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紫砂壶“八吉祥”的筋纹设计和光素之美

2021-04-20 07:52付小梅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2期
关键词:宜兴吉祥紫砂

付小梅

在中国陶瓷艺术之中,紫砂尽管只有短短的几百年的历史,但是以其非常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壶友,特别是当许多的壶友来宜兴参观游玩之后,更是坚定了自己对于紫砂的热爱和青睐。在今天机械化大生产的背景之下,坚持纯手工的紫砂艺人更加的难能可贵。紫砂之所以区别于许多的陶瓷艺术,在艺术的园地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归根结底,就在于全手工的紫砂成型技艺,从根本上解放了紫砂艺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很自由地把自己的想法和对于紫砂艺术的理解展示出来,这样就使得紫砂的传承和创新具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可以脱离固有的模式,开创属于自己的完整体系和工艺流程。宜兴的紫砂艺人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之上,把紫砂艺术的无限可能演绎到了极致,才形成了今天的大好局面,不仅仅影响着我们的饮茶习惯,更是深深地改变着我们艺术审美。

我的这件紫砂作品《八吉祥》是一把比较典型的筋纹器,从壶身八等分分布的筋囊来看,让我们感受到紫砂艺人精湛的技艺水准和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在我设计和制作此壶的过程中,我参考和临摹了许多历史上的筋纹器型,尽量地把其中的律动感和节奏感展示出来,此壶壶身饱满圆润,腹部非常的挺括,壶底置圈足,道道筋纹上下贯通,条条筋囊力道均匀,阴阳凹凸的线条分成八个部分,寓意吉祥。壶嘴微微上扬,出水非常爽利,与之相匹配的壶把则是呈现耳廓型设计,端握也是非常舒适,壶颈部凸起,边沿精致,筋纹贯穿,层次感十足,上面的壶盖饱满,和壶口压合紧密,严丝合缝,囊囊相扣,壶钮却出乎意料地采用了桥型壶钮的设计,突出了江南水乡小桥流水的人文地域特点,让我们感受到了其中的江南韵味。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艺术作品《八吉祥》,就是比较纯粹的一件筋纹器型,重要的是掌握好其中的节奏感和整体的气韵,在手法的运用方面也是煞费苦心,众所周知,筋纹器的制作不仅需要高超的传统技艺手法,更是需要超乎寻常的耐心和一丝不苟的精神,才能够把其中的精髓展示得淋漓尽致。

我的这件紫砂作品之所以采用了“八”的设计,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八”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是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数字,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八方来财”、“八面来风”、“八面玲珑”等等吉祥和夸赞的词语,所以我在设计的时候也采用了八个筋囊的设计,“八吉祥”也是佛教之中的一种概念,希望给大家带来更多的美好祝福。在紫砂的装饰艺术之中,陶刻、泥绘等等也经常用到,用来表达我们对于世界的观察和感受,但是筋纹器就很少采用装饰的手法,重要的就是纯粹地表现紫砂的光素之美,看起来比较复杂的外形之中,蕴含着非常朴素的自然大道,所以许多的和佛教文化有关的紫砂器型,都喜欢采用筋纹的设计。我的这件紫砂作品《八吉祥》就是把一种非常玄妙的佛教理念和艺术手法用通俗的语言表现出来,运用在紫砂艺术之中,更加地值得期待,因为紫砂本来的质感就是非常的天然质朴,最好的表现手法就是没有多余的修饰,而是采用紫砂艺人全手工的主观能动性来设计和制作,再加上佛教内涵的加持,让我们在使用此壶喝茶的过程之中,能够充分地感受到紫砂艺术的光素之美,同时更能够顿悟到佛教和紫砂机缘巧合的禅茶一味。

结语:佛教自东晋沿着丝绸之路传入我们国家以来,很快地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紫砂的故里宜兴就是一个佛教盛行的地方,在过去有着“江南佛国”的美誉,宜兴的紫砂艺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之中也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影响,创作了许多的与佛教有关的器型,诸如“僧帽壶”、“容天壶”等等,都是广受欢迎。而筋纹的紫砂作品也多与佛教之中的圣洁之物莲花联系起来,形成了比较典型的一个系列,让我们感受到了紫砂艺术的无穷魅力,同时也在使用的过程之中可以凝神静气,在喧嚣的世界里享受片刻的宁静。

猜你喜欢
宜兴吉祥紫砂
同敲吉祥鼓 共度欢乐年
同敲吉祥鼓 共度欢乐年
无相
与人为善 一路吉祥
宜兴釉陶
刘少白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放飞心中的吉祥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