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校本作业,助力学生数学学习

2021-04-19 00:00王广木林报忠林清叶
新教师 2021年2期
关键词:水稻田算式正方形

王广木 林报忠 林清叶

校本作业是基于学生的认知情况,结合教材编写特点,针对教学中的重难点进行编写设计的学习活动。校本作业基于校情、学情,更贴近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能力水平的提升。当前,校本作业的设计主要强调情境创设、联系生活、讲究层次、重视趣味等元素,对于如何让校本作业更具数学内涵,如何在作业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注入数学文化,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美等却很少提及。如何利用校本作业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笔者基于教学实践和思考,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沟通知识横纵,发展综合能力

数学是一门思维缜密的学科,前后知识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校本作业的设计应当注重知识的横纵沟通,引导学生在练习中综合运用新旧知识解决问题,把新获得的知识纳入已有知识结构中,并使之结构化,从而发展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强化学生的认知。

如设计“认识公顷”的校本作业,学生已经认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公顷等面积单位,认识了周长、面积等概念,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教师在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通过计算、推理、想象等一系列方法认识“公顷”概念及表象后,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加深对公顷的认识。基于此,笔者设计了“一块正方形水稻田,周长3600米,水稻田的面积是多少公顷?如果每公顷水稻田收水稻6000千克,这块水稻田共可以收水稻多少吨?”的题目,学生在解决这道题时,需要用周长除以4,求出正方形边长,再根据正方形边长求出正方形的面积,并且进行平方米和公顷之间的单位换算。学生在算出正方形面积后,根据“每公顷水稻田收水稻6000千克”的信息,求出水稻田共可以收多少水稻,并且将计算的结果换算成以吨为单位。这道题目的解决,需要用到正方形周长、正方形面积、公顷和平方米单位换算、吨和千克单位换算、乘法原理等一系列知识。学生在解决这类问题过程中,能逐步沟通各类知识的横纵联系,理解知识间的关系,也培养了综合運用知识的能力。

二、渗透思想方法,涵养思维品质

数学中蕴含着大量的思想方法,这些方法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知识,而且是学生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数学校本作业的设计,要在题目中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帮助打好数学基础,涵养思维品质,提升思维能力。

如在设计“积的变化规律”的校本作业时,学生经历了研究具体问题、归纳发现模型、解释说明模型、举例验证模型四个环节,理解了“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发生变化时,积也跟着变化”,掌握了“积的变化规律”模型。基于此,笔者设计了一个题组。第一题,要求根据15×24=360,写出15×72的积和15×(24÷10)的积。学生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可以得出两个算式的正确答案。第二题,笔者让学生计算(15×3)×(24÷3)、(15×4)×(24÷4)和(15÷5)×(24×5)的积。第三题,笔者让学生根据前面的规律,把算式(15○□)×(24○□)填写完整,并思考算式的积可能是多少。学生发现圆圈中要填一个乘号与一个除号,但位置可前后调整;方框中填大于0的相同整数,这样得到的值都是360。该题组让学生充分运用新知,巩固所学知识,再在练习中发现新模型,运用新模型写出算式。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模型思想,并且运用模型思想解决新问题,再总结出新的数学模型。学生在一系列的练习中,发展了分析、归纳能力,锻炼了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涵养了思维品质。

三、注入数学文化,培育人文情怀

数学不仅是一门解决问题的学科,更是一种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数学文化,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受数学文化,学会以数学的方式思考问题,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孕育学生人文情怀。数学校本作业的设计也要重视数学文化,让学生在练习中感受数学文化,让数学更具文化性。

四、陶冶审美情操,积淀美学素养

数学是人类理性思维和想象的结合体,数学中蕴含着大量的统一美、简洁美和对称美。对数学美的鉴赏能力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必备能力之一,能否体悟和欣赏数学美,不但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成分,也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动力和方法。让学生把握数学美的本质,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待数学知识和数学学习的积极态度,有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进程和数学成绩。在设计校本作业时,教师要重视对数学美的渗透,引导学生“以美启智”,让学生在作业中感受美,发展美学观念。

如在设计“用计算器计算”的校本作业时,笔者设计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的题目,让学生先用计算器计算,然后再根据规律写数(如右图所示)。学生完成计算后,通过观察发现,该题的数字排列具有一定的规律。学生感叹数字排列和规律的美妙,根据发现的规律很自然地推理出后面算式的答案。学生沉浸在规律美之中,惊叹该题的形式和得数的奇妙,学生折服在数学美中,感受到规律所蕴含的数学美。为学生设计这样的校本作业,可以发展学生的审美情操,培养学生的美感,提升学生的美学素养。这样的数学美,可以激励学生继续探究数学美,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学生积淀美学素养。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乐海小学   责任编辑:王振辉)

猜你喜欢
水稻田算式正方形
家乡的白鹭
剪正方形
剪拼正方形
怎么写算式
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好玩的算式谜
一道加法算式
一道减法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