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读”成为阅读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021-04-19 00:00杨丽
新教师 2021年2期
关键词:小熊松鼠乌鸦

杨丽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 。朗读是整个阅读教学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中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因为朗读不仅是低年级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手段,还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走入文本,体味文章情感。那么,如何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呢?

一、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朗读

低年级的课文浅显易懂,文本中的许多情节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迁移到课文中来,让学生把自己当成故事中的人物,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如在《纸船和风筝》一文的教学中,笔者就采用了上述这种方法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课文第三、五自然段描写了小熊和松鼠收到对方礼物时“乐坏了”的心情。在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乐坏了”的时候,笔者先问学生:“‘乐坏了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就是特别特别高兴。”笔者继续问:“你们什么时候特别特别高兴?”学生争先恐后地说:“生日时收到礼物”“考试得了100分”“作业得了小红花”……笔者顺势引导:“小熊和松鼠也和你们一样,收到礼物时特别特别高兴。想想看:他们还会有什么反应呢?”问题激起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的发言更踊跃了:“高兴得一蹦老高”“高兴得合不拢嘴”“高兴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线”……“哇,说得真好,小熊、小松鼠们,把你们特别特别高兴的心情读出来吧!”在感情的铺垫下,学生自然而然地将小熊和松鼠“乐坏了”的心情通过朗读表达了出来。同样,在学习下文小熊和松鼠心情变化的另外几个句子时,学生都能联系自身的情绪,把小熊和松鼠不同的心情通过朗读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朗读

低年级的课文虽然篇幅短、内容少,但也蕴含着丰富的、真挚的情感。如果在教学中能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感悟反复地诵读,就能让学生真正走入文本,品出“文中情”,悟出“文中味”,从而感受到文章的韵味和真情。

如在教学《妈妈睡了》一文时,在引导学生把课文读通读顺后,笔者让学生想象:“妈妈在睡梦中微笑着,她还会想到什么呢?”“妈妈累了,她干了哪些活儿?”“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想帮妈妈做些什么?”学生在笔者的启发下,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把自己平时对妈妈的观察、想对妈妈说的话都表达了出来。在学生充分想象后,让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这样,学生对浓浓母爱的感悟就更加深刻了。

三、引导学生利用脸部表情朗读

教学实践表明,教师范读时巧妙地通过眼神及面部表情的变化,将内心的情感传递给学生,学生在朗读训练中,就会自然而然地表达出与教师同样的情感。

《乌鸦喝水》是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在教学该课时,笔者对课文进行了范读。当读到乌鸦口渴难耐,到处找水时,笔者眉头紧锁,将乌鸦的焦急表现了出来;学生也跟着皱起了眉头,为乌鸦着急。当读到乌鸦找到水时,笔者的眼睛顿时一亮,喜形于色;学生的小脸上也露出了喜悦的笑容。当读到乌鸦因为瓶子里的水不多,瓶口又小而喝不到水时,笔者又皱起眉头,读出了乌鸦的无奈失望;学生的神情也跟着产生了变化。当读到乌鸦想出办法来了时,笔者的眉眼再次舒展开。当读到乌鸦终于喝到水时,笔者露出了笑脸,满脸喜悦。笔者脸部表情的变化学生都一一看在眼里,笔者范读之后,学生也拿起了课本,随着文中故事情节的变化,模仿着笔者的脸部表情来朗读。

四、引导学生结合肢体语言朗读

肢体语言是有声语言的辅助,丰富了有声语言的表现力。在低年级的朗读指导中,肢体语言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如在《要下雨了》一文中,当读到小兔子大声问小燕子时,笔者抬起头,并将手放在嘴边,做出大声喊的样子。学生从笔者的一系列动作中接收到信息,知道了这句话应当读得大声些。在接下来的朗读中,学生就能准确地读好小兔子的话了。

肢体语言不仅是教师的教学语言,还是学生重要的学习语言。在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时,让学生恰当地加上肢体语言,不仅能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如在教学《我是什么》一文时,笔者让学生先找出“落”“打”“飘”这三个动作词,再想想怎样用动作来表现这三个动作词。在动作的帮助下,学生不仅准确地读出了句子的轻重缓急,还感受到了文章用词的准确性。

五、恰当运用评价指导朗读

“真棒”“了不起”“好极了”是当前教师课堂评价的流行语,但这样的评价很含糊,教师应该融合课文语言环境进行评价,使课堂评价语言具有一定的指导性。请看笔者执教《秋天》一文的片段。

师:谁来读这一句? (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一生读,读得一字一顿,不连贯,几个平翘舌音没读好)

师:嗯,不错,这么长的句子都读下来了。不过,有几个字音要注意。另外,如果把句子读得再连贯些,就更好了。看,老师在这些地方加上了小魔法棒,表示稍微停一停。(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大家都来试一试。(学生练读)

师:谁再来读一读?(一生读)

师:我听出来了,你在读“落下来”这个词语时,声音轻轻的,还把语速放慢了,在你的朗读中,老师看到了黄色的树叶真的就在眼前轻轻地、慢慢地落下来了。

师:谁再来读? (一生读)

师:哦,你把“一片片”读慢了,老师仿佛看到了好多叶子落下来了呀!

在本片段中,笔者及时指出了学生在朗读中的长处和不足。面对不足,笔者没有扼杀学生的积极性,而是运用鼓励性的、富有指导性的评价语言,帮助刚入学不久的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语句、读好停顿,读出画面感。

综上所述,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将生活经验、合理想象、脸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恰当地运用评价来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把无声的文字转化为动听的语言,在朗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让学生的“读”成为阅读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吧!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亭江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庄严)

猜你喜欢
小熊松鼠乌鸦
可爱的小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