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文化怎样存在于课堂

2021-04-19 19:05宋姣
新教师 2021年2期
关键词:显性数学课隐形

宋姣

高度抽象让数学变得很薄,而数学文化又让它重新丰盈厚实了起来,当数学思想与数学文化融合在一起时,我们的数学课就会变得神奇、美妙、迷人、有趣、有用、有力。笔者以为,要实现这一目标,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把握显性文化的量。数学课的教学设计,应该是在充分了解教学三维目标的基础上进行的设计,知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都应该有所涉及,不能仅是为了好看的“文化”而“文化”,呈现太多的音频、视频、动画、图片,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而给学生留下的思考和探究的时间极少。数学文化既包括显性的,也包括隐性的,不要把显性的数学文化“显”得太明显。无论怎样变幻数学课的形式,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要注重學生思考和探究的效果。

二是注意隐形文化的渗透。除了显性的文化,还有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包括思想、方法、价值观等隐形文化,这些文化往往较容易被教师忽视,只注重了教学外在表现的好看、新颖,却忽视了对于学生高尚品格的塑造。带着对数学文化这样的认识,利用数学文化教学促进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形成,不忘初心,回归教学育人为本的本质功能,塑造高品质的课堂,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让数学教学也能充满人文的味道。

三是重视解读教材。深刻分析教材背后所要呈现的数学文化,进而以数学史料、故事为载体,以探究活动为手段,以数学美为工具,以数学应用为抓手,以系统联系为思路来渗透数学文化,把数学文化渗透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并使之成为一种常态,这样学生便能从小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作者单位:湖北省宜昌市青岛路小学 责任编辑:王彬)

猜你喜欢
显性数学课隐形
隐形人
有趣的数学课
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对管理绩效的影响
我变成了一个隐形人
社会权显性入宪之思考
让学生爱上数学课
“0感无暇” 隐形妆
显性的写作,隐性的积累——浅谈学生写作动力的激发和培养
意识形态教育中的显性灌输与隐性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