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氧驱雾化吸入治疗分析

2021-04-19 07:17韦秀平王娟龙剑海张杰
国际呼吸杂志 2021年7期
关键词:半胱氨酸皮质激素雾化

韦秀平 王娟 龙剑海 张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100070

COPD 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我国2018年统计数据显示40岁以上患病率达到13.7%。大多数患者病程漫长,呈渐进性发展,且随年龄的增加,急性发作的频率也增加,发作时的病情也越来越重,往往需要住院治疗。在急性发作期除了基础的抗感染、静脉或口服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外,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痰液溶解剂的患者比例也越来越多。为观察氧驱雾化吸入治疗的变化,我们对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和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普通病房住院的1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acute exacer bation of chr onic obstr uctive pul monar y disease,AECOPD)患者作回顾性调查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和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普通病房住院的AECOPD 患者18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订的诊断分级标准,以及中重度急性发作标准。根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呼吸道吸入药物使用逐年增多的情况,将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住院的患者分为2016年组;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住院的分为2019年组,采用回顾性研究,比较2组一般情况、静脉及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雾化治疗、疗效、病死率、雾化药物不良反应与住院时间。

1.2 治疗方法 2组均根据其病情及病原体等情况合理治疗,基础治疗包括氧疗、抗感染、静脉及口服糖皮质激素、静脉二羟丙茶碱;雾化治疗采用氧驱雾化吸入,治疗药物包括布地奈德、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乙酰半胱氨酸;其他治疗包括祛痰、抗凝、并发症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静脉及口服糖皮质激素和雾化吸入包括布地奈德、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乙酰半胱氨酸的患者比例及药物用量,联合雾化治疗,并观察患者住院时间、疗效、病死率、雾化吸入不良反应。疗效分有效和无效,有效:咳嗽、咳痰、喘息及肺内干啰音消失或明显缓解;无效:咳嗽、咳痰、喘息和肺内干啰音加重、无缓解或未明显缓解。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s 表示,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数据以M(QR)表示,采用Mann-Whit ney U/Wilcoxon W 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比较 2016年组102例,其中男60例,女42例,年龄78.00 (4.00)岁,年龄范围为54~90岁;2019年组78例,其中男55例,女23例,年龄74.50 (18.25)岁,年龄范围为45~88岁;2组年龄≥65岁的共145例,占总观察例数的80.56%;呼吸衰竭共61 例,占总观察例数的33.9%。2组性别、年龄、Pa O2、PaCO2、合并呼吸衰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值均>0.05)。见表1。

2.2 静脉及口服糖皮质激素比较 2016年组静脉使用甲基强的松龙的44 例,口服甲泼尼龙9 例;2019年组静脉使用甲基强的松龙27例,口服甲泼尼龙3例,2组静脉及口服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比率及药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值均>0.05)。见表1。

2.3 雾化治疗比较 2016 年组雾化吸入75 例,占73.5%;2019年组雾化吸入68 例,占87.2%,2组雾化吸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04,P <0.05)。联合雾化治疗:2 组单药、2 种、3 种+4种药物联合雾化治疗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布地奈德、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比率及用药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值均>0.05)。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2016 年组60 例,占分组中的58.8%;2019年组63例,占分组中的80.8%;2组雾化吸入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019年组比率明显高于2016 年组,但2组用药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2016 年组4 例,占分组中的3.9%;2019年组49例,占分组中的62.8%,2组比较使用比率及用药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2019年组使用比率及用药量明显高于2016年组。见表1。

表1 2016年与2019年AECOPD 住院患者在基线资料、治疗、转归、联合雾化治疗及雾化不良反应的比较

2.4 疗效、住院时间、病死率、雾化不良反应比较 2016年组住院日14.00 (12.00)d;2019年组13.00 (7.25)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51,P <0.05)。2组疗效、病死率、雾化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值均>0.05)。见表1。

3 讨论

AECOPD 是一个急性事件,以患者呼吸症状突然加重为特征,这种加重往往超出平时的波动范围,最终导致用药改变[1]。

AECOPD 药物治疗包括支气管扩张剂、全身性糖皮质激素、抗生素、辅助治疗如祛痰、抗凝、合并症等的治疗。由于雾化吸入药物直接作用于肺部和支气管,能有效抑制气道炎症、迅速缓解呼吸系统症状,而且通过此方式给药外周器官药物残留少,全身不良反应小,因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推荐短效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和/或短效抗胆碱能药物作为首选治疗AECOPD 的支气管扩张剂。研究显示,AECOPD 吸入布地奈德2 mg每日3次与静脉甲泼尼龙40 mg/d在改善症状、肺功能和动脉血气方面的效果相当[2]。近年来祛痰药也出现许多雾化吸入剂型,因此AECOPD 的治疗中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及祛痰药吸入制剂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3]指出,COPD 患者因长期的疾病影响和高龄,导致吸气能力下降以及口手协调性不好,尤其急性发作期更明显,所以AECOPD 需要简单不费力气的吸入药物。氧驱雾化吸入无需患者特殊配合及学习,具有使用简便,可使用高剂量药物,同时可辅助供氧,可实现联合药物治疗的多种优势。我们在研究中观察到,AECOPD 住院患者高龄占大多数,1/3患者存在呼吸衰竭,吸气能力不足及口手协调性不佳更为明显,常用的吸入制剂使用困难。本研究显示,2019年组住院AECOPD 氧驱雾化吸入疗法的使用率明显高于2016年组,此疗法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本研究中雾化吸入药物包括布地奈德、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乙酰半胱氨酸。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通过控制气道炎症快速持久改善AECOPD 症状;沙丁胺醇和异丙托溴胺为短效支气管扩张剂,前者通过激动支气管平滑肌上的β2受体,后者通过阻断支气管平滑肌上的M 受体,舒张支气管平滑肌。乙酰半胱氨酸包括自由亲核基团以及巯基,能促使痰液中黏液蛋白分子双硫键断裂,从而分解黏液蛋白快速溶解黏稠痰液,还能提高气道纤毛清除力快速排痰,增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防止肺不张发生[4-5]。我们观察的2 组AECOPD 患者,静脉、口服糖皮质激素的比率及药物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口服糖皮质激素例数很 少,2016 年 组9 例,2019 年 组3 例,这 与AECOPD 静脉用药起效快,病情控制后可马上过度到吸入制剂有关。2组雾化药物的使用中布地奈德及沙丁胺醇雾化比率及用药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异丙托溴铵、乙酰半胱氨酸雾化比率明显增高。乙酰半胱氨酸雾化用药量也显著增高。2组多药联合结果显示,2016年组以单一及两种药物联合为主;2019 年组以2 种和3 种药物联合为主,甚至出现4种药物联合,多药联合明显高于2016年组。多篇临床研究显示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联合雾化吸入或者两种支气管扩张剂联合雾化吸入可明显改善AECOPD 患者肺功能及病情[6-7]。另有研究显示,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也可以明显改善AECOPD 病情[8-9]。

研究中我们还发现2组患者住院时间上存在显著差别,2019年住院时间短于2016年。虽然影响住院时间的因素很多,但多药联合氧驱雾化吸入可改善AECOPD 患者病情,可能对住院时间产生影响。2组在疗效和病死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死亡原因包括肺性脑病和严重感染。2组在氧驱雾化治疗分别出现3 例不良反应,包括心悸、胸闷、异味、咽部不适。本研究因例数有限,需扩大样本量做进一步深入研究。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半胱氨酸皮质激素雾化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观察
慢性咽炎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观察
哪些情况需要雾化治疗?
雾化时需要注意什么?
西安地区同型半胱氨酸参考区间的初步建立
生发Ⅰ号联合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斑秃患者秃眉的临床观察
解读DeVilbiss TTS智能雾化技术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