必有热,而《素问·六微旨大论篇》云:“少阳之上,火气治之”[5],故用黄芩清少阳,这也是很多温病方常用黄芩之因。对于可能为肿瘤者,因肿瘤的生长与火热有关,同时清代尤怡《金匮要略心典·卷中·痰饮咳嗽病脉证治》云:“痞坚之处,必有伏阳”[26],故佐以黄芩清解肺中郁热。另外,临床观察发现,肺结节患者多合并情绪不稳定因素,故黄芩又可针对临床上患者因情绪不畅或情绪波动带来的“木火刑金”问题。桂枝则根据舌脉情况,可用,可不用,或者用量较小。因方中有半夏与生姜,沈佳常以姜半夏代替两药。对于很多肺结节患者,并无明显气短、脉弱之气虚表现,故方中人参非必用之品。肺结节多无咳嗽表现,故白前亦非必用,若见咳嗽则仍可用之,沈佳常用浙贝母代替白前,兼取其化痰止咳、软坚散结之效。

1.4.2.2 既病防变,截断病势“既病防变”思想是中医治未病理论的重要内容。研究显示,肺结节有多种病因,如发育异常、感染、炎症、结核、霉菌、风湿病、陈旧性病变等,其中恶性肺结节占19.7%~75%[27]。检出肺结节后,患者最担心的就是可能会发展为肺癌,或者说属于肺癌的早期病变者。泽漆汤是吴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验方[16],其中药理研究证实泽漆、石见穿有抗癌的作用[28-29]。在病机相应、脉证相合的基础上,临床运用中配以猫爪草、藤梨根等同样具有抗癌抑癌作用的药物[30-31],虽尚未有明确的肿瘤病理证据,运用此类具有抗癌作用的中药,以期能截断病情发展;若确实为肺癌,也可起到相应治疗作用。

1.4.2.3 合理化裁,随证加减 临床应用中,在辨病论治的基础上,可结合病情合理化裁,随证加减。如:加用猫爪草、夏枯草、生牡蛎等化痰散结通络之品,以增强消散结节之力;配以枳壳、木香等行气散结之品,令气行则血亦行,有助化瘀,气行则津液宣布,有助痰饮之化;无咳嗽,则去白前,加浙贝母;伴咳嗽则用白前,痰多加瓜蒌皮;兼见气短或舌边齿印、脉弱等,以太子参代替人参,取其性平和,不易助热特点;舌红苔黄,则去桂枝,或仅用3~6 g;情绪波动者,加佛手、香橼疏肝理气,肝郁化火者,用焦栀子、川楝子、牡丹皮等清肝化热。

2 验案举隅

患者,女,55岁,2018年3月7日初诊。主诉:体检发现肺部结节。患者2018年3月6日于社区医院体检行胸部CT平扫示:右上肺部有一直径约2.2 cm大小软组织肿块影,边缘欠规则,呈浅分叶改变,密度均匀,周围可见斑片状模糊影;纵隔内可见1.2 cm大小淋巴结。患者因此先后就诊于多家三甲西医院,均考虑肺癌,建议其穿刺活检、手术,患者拒绝,遂来门诊寻求中医治疗。刻诊:间断咳,痰少,时感胸闷,纳谷尚可,二便调;舌胖,苔薄白,右寸沉。西医诊断:肺结节,肺癌待排。中医诊断:肺积(痰瘀阻肺,心肺阳虚证;太阴形质病)。治以化痰散结,行气活血,扶阳消阴,方用泽漆汤加减。处方:泽漆(先煎)30 g,石见穿30 g,黄芩15 g,桂枝9 g,浙贝母30 g,瓜蒌皮9 g,猫爪草30 g,炙守宫6 g,僵蚕15 g,夏枯草30 g,牡蛎30 g,枳壳12 g,木香15 g,藤梨根30 g,薏苡仁30 g。14剂,1剂/d,水煎服,分早晚温服。

2诊:2018年3月16日。患者2018年3月14日于江苏省某三甲医院行PET-CT检查示:右肺上叶后段见类圆形结节影,直径约1.4 cm,边缘毛糙,放射性摄取异常增高,标准摄取值(SUV)最大值6.3;邻近叶间胸膜牵拉,病灶远侧见数枚小结节影,直径小于1.0 cm,未见放射性摄取增高,SUV最大值1.4;纵隔内气管右前方、隆突前、隆突下见数枚稍大淋巴结,较大者短径约1.0 cm,无明显放射性摄取增高,SUV最大值2.6~3.0。影像诊断考虑肺癌伴肺叶内播散可能大,感染性病变不完全除外,建议必要时穿刺活检明确。刻诊:咳止无痰,夜间盗汗,乏力,腰酸,纳可;舌红脉弦,右寸不沉。予上方泽漆加至60 g,加姜半夏15 g,浮小麦30 g,百合15 g,生地黄30 g。14剂,1剂/d,水煎服,分早晚温服。

患者宗此方随证加减服用,期间定期CT复查。2018年4月10日复查CT示:右上肺斑点影,右肺小结节影,最大者约6×5mm,左上肺磨玻璃密度影最大径约5 mm。2019年1月7日患者复查胸CT示:右肺毛玻璃样密度影,直径5 mm,较前相仿;左肺上叶磨玻璃结节,考虑不典型增生。期间继续服药。2019年5月14日复查CT示:右肺上叶磨玻璃结节直径5 mm,较前相仿;左肺上叶磨玻璃结节,直径3 mm,考虑不典型增生。

随访至今,病情稳定。

按语:患者CT报告对病灶的描写特点与肺癌表现相似,但因患者拒绝活检和手术,没有明确病理结果支持诊断,故暂归为肺结节一类。泽漆汤是吴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验方,患者虽未确诊,但右寸脉沉,间咳,与泽漆汤证脉证相应,病机相合,故处方泽漆汤加减。泽漆逐水消痰,石见穿活血化瘀,散结消肿,黄芩清泄郁热,桂枝通阳散水,助以浙贝母、猫爪草、瓜蒌皮、炙守宫、僵蚕、夏枯草、牡蛎等大量化痰散结通络之品,配以枳壳、木香行气散结,藤梨根清热解毒,薏苡仁利水渗湿。全方通阳逐水蠲饮,化痰散结,行气活血。其中药理研究证实泽漆、石见穿、猫爪草、藤梨根等药物均有抗癌抑癌的作用,在还未确诊肿瘤之前先应用,以期能截断病情发展。泽漆汤原条文重用泽漆至3斤(750 g),而临床观察发现,泽漆有呕吐嗳气反酸等消化道反应,直接用大剂量恐引起患者不适反应,故首诊先用30 g,后在患者没有过大反应的情况下逐步加量,并一度重用至120 g。患者治疗期间以泽漆汤为主方,期间随证加减,但始终将逐水化痰散结贯穿始终。从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一年多的对照来看,病灶是稳定的,治疗是有效的。

3 结 语

肺结节的病情复杂而近年来检出数量不断增加,因部分有癌变可能而引发广泛的关注,中医对此病的研究和临床病例报道相对较少,且尚未有明确的中医治疗指南,因此需要临床上的进一步实践,并规范化系统化地收集病历,总结疗效。沈佳在临床上以泽漆汤为主方加减化裁治疗肺结节,实际运用中充分体现了攻邪化坚、扶阳消阴,既病防变、截断病势,合理化裁、随证加减的治疗思路,值得进一步整理总结挖掘,或许可以为肺结节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参考和新的思路。

猜你喜欢
泽漆金匮要略病机
泽漆汤临床证治研究总结
黄吉赓泽漆研究与用药经验总结
泽漆乙酸乙酯提取物对SGC7901/DDP多药耐药性的逆转及机制
《金匮要略》对黄疸病的认识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谈中医药高等院校成人教育对青年教师的要求
瓜蒌薤白半夏汤在肺间质纤维化病程发展中的应用
浅析《金匮要略》对后世医家论治痹病的启示
老年痴呆病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