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松桩壶”的造型艺术特征

2021-04-20 07:52徐时赟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2期
关键词:肌理松树紫砂壶

徐时赟

宜兴丁蜀位于太湖西岸,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最早的良渚文化便在其附近,随着紫砂壶的兴盛,宜兴也成为举世闻名的世界陶都,在这片土地上诞生了无数的珍贵的紫砂陶艺作品。最重要的原因便是紫砂就是产在这个地方,这种珍贵的泥料是大自然赠与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一份珍贵的礼品,曾经有人称紫砂为富贵土,寸土寸金。将紫砂充分地利用进行手工制做之后便有了我们现在所用的紫砂壶和紫砂艺术品。

相传最早的紫砂便是通过仿照树桩上树瘤的形状来制作的,可见紫砂最早便是通过在大自然中汲取的素材。供春的传说玩壶的人都会晓得,因为供春壶被业内普遍认为是第一把紫砂壶,是一个书童在寺庙里仿照树瘤制作出来的。人们喜欢将自己的感情寄托在一些器物上,而紫砂壶便是一件非常适合寄托这种情感的作品,其可塑性强,而泥色又自然质朴,给人以美的体验。

这件松桩壶跟供春壶如出一辙,有着很多的共同点,其区别便是供春壶是借鉴的树瘤的形状,而这把松桩壶借鉴的是松树的肌理。任何的一件作品都是由主观到客观的统一,我们对客观的世界万物进行观察,对其阐释自己的感受,再通过手工艺的各种表现形式表达出来,最终变成了我们所见到的各种各样的艺术品,但是如果说只是简单地将现实中的自然万物还原那就缺少了感情支撑了,这样的作品也就俗套而上不了大雅之堂了。

我们在欣赏一件艺术品的时候,我们通过它的外形,它的颜色,它的细节来得到最初的感受,随后才是慢慢地去感受其内在的含义。这把壶以红棕色为主要的颜色基调,温润大方,整件作品的表面虽然覆盖有肌理,但是肌理的细节处仍然处理得很干净,可以看到细腻的光泽。从其造型上来分析,这把壶作为一件仿生器,其表面纹理凹凸有感,布满了纹路,力求能真实地还原松树的树皮,壶盖和壶身镶接得自然,严丝合缝,贴合紧密,壶钮做成树根桩与整个壶身相呼应。壶嘴粗壮线条弯曲平缓,就像是从松树上蜿蜒长出来的一根枝干,壶把为圆环状,犹如从壶身伸展出来的枝干,贴着壶身蔓延而来,其下部分犹如从壶身冲出一般,与整个壶身贴合自然。这把壶整体风格统一,老师在制作这把壶的时候,将其实用性和艺术性结合得非常的合理。各个部分在为主题服务的同时并未影响其艺术性,可见手工制壶老师高超的智慧,尤其是松竹激励的效果真实细致,如自然界的实物一般。

对于松树这种植物,我们国人并不陌生,对于松树所寄托的文化内涵也了然于心。手工艺工作者对于参考物的选择也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这往往是寄托了一些情感和情怀的。在中国一直就有“岁寒三友”的说法,分别是松、竹、梅。松树便是其中之一,并且一直出现在一些艺术品上,因为松树所代表的是长寿,万古长青,坚贞和坚毅的性感,挺拔健硕的松树的外表一直是阳刚之气的体现,为严寒而不凋零,万古长青于林,受到人们的敬佩。这把壶只是取了松树的一段,然而这一段松树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其最终会长成一棵健硕的松树,就如中华民族一样斗志昂扬、生生不息。

古代诗句中体现松树坚毅的诗句不胜枚举,而今天的这把松桩壶又给了我们一个新的体验,我们也能看出紫砂所具备的强大艺术包容性。松桩壶是人们对大自然热爱的体现,是人们情节的体现,更加包含了人们的民族情节和信仰,这把壶在外形上虽是自然古拙,但是其内涵却远大高尚,传递着紫砂无穷的生命之火。

结语:通过这件松桩壶我们对松桩壶的制作产生了一定的了解,在分析它所具备的艺术特点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紫砂所具备的那种自然之美,松桩壶在香茶的滋养下必定会变得光彩照人,松与茶融为一体,品茶之余将我们向往生活的那份心愿得到宽慰。

猜你喜欢
肌理松树紫砂壶
《爱情神话》台词点到为止 描摹深入肌理
松树郁郁 松树苍苍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肌理的感受与表达
与奢侈品说不——绘创动物中的“肌理”美
松树
松树
购买紫砂壶4忌
购买紫砂壶忌4