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泥绘汉铎”壶的装饰美

2021-04-20 07:52蒋葵菲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2期
关键词:器型紫砂壶紫砂

蒋葵菲

紫砂壶具有极大的包容性,他与多种文化相融合最终才成就了当代紫砂艺术的辉煌。不同表现技法可以在紫砂壶上和谐共存。就看这把汉铎壶,创作中便是运用了多种紫砂工艺技法。这把壶为圆柱形身桶,上窄下宽,表面光滑,包浆温润,造型传统古朴。壶身泥绘美女坐像,构图大方,图样清晰,颜色质朴典雅,反映了衣服非常有文化底蕴的图案。

紫砂泥绘盛行最早是源于清代雍正年间,老师们用紫砂泥将作为颜料,利用泥浆和紫砂壁的吸附力进行绘制。紫砂泥绘画面非常精致,有点像是在黄石上进行薄刻,有着素净和独特的韵味。同时以泥浆代替墨水如同在紫砂壶身上重现国画的构图和作画一般。运用国画的各种技法来把美女的造型和表面的质感表现在壶身上,表现出那种恬静之美。

这件作品将汉铎壶的壶身作为画布,在上面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所画的美女图神态甜美,动静之中显现出一种自然的美感,也泛着淡淡的线下的雅致在其中。

这件汉铎壶的器型是中国传统的紫砂壶器型之一,他的造型来源于汉朝时期的铎。这把壶带有浓厚的历史气息,用紫砂壶的形态还原了汉家风尚,也展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延续着紫砂文化的历史命脉。

为了表现其大气沉稳的历史感,这把壶的泥料选用的是沉稳的深沉紫色作为紫砂泥制作而成,壶体颜色均匀且纯粹,象征了紫砂的本质,其中这个较为红的颜色也增加了她的观点色彩。在壶的制作上并没有增加过多的装饰,整把壶属于光素器,壶身表面处理光洁细腻,如同美玉一般,也体现了制壶匠人精湛的制壶技艺,这与紫砂泥天生的这种泥性也是分不开的。这种明亮的光泽也使壶增加了更多的自信。经过泡养之后更加焕发出古雅之美。

汗铎的“铎”就是一种古代的铃铛,类似于西周时期的甬钟,本身也有其深远的文化意义,这也赋予汉铎壶多元深厚的文化魅力,创作之初便是参考了经典的汉铎器型,壶身上窄下宽,壶盖表面平整简约,壶口为嵌盖,与壶身融为一体,共同构筑成了汉铎壶的外形,使壶的线条明朗简约。

壶身上小下大,这样的比例下壶身中心在下,使整件作品显得更加的稳重,壶面能看出有缓缓的弧度,使整个壶面变得圆环和流畅,彰显其宽容大度之美,也象征其兼容并收的气度。

这把汉铎壶继承了古代汉铎的造型使其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底蕴支撑,也就带有一种古雅之气,通过紫砂和汉铎的完美结合很好地诠释和还原了其造型。

紫砂壶与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将这些关系进行有机的组合、拼配,相互交融使其密不可分。研究中国古代紫砂的发展史便能清晰地看出,其发展轨迹无不有着深邃的文化底蕴作为支撑,无不是继承了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无不是将文人文化气息融汇其中的。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他们相互融合,相互组合,互相去洗去各自的特点来创造出新的作品,将中华文化的精髓挖掘出来,使中华民族的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他不仅是实用器更是超越了实用器的艺术品,造就了中国陶瓷史上的辉煌成就,成为紫砂人传承的经典,为了使紫砂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也为了使紫砂文化能够更加的辉煌,作为紫砂从业者更是应该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寻找新的表现形式,去创造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出来,与紫砂爱好者交流,创作出更好的紫砂作品。

猜你喜欢
器型紫砂壶紫砂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无相
青铜器的时代性与器型的演变
刘少白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浅谈紫砂壶的器型与功能
购买紫砂壶4忌
购买紫砂壶忌4
小羊首圆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