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miR-155联合IL-6检测对肝细胞肝癌预后的评估价值

2021-04-19 03:35刘祖明宋晓芳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高水平肝癌基因

邹 灿,刘祖明,沈 丰,宋晓芳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 湖北省十堰市442008)

在中国,年龄<60岁男性癌症患者的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发病率位居首位[1]。由于HCC发病症状不明显,易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其5年生存率大约为53.3%[2-3]。临床上HCC治疗方案正在不断完善,但HCC患者预后生存率并未得到较大改善,这可能与HCC早期诊断延误,病情发展较快有关。大量数据显示,早期诊断是提高HCC患者生存率的关键[4]。目前对于HCC患者预后判断主要参考HCC分化程度、肿瘤转移、TNM分期等病理因素,需要增加如分子标记物等更为准确的参数来对HCC患者预后进行预测。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是重要的细胞因子,属于致癌基因ras的下游效应物,在免疫防御、细胞分化、细胞增殖中具有重要作用。microRNA-155(miR-155)是多功能基因,下游基因可介导分化免疫造血细胞等,属于致癌或抑癌基因[5-6]。本研究主要探讨血清miR-155联合IL-6检测对HCC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为临床HCC诊断及预后判断提供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8年6月手术切除肝癌组织的HCC患者50例(HCC组),男42例,女8例,年龄(43.80±4.21)岁(37~74岁),体质量(44.17±3.12) kg (38~75 kg);病理分级:Ⅰ级16例,Ⅱ级14例,Ⅲ级19例,Ⅳ级1例;肿瘤直径<5 cm 23例;≥5 cm 27例。另外选择同期5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45.13±5.10)岁(32~75岁),体质量(45.34±3.54) kg(41~78 kg)。两组性别、年龄、体质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对象及家属知情同意。

HCC组纳入标准:①病理学确诊为HCC;②均未接受过化疗、放疗等相关治疗;③病程1年以上。

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者;②肝外组织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者;③存在精神障碍和认知障碍者;④已发生远处转移;⑤患有HCC以外的恶性肿瘤;⑥资料不全者。

1.2 检测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IL-6水平,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155水平。比较两组miR-155、IL-6水平,ROC曲线分析IL-6联合miR-155水平与HCC患者预后的关系,比较其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同时对HCC患者预后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血清IL-6、miR-155水平的比较

HCC组IL-6、miR-15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1)。

表1 两组血清IL-6、miR-155水平的比较

2.2 IL-6联合miR-155水平对HCC预后预测的ROC曲线

IL-6=9.7 μg/L和miR-155=2.5为截断点,IL-6联合miR-155测定对HCC患者预后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高于IL-6或miR-155单独测定(P<0.05;图1,表2)。

图1 IL-6、miR-155水平对HCC预后预测的ROC曲线

表2 IL-6、miR-155水平与HCC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2.3 影响HCC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分析

TNM分期、肿瘤直径、病理分级、淋巴转移、门静脉侵犯、高水平miR-155、高水平IL-6是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表3)。

表3 临床病理变量与血清IL-6、miR-155水平的关系

2.4 影响HCC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肿瘤大小、淋巴转移、门静脉侵犯、高水平miR-155及高水平IL-6是影响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表4)。

表4 影响HCC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3 讨 论

HCC属于侵袭性很高的恶性肿瘤,目前,临床上对HCC的治疗主要以肝移植及手术切除为主,而术后疗效和患者远期生存情况与术后肝癌复发具有较大联系[7]。因此,如何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远期生存情况,预防肝癌复发是治疗的关键。本研究通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肿瘤大小、淋巴转移、门静脉侵犯、高水平miR-155及高水平IL-6是影响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miR-155是一种潜在的抑癌或致癌基因,属于典型的多功能基因,可通过异常表达抑制细胞周期,促进肿瘤蛋白表达减少,通过降低Caspase-3活性而达到抑制肿瘤细胞凋亡的目的,同时还可参与介导炎症相关的基因调节过程[8-10]。miR-155下游基因可介导心血管疾病、炎症、免疫造血细胞分化等较多病理生理过程[11]。有研究结果显示,正常乳腺组织与乳腺癌患者的miR-155水平具有较大差异[12],这说明肿瘤的生物学及病理特征与miR-155水平具有一定联系。也有研究证实,在胰腺癌细胞株、胰腺癌组织中miR-155常表现为高水平,可作为诊断胰腺癌的重要标志物[13-14]。同时,在甲状腺癌组织、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miR-155水平均高于正常组织[15]。这说明,miR-155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肿瘤的发展。但目前临床缺乏关于HCC患者组织及预后与miR-155关系的相关研究。在本研究结果中,HCC组miR-155水平高于对照组,这说明肝癌组织miR-155水平高于正常肝组织,这可能与miR-155水平升高引发非小细胞肺腺癌H157细胞、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加快有关。

IL-6是一种白细胞趋化因子,具有生物活性多肽物质中的多种功能,主要由内皮细胞、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T淋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多种肿瘤细胞及单核-巨噬细胞所分泌。IL-6可通过旁分泌及自分泌来抑制或刺激肿瘤细胞增殖[16-17]。关于IL-6抑制或刺激肿瘤细胞增殖的具体机制目前并不清楚,但有相关研究表明,IL-6与肿瘤的转移、增殖、细胞癌基因表达失控具有紧密联系,如骨髓瘤、肾癌等多种肿瘤细胞增殖均取决于IL-6的分泌能力[18]。在本研究中,HCC组IL-6水平高于对照组,这说明肝癌组织IL-6水平高于正常肝组织。导致肝癌组织IL-6水平升高的原因主要与癌组织浸润巨噬细胞,促使IL-6水平升高,肿瘤组织可自行分泌IL-6,细胞T细胞增殖反应与IL-6的级联影响等有关[19]。

本研究利用ROC曲线发现,IL-6水平在9.7 μg/L,miR-155水平在2.5时,预测价值对HCC患者来说最高,且IL-6水平低于9.7 μg/L,miR-155水平低于2.5时患者生存率明显高于IL-6水平大于9.7 μg/L,miR-155水平大于2.5的患者。通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得出,高水平miR-155及高水平IL-6是影响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在本研究发现肿瘤大小、淋巴转移、门静脉侵犯均是影响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些因素也很有可能与IL-6及miR-155具有一定联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IL-6与miR-155的高表达可作为HCC诊断的指标之一,同时也可作为评估HCC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但由于本研究存在样本量较少及观察时间较短的局限性,有待加大样本量,延长观察时间,进一步深入探讨。

猜你喜欢
高水平肝癌基因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Frog whisperer
XB130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
隐源性肝癌与病毒性肝癌临床特征比较
修改基因吉凶未卜
盘点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
跨界、跨项选拔高水平运动员要重“体”更要重“心”
创新基因让招行赢在未来
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