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提璧壶”的玉文化内容

2021-04-20 07:52刘南扬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2期
关键词:制壶器型紫砂壶

刘南扬

纵观现在的紫砂作品,他已经是一种多元化的文化的结合体,它所带有的文化情结是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慢慢沉淀下来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他从一件普通的饮茶器皿向人文意识转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明代的紫砂大家时大彬便是最早采用文人们的建议,在当时社会环境下,将喝茶的紫砂壶设计成了小品壶,而到了清代出现的曼生十八式等壶型更是将书画、诗词等等艺术形式用陶刻的方式注入到了紫砂壶上面,也大大丰富了紫砂的艺术性和生命力。也正是这样才真正将文人壶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直到今日仍旧深受其影响,现代的紫砂艺人都在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传统和创新相结合,大大提升了紫砂壶的表现形式,使紫砂壶和文化艺术的结合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

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自古便是艺术创作重要的创作素材。紫砂壶的兴盛其重要的一点便是在于当时文人阶层的兴起和文人阶层对紫砂的推崇,所以说紫砂和文化的结合便是必然的。紫砂艺人们每天都在忙于制壶,也为了能有更多新的作品,他们读书、观展,从各种的途径汲取新的经验知识,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髓与紫砂壶相结合,在600多年的紫砂发展历史中可谓是经典器型频现。本文所讲的这把提壁壶便是顾景舟大师所创作的一件紫砂作品,并被后人视为经典器型。1994年国家邮电局发行的宜兴紫砂特种邮票里面的四个之一便是这把提壁壶,可见这件作品的地位之高和受人们青睐之深。这把壶经过顾景舟大师的多次修改最终成为紫砂壶历史上的典范之作。

中华民族与玉的文化关系颇深,古人将玉视为国之重器和传世之宝,古人爱玉之情早已在国人心中深深地扎根,玉是高洁的、高尚的,美人如玉,古代人们喜欢用玉来形容那些喜欢的美好的事物,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极高的地位,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深深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思想和艺术创作。

自古以来以玉为题材所制作的艺术品便非常的繁多,当然紫砂壶作为中国传统的作品与玉的结合便是不可或缺的。这把提壁壶便是选取了中国古代的玉为题材,深入地挖掘玉的文化内涵,运用传统的紫砂语言将其与紫砂壶的创新相结合。整件紫砂作品为光素器,器型接连大器,制作工艺精湛,无论是在视觉上还是触觉上都堪称杰作。其强大的艺术气场和所蕴含的文化情结深深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给人一种心灵的震撼。

盖壶最大的特点便是其壶盖表面颇似一块古代的玉璧,这也是他的名字的由来,这把壶的气势浑厚,色泽优雅,给人一种特别的美。壶型经过整体的构思,壶身扁圆成圆柱形,平盖,扁圆钮,提梁也是扁提梁,其结构非常的严谨,线条刚劲有力,其刚柔并接,和谐匀称,堪称当代紫砂一精品,整件紫砂作品是一件光素器,其外轮阔的曲线优美,各个部分的比例协调,其方圆并济,骨肉匀称,最重要的便是这把壶的虚空的构架,构思非常巧妙,提梁腾空而起,与壶身产生了虚实的对比,衬托出整把壶的气势。提壁壶的气势雄伟,将其摆放至茶桌,品茗、观赏都能显现出其神采,这把壶不仅反映出顾景舟大师精湛的制壶技艺,这把壶所包含的设计风格和神韵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特征,作为当代的紫砂作品它所具备的形体美、功能性和意境美都是非常的优秀的。提壁壶所渗透着的身后的中国的玉文化就像是一部古代的典籍一般,将紫砂文化和玉文化合为一体,带给我们一件集观赏和实用为一体的紫砂壶。作为当代的制壶艺人,我们更是要继承传统将中国的传统文化继续地延续下去,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从自身出发,不断地去开发新的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紫砂作品。

猜你喜欢
制壶器型紫砂壶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青铜器的时代性与器型的演变
坭兴陶手工拉坯制壶的基本技法应用与探讨
紫砂壶艺制作创新表述
浅谈制壶的创新与发展
紫砂泥料在制壶中的重要性
浅谈紫砂壶的器型与功能
购买紫砂壶4忌
购买紫砂壶忌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