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州窑瓷器铭文语言的语用学分析

2021-04-20 07:52张亚林刘祎2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2期
关键词:磁州窑文学语言铭文

张亚林 刘祎2]

景德镇陶瓷大学

1、磁州窑瓷器铭文语言的概述

磁州窑是我国古代最为著名的民间窑场之一,以其丰富精美的瓷器装饰艺术而闻名于世,其中,铭文语言是磁州窑瓷器装饰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分支。何为磁州窑瓷器铭文语言?著名的文物鉴定专家朱裕平先生在《中国古瓷铭文》中对瓷器铭文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指明“瓷器铭文是在瓷器制造过程中,以一定的工艺手段题写其上的文字或文字性质的符号。”[3]因此,笔者认为磁州窑瓷器铭文语言是指磁州窑瓷器上所有的文字或带有文字性质的符号。

从磁州窑瓷器铭文语言的发展来看,历经了宋、金、元、明、清较为漫长的过程,与整个磁州窑瓷器发展史相一致,以宋金元三个时期的发展最为繁盛。从磁州窑瓷器铭文语言的应用范围来看,几乎涵盖了磁州窑所有的器型,如瓷枕、碗、盘、壶、瓶、炉等生活用瓷,不同器型铭文语言的装饰部位有所不同,装饰的内容与形式亦不同,如瓷枕的铭文语言多装饰于枕面正上方,以诗词曲赋的诗文装饰数量最多,装饰形式有单字、多字和诗书画结合三类,因此,磁州窑瓷器铭文语言装饰是与整个器型相吻合的,遵循装饰适应于造型的原则,力求达到二者的和谐统一。从磁州窑铭文语言的分类来看,若按题材内容,可划分为诗词曲赋等诗文装饰、纪年纪事、书法艺术、窑户名号以及吉语警句等;若按功能用途,可划分为特具认知功能的标识语言、教化功能的文学语言以及审美功能的书法语言,就磁州窑铭文语言的功用而言,属于设计符号语用学的范畴,是当时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充分反映了我国古代造物艺术的博大精深。

2、磁州窑瓷器铭文标识语言之认知功能

标识语言是磁州窑瓷器铭文语言语用分析中最明显的一种,它包括窑户名号、纪年纪事、广告性铭文、商标性铭文四大类,承载着传递信息的认知功能。笔者将从磁州窑瓷器铭文标识语言的内容来解析其认知功能,标识语言的内容包涵瓷器上所有文字或文字性符号的内在含义,它是构成标识图案形象最基本的素材,具有直观性与可识别性,起着代表、指称以及区分某一事物的作用。标识语言的本质特性就是传达信息,从内容上看可概括为两种情况:(如图表一)

一是直接说明功能用途的标识语言。这是语言最基本的功能属性,也是物以致用的前提条件。磁州窑瓷器上附有诸多与用途有关的文字符号,如“梨花白”和“无深巷”酒罐、“酒”字盘、书写“酒”“醋”字瓶等,其中,“梨花白”与“无深巷”都是酒的名称,这些文字内容指明了器物的用途,即盛酒器具;书写“内府”二字,表明此器物是专供皇家贵族所用,平民百姓不得使用;文字枕上书写有“久夏天难暮,纱橱正午时,忘机堪昼夜,一枕最幽宜”的诗句,代表着暑夏纳凉之寝具的使用功能;书写有“镇宅”二字的瓷枕,具有辟邪除魔的功用。

二是广告、商标性质的标识语言。该语言属于说服性传播,激发购买动机,鼓励消费者尝试新产品亦或再次购买;提高品牌知名度,利用广告性或商标性铭文重复播放,加深消费者印象以及激发消费者联想;提供有效信息的来源,引导消费者获取正确信息,提供商品生产与交易的时间、地点。如磁州窑瓷器上书写有“东阳好酒”、“三杯和万事”“放酒酒好,成醋醋酸,放水不漏,腌菜菜咸,诸般都放,放密更甜”等广告性铭文用语;题有“仁和馆”、“玉山馆”、“张家造”等商标性铭文用语;有类似“贞元三年六月五日王二造”告知生产时间和地点的纪年纪事铭文用语等;这些铭文语言都旨在促进产品销售,提高商业价值。

3、磁州窑瓷器铭文文学语言之教化功能

文学语言是磁州窑瓷器铭文语言中最为盛行且数量最多的一种,它的繁盛流行与当时的文人书风之气息息相关,大体包含诗、词、曲、赋、对联、俚语以及谜语等,承载着“成教化、助人伦”的教化功能。笔者将从磁州窑瓷器铭文文学语言的内容来解析其教化功能,文学语言的内容并非是单纯的文字记载与记录,而被赋予了人类最宝贵的思想与最真实的情感,是一种语言艺术,它以不同的体裁与形式来传递思想感情,反映特定的现实社会生活。文学语言的内在特质就是具备文化意蕴,从内容上看可概括为三种情况:(如图表二)

一是用于宣扬传统文化,提升文学修养的文学语言。这类语言涉及面十分广,有最为熟知且著名的唐诗宋词元曲古赋,其中每一种类又有不同的体裁,如诗的体裁有四言、五言、七言、绝句、律诗等。磁州窑瓷器上就有诸多题写诗词曲的文化现象,如书写北宋苏东坡词《如梦令》的曲令瓷枕、曲牌名为《山坡里羊》的白地黑花长方形枕,这些散曲都是继宋词之后新的文学形式,语言朴实自然,郎朗上口,颇有趣味。

二是用于宗教伦理,培养人格魅力的文学语言。这类语言涉及儒释道以及伊斯兰教等宗教层面的文化内容,是以宗教信仰为基础的道德修养体系,注重人们的伦理道德修养,如金代白地黑花八角形枕上题有苏轼回文诗《菩萨蛮》;金代黑釉白龙纹瓶身的下半部分题有“正八”[4]的字样,这显然与禅宗佛教息息相关;瓷器上书写有反映儒家思想的“家和贫有好,不文富高如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及道家崇尚的“清净”等,这些都是宗教思想的映射。

三是用于劝导劝诫,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文学语言。此类语言有着告诫警示的作用,避免人们误入歧途,走向错误的境地。如瓷枕上题有《山坡里羊》的词句中写道“路遥遥、水迢迢,利名人都上长安道。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旧好,人不见了。”此诗劝人舍弃功名利禄,珍惜当下,享受美好的幸福生活;北宋叶形枕上题有:“在与人和,人生得己何。长修君子行,由自是非多”,旨在教导人的处世之道,劝诫人们要与人为善,和睦相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等等,这些都是表处世箴言的;还有“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等诸如此类的警示语,可以说这些都属于人生经验的总结,具有鲜明的教化功能。

4、磁州窑瓷器铭文书法语言之审美功能

书法语言是磁州窑瓷器铭文语言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类,它在磁州窑瓷器装饰艺术中的运用极为常见,颇具成就,成为磁州窑瓷器装饰艺术的一大特色。虽然在长沙窑与景德镇窑等窑口瓷器中也涉及书法艺术的运用,但就影响力而言,磁州窑瓷器的书法艺术可夺诸窑之冠,具备特定的审美功能。笔者将从字体风格与装饰布局两个方面来解读磁州窑瓷器铭文书法语言的审美功能:(如图表三)

一是字体风格的多元化。磁州窑瓷器铭文书法语言的字体主要有楷书、行书、草书三类,然而不同书写者撰写的字体风格也大相径庭,样式繁多,各成体系。其中,不仅包括颜真卿、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以及宋徽宗赵佶一类的书法名家,而且也包含诸多来自民间的书法达人,他们的书法作品在仿名家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自成风格,堪与名家手笔相媲美。如书有“风吹前院竹,雨洒后庭花”的瓷枕,字体结构纵逸,姿态舞动,有种音符跳跃的动感态势,此书法语言仿颜真卿的字体风格;题有“明知空收去,刚惹业随身”的一件白釉黑花瓷枕汲取了苏轼的书体风格,行笔错落有致,起笔疾讯,落笔从容。

二是装饰布局的合理化。磁州窑瓷器铭文书法语言的装饰布局十分讲究,趋向合理化,不同器型的装饰部位有所不同,在此又可划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以书法语言为主要题材的情况下,无论是何器型,其装饰布局的共性特点可概括为中心、醒目、适合。如罐、炉、壶一类器型的装饰布局集中于器物的肩部亦或腹部及以上的位置;盘碗一类器型的装饰部位集中于器物底部的正中心位;瓷枕类的装饰部位集中在枕面的正上方处,亦或画面开光处内,少数位于枕的侧面。二是以书法语言为辅助题材,画面多为诗书画一体的情况下,书法语言的装饰布局则多作陪衬,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5、结论

本文按磁州窑瓷器铭文语言之功能分类,即标识语言、文学语言以及书法语言,逐一对其进行语用学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磁州窑瓷器铭文标识语言之认知功能,其标识语言不仅能直接反映器物的功能用途,而且作为广告性与商标性的铭文语言,有着激发消费者欲望,提升商业价值的功效。第二,磁州窑瓷器铭文文学语言之教化功能,其文学语言可宣扬传统文化,提升文学修养;可用于宗教伦理,培养人格魅力以及劝导劝诫,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第三,磁州窑瓷器铭文书法语言之审美功能,其书法语言不仅字体风格多元化,而且装饰布局合理化。第四,磁州窑瓷器铭文语言有着极强的功能性,可满足人们的物质与精神需求,与使用者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猜你喜欢
磁州窑文学语言铭文
启簠、启戟铭文小考
汉皎光镜铭文释考
非物质文化遗产—磁州窑烧制技艺
新旧时期文学语言探索的方式对比研究
新经济时代文学语言与自然语言理解研究
君有远行镜铭文释解
浅谈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
安际衡:让“磁州窑”技艺代代传承
夔膚簠铭文读笺
元代磁州窑的“梨花白”酒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